朱合谷
對于一名市委書記而言,引進重大項目、推進重大工程、處理維穩事務、提拔任用下屬原本都是其分內的工作。然而本案主人公山西省晉中市政協原副主席、曾任介休市委書記的秦太明,卻公然把工作作為權力尋租的工具,削尖腦袋經營官商和上下關系,最后在聚斂巨額錢財的同時,把自己的晚年也搭了進去……
2019年1月28日,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秦太明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被告人秦太明受賄1800余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判決書記載了秦太明利用工作之便,苦心經營官商關系及與下屬關系,瘋狂撈取錢財的“發家史”。
1957年出生的秦太明是山西省寧武縣人,退休前任山西省晉中市政協副主席。此前曾任介休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晉中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等職,于2017年4月退休。然而“平穩”著陸后的秦太明,卻在退休后受到查處。

在起訴書指控的秦太明48筆受賄記錄中,有30筆記錄與工程項目有關。接受企業老總請托后,秦太明竭盡全力幫助他們爭取項目、承攬工程、解決問題,而企業老總們事前事后的進貢也很默契及時,仿佛成了例行公事的禮尚往來。辦事爽快的秦太明收錢也很利索,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在2002年至2015年歷時13年的時間里,累計從30名企業老總處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1600余萬元。
山西義堂城峰煤業公司董事長劉繼皇是向秦太明進貢最多的商人,共計送出人民幣440萬元和寶馬車一輛。對于劉繼皇而言,秦太明幫忙辦事后給錢送錢,似乎成了自己生產經營中例行公事的事兒,只要是要找秦太明幫忙,事前必定先祭出“定金”,事后也必定會呈上“重金”。
1990年左右,劉繼皇在介休市南端的綿山鎮公路邊開了一個飯店,當時在晉中地委工作的秦太明到介休下鄉時,經常在劉繼皇的飯店吃飯。圓滑世故的劉繼皇對秦太明格外熱情,每次秦太明來吃飯他都會笑臉相迎、敬酒助興。劉繼皇的熱情自然贏得了秦太明的好感,一來二去,兩人就慢慢混熟了。
光陰似箭,轉眼一晃15年過去了,兩人在政商兩端都混得風生水起。2005年,秦太明升任介休市市長,當了大官,而劉繼皇則在介休經營煤礦,發了大財。這個時候,兩人還一直保持聯系,但如果說兩人15年前還是純潔的友誼的話,那十多年后隨著兩人身份的改變,相互間的關系也因此沾上了銅臭味。
秦太明做了市長后,劉繼皇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雖然兩人有著十多年的交情,但劉繼皇感覺還是需要有些實際行動才行。為了和秦太明搞好關系,讓其關照自己的企業,劉繼皇開始花錢“鋪路”,在沒有任何請托事項的情況下,分別在2006年至2009年春節,連續四次去秦太明在太谷縣的家中拜年。劉繼皇出手大方,每次出手都是10萬元現金。
雖然當時無事相求,但劉繼皇畢竟是個功利的商人,每次都會在閑聊中把話題引入“重點”,提出希望秦太明能支持自己的企業發展。秦太明也是個爽快的人,覺得自己作為一市之長,劉繼皇在市里生產經營方面那點事,自己總是可以搞定的,于是立馬表態今后劉繼皇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
2009年的時候,劉繼皇的企業因整合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當時他的企業城峰煤礦與介休義棠煤業有限公司簽訂整合協議,成立山西義堂城峰煤業公司,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然而年底的時候劉繼皇卻因此遇到了一件頭疼的事,當地城寺村村民知道此事后,認為劉繼皇在2006年城峰煤礦改制過程中有弄虛作假的行為,要求調查并參與分配原城峰煤礦的相關資產。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后,村民紛紛采用堵門、上訪等方式干預整合后義堂城峰煤礦的生產。焦急萬分的劉繼皇找到當時已升任介休市委書記的秦太明,秦太明當即要求介休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門調查組處理此事。調查組成立后,對2006年原城峰煤礦改制情況及義堂煤礦整合城峰煤礦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論出來后,由有關部門召集城寺村兩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在綿山鎮政府召開會議,公布了調查結果,最終使事態得到平息。為了感謝秦太明在這件事上對自己的幫助,2010年起,劉繼皇陸續利用春節和中秋節,分10次送給秦太明100萬元人民幣。
除了逢年過節的“規定動作”,劉繼皇還會利用婚喪嫁娶祭出“感恩”自選動作。2011年年底,劉繼皇得知秦太明的母親去世后,來到太谷縣秦太明母親家,趁沒人時把裝有10萬元現金的手提袋交給秦太明。2012年秋天,劉繼皇在與秦太明閑聊時得知其女兒要結婚,于是提前送去一個10萬元的大紅包。
除了送錢,懂事的劉繼皇還會察言觀色,在秦太明需要的時候送房送車。2011年,獲悉秦太明女兒在北京生活后,劉繼皇托人在北京購買了一輛寶馬320i轎車,并辦理了車輛上戶手續。2008年11月,劉繼皇花230萬元,以其妻子孫婧的名義在北京市朝陽區購置了一套房產,這套房子買下后劉繼皇一直沒有住過。2012年年初,秦太明女兒秦一可在北京期間生病住院。劉繼皇前往探望時,了解到治療時間比較長,需要秦太明的妻子長期在北京照料,想到自己北京的房子暫時也不住,便提出把這套房產送給秦太明,但秦太明表示不想要。執著的劉繼皇猜想可能是秦太明有顧慮,于是就提出直接送給他300萬元,由他自己在北京選個房子。秦太明表態說那也行,但自己也不急于在北京買房,要不這筆錢就放在劉繼皇那,由劉繼皇幫他理財。劉繼皇答應了,并定期向秦太明支付利息。劉繼皇事后稱,之所以要送車給秦太明女兒,并以購房款的名義送錢給秦太明,是因為秦太明在介休市任職期間,在煤炭資源整合過程中給予自己企業很大的支持,送錢送車是為了感謝秦太明。
除了利用政商關系撈錢,秦太明另一個常規的斂財途徑就是利用提拔用人的話語權。在起訴書指控秦太明48筆受賄記錄中,有18筆記錄的行賄人來自“下屬黨政一把手”,其中涉及局長7名、鎮黨委書記或鎮長9名。他們送錢的目的,不是為了感謝秦太明之前對其職務升遷的幫助,就是謀求下一步的升遷。而只要是來向秦太明行過賄的,大多都如愿以償地升官了。
秦太明的這些下屬行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注重平時的感情投資。利用過年過節、婚喪嫁娶等機會堂而皇之地行賄,慢慢地擊潰秦太明的廉政堤壩。其中涉案17名行賄的局長或鎮長少則5次、多則10余次不間斷地向秦太明行賄,17人分166次累計向秦太明行賄240萬元。
這些人不僅行賄的借口大同小異,而且行賄方式也驚人的一致,都是直接賄送現金,把現金裝在袋子里直接交給秦太明。他們的這種權錢交易行為嚴重污染了當地的官場生態,也敗壞了社會風氣。
楊守國系介休市龍鳳鎮原鎮長、書記。秦太明任介休市市長、市委書記時,楊守國先后擔任介休市龍鳳鎮副書記、鎮長、書記,兩人因工作關系結識。2009年1月,楊守國擔任龍鳳鎮鎮長后,時常向秦太明匯報工作。為了和秦太明搞好關系,2009年中秋節前的一天,楊守國到秦太明辦公室匯報工作。臨走時說:“過節了,來看看領導,感謝領導對龍鳳鎮的關心。”說完,把一個裝有1萬元現金的信封放在秦太明辦公桌上。2010年春節和中秋節,楊守國再次如法炮制,先后兩次以同樣的方式分別向秦太明行賄1萬元。這三次楊守國行賄純粹是為聯系感情,并未提出具體請托事項。
2011年春節前的一天,楊守國再次到秦太明辦公室,送上1萬元的信封。這一次,楊守國臨走時終于開了口:“秦書記,我在鄉鎮工作也快二十年了,希望有機會能‘進步一下。”秦太明說會考慮楊守國的情況,后來楊守國果然被提拔為龍鳳鎮黨委書記。為了表示感謝,2011年中秋節前的一天,楊守國來到秦太明辦公室,在匯報完工作后,再次送給其1萬元,并說:“過節了,來看看書記。感謝書記對我提拔為鎮黨委書記一事上的幫助。”
2011年12月,秦太明母親去世,楊守國前往吊唁時,對他說:“秦書記節哀,你要保重身體,這是我的心意。”說著就從衣服兜里將裝有2萬元的信封拿出,塞進秦太明臥室的枕頭下面。
2012年五六月,秦太明在上海浦東新區掛職,楊守國專程去上海看望秦太明,見面時說:“秦書記辛苦了,多保重身體,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楊守國的幫助。”說完,把一個裝有2萬元現金的信封放在秦太明房間的桌子上。
如果說行政下屬向秦太明行賄未雨綢繆是常態,那帶著請托事項直接進貢就是個例。介休市園林局副科級干部李盼就一次性重金出擊,送給秦太明10萬元,并如愿以償地實現了自己的升官的目的。
2006年夏天,時任介休市房管局副局長的李盼負責房地產工程管理,因工作關系認識了時任介休市市長秦太明。2006年年底,李盼來到秦太明家中,對其說:“我是2000年任的介休市房管局副局長,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好幾年了,有機會請領導幫我推薦提拔一下。”秦太明問了問他的一些基本情況后,表示會支持他的。這一次,李盼并沒有送錢。
2007年3月的一天,當時介休市正在醞釀調整一批干部。聽到這個消息后,李盼決定花重金收買秦太明。于是李盼再次來到秦太明家中,提出想讓秦太明幫他提一個副科級,秦太明答應盡量辦。臨走時,李盼在客廳的沙發上放下個黑色塑料袋,秦太明事后打開看了一下,里邊是10萬人民幣。
介休市委組織部部長曾紅艷事后證實,2007年5月,介休市委對各部委及鄉鎮主要領導進行干部調整,在醞釀干部調整方案時,秦太明向其建議由李盼任園林局副局長。曾紅艷遂將此人選建議向市委五人小組提議并獲通過,同意向市委常委會提請任命,后經推薦考察,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提名李盼任市園林局副局長,后由市政府正式任命。
按照我國《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規定,從事商品混凝土加工須辦理環評手續,即由建設單位委托專業機構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單位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他建議,經行業主管部門預審后,報環境主管部門批復。
按說,未按規定辦理環評手續的,就不能從事商品混凝土加工。2005年介休市暢通路橋有限公司在介休西堡村開辦了一個攪拌站,該攪拌站未辦理相關手續即生產經營,介休市環保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后,環保局決定讓其停業整頓。
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鄭同銘獲悉后,因擔心環保不達標會影響公司生產經營,就決定走“上層路線”擺平此事。2005年下半年,鄭同銘來到時任介休市市長的秦太明家中,請托其幫忙協調該攪拌站的事。臨走時鄭同銘放下一個塑料袋,說是自己的一點心意,秦太明客氣一番后就收下了,事后打開一看,里面放的10萬元現金。
后時任介休市環保局局長袁先軍向秦太明匯報工作時,提出環保局的意見是先讓攪拌站停業整頓,待辦齊手續后再恢復生產。秦太明對袁先軍說:“介休市正在搞城市建設,正是需要混凝土的時候,可以先讓鄭同銘的攪拌站生產,慢慢再補手續。”市長發話了,袁先軍當然得執行,于是此后環保局沒讓鄭同銘的攪拌站停業整頓,也沒有再安排人去檢查,攪拌站遂得以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經營了好幾年。
就這樣,攪拌站一邊生產一邊補辦環評手續。2009年上半年,鄭同銘辦好相關手續后,再次請秦太明幫忙辦審批手續。同年四五月,秦太明利用會議間隙把袁先軍叫到身邊說:“鄭同銘的攪拌站環境手續辦好了,趕快給人家批下。”于是環保局立即組織專家審查,最后認定暢通路橋有限公司位于義棠鎮西堡村的年產20萬立方混凝土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環保政策,同意其實施建設。
2006年上半年,鄭同銘為了承攬介休市東外環道路建設工程,再次找到秦太明,秦太明表示只要有實力就可以去承攬。臨走時鄭同銘如法炮制丟下一個塑料袋,里邊裝的是5萬美元。后在秦太明的幫助下,鄭同銘“順利”承攬到該工程。
俗話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秦太明的被查再次應驗了這句話。2018年5月4日,山西省紀委發布消息,晉中市政協原副主席秦太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山西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8年8月,秦太明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收繳違紀所得,其涉嫌犯罪問題及所涉款物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8月24日,秦太明被依法逮捕。
2018年10月9日,山西省運城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指控被告人秦太明犯受賄罪,向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于11月15日開庭審理了本案。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至2015年,被告人秦太明在擔任介休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煤炭資源整合、企業項目建設、干部選拔、任用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劉繼皇等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850.0475萬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秦太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行為已構成受賄罪。遂于2018年12月10日做出一審判決:被告人秦太明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扣押在案存于運城市人民檢察院賬戶內的人民幣1376.7092萬元,美元59.93萬元,港幣13萬元,依法上繳國庫;扣押在案的黃色金屬制品九(枚)根,共計1200克,寶馬牌轎車一輛,農行卡一張,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本文除秦太明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