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全面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對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在新技術的應用下,也有著很大程度的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對農產品的進一步推廣就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應用,是在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農產品的生產以及加工等進行指導,在農業信息化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方面得到了有效加強?;诖?,本文主要就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征體現和發展重要性進行闡述,然后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加以詳細分析,最后結合實際探究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和優化策略,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農產品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互聯網對各個行業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互聯網的發展也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進步。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需要創新和進步,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見,社會的發展已經離不開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且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進農產品結構的優化,使電子商務的發展具有實際意義。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征體現和發展重要性分析
1.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特征體現分析
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主要依靠電子交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農產品的交易,促進農產品的全面管理。農產品通過在網上交易和買賣實現結構的優化,為農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也促進了管理的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特征,其中主要的特征就是電子商務的透明化。買賣雙方很多的活動都在網上完成,這種交易屬于虛擬化的交易,買方通過一定的聊天選擇自己適合的農產品,在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下簽訂農產品的交易合同。在這種交易環境下,農產品的交易效率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交易目標較為明確。甚至有些農產品的交易成本也會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地下降,促進了農產品的發展。
2.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重要性分析
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農業資源得到迅速地傳播,而且農業資源逐漸實現資源共享的目標。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可以得到不同的市場信息,及時發布農業信息,使農產業的信息及時更新,促進農產業的快速銷售。與此同時,要促進農產業電子商務技術水平的提高,為農民增加電子商務的銷售渠道,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促進買賣雙方的利益共贏。
二、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1.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政府正在大力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且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政策,政府也十分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給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植。我國電子商務在基礎設施方面已經初具規模,從相關的數據分析來看,我國上網居民的數量每日劇增,而且網民的數量超過了8億人,隨著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網民的數量迅速增加,這些都為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此外,物流的快速發展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物流配送體系逐漸的完善,電子支付平臺的功能也逐漸地增加。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當前農產品的發展,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很多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電子商務發展中的體制和設施不完善。尤其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缺乏時代的特點,很多農民不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條件,計算機的數量不多,對計算機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不足,導致銷售經驗缺乏等。農村的物流發展緩慢,很多基礎設施不完善,這些都會影響電子商務的實際發展,很多農民不會上網,而且缺乏互聯網知識,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電子商務應用程度較低。
三、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和優化策略探究
1.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分析
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需要合理的選擇,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很多,例如B to B的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是最符合當前的發展模式,而且這種發展模式的規模較大,尤其是農產品企業,很多人都是自己創辦網店,在網上售賣農產品,這種模式屬于一條龍的模式。在網站上要大力宣傳自己的農產品,為農產品的訂購提供一些線上和線下的同時服務,增強自己的功能。此外,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主要是第三方的發展模式,其中主要表現為拍賣的模式,這些模式都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選擇,模式選擇正確才能夠促進農產品的進一步發展。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化策略探究
第一,隨著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網絡基礎設施顯得尤為重要,從最初的建立和完善都經歷了很長的一個過程。國家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而且與一些重要的運營商做好溝通,使農業生產經營更加主體化。政府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加強溝通和協調能力,為網絡服務提供一定的信息,建立完善的服務模式,鼓勵農民完善電子商務的網站。
第二,電子商務要注重標準化的發展模式,而且為了確保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將互聯網作為基礎的發展模式,用較低的成本體現出最高的效率,使農產品的標準化體系逐漸完善,最終確保農產品的電子商務逐步發展。為了使農產品電子商務更加順利的發展,需要科學的制定農產品的標準,使農產品的價值提高,增加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加強對農產品標準化的推廣,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形象。
第三,政府要促進農民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樹立典型企業,重點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以點帶面的加強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在試點的基礎上,完善相關地區的人員配置,加強對一些重點信息的采集和收取,完善示范區的發展。只有不斷地加強示范區經濟的建設和完善才能夠促進農產品產業結構的升級,使農產品信息化程度提高。此外還要加強對農村地區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使人才隊伍的素質得到提高,完善人才隊伍體系,完善產品結構,加強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體系,使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迅速普及。
第四,為了能夠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加強對農產品的制度和法律約束。由于很多交易在網絡上進行,網絡屬于一種虛擬環境,很容易出現詐騙的情況,在電子商務建設工作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結合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使電子交易的標準化得到完善,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外,在農產品貿易結構中,要合理的調整農產品的結構,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做好對農產品的基礎性管理,尤其是中介機構方面要逐漸的完善和制度化。
第五,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的發展體制和規模。在信用服務體系中,加強對電子商務的宣傳和建設,完善電子商務的功能,將電子商務中的信用模式和支付模式逐漸完善,確保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健全。此外還應該加強電子商務物流方面的發展,加強農產品現代化信息的建設,使電子商務信息的安全得到保障。
四、結語
總之,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化的發展勢頭迅猛,而且未來也正向著好的趨勢前進,農產品電子商務化的發展不僅是全國的發展目標也是全世界的發展目標。根據多方面的理論研究,農產品要想獲得進一步發展需要適應不斷的變化,需要適應風云變化的市場,更新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對農產品實行動態化管理模式。還要充分考慮到農產品的可變性,確保電子商務的逐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韋獻斌.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實踐思路及意義探索[J].新經濟,2016(11).
[2]龐博夫.內江市農業電商平臺建設情況及發展建議[J].農技服務,2016(03).
[3]雷軍.欠發達地區推進“互聯網+農業”的思考——以西部省份為例[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6(01).
[4]劉湘萍,余珊珊,鐘木良,林婷.福建祥云牧業養殖基地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營銷策略研究[J].商業文化,2015(18).
作者簡介:張慶麗(1984.06- ),女,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人,漢族,大學本科畢業,法學專業,助理講師職稱,研究方向:電子商務、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