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嘉
摘 要:21世紀以來,科技的發展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效率的提高。而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持續的研發投入,國內外諸多學者都從不同角度探究了研發活動對企業績效的影響。而我國為了鼓勵科技創新,為此類公司提供融資平臺于2009年推出創業板。本文選取了創業板2017年468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信息,利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探究公司研發投入和企業績效兩者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對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說,研發投入在當期對于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其增長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關鍵詞:創業板;研發投入;企業績效
研發,英文為Research & Development,簡稱R&D,一般指產品、科技的研究和開發。我國在最新公布的會計條例《國際會計準則第9號——研究與開發費用》里說明了研發費用的計算范圍,條例中清楚地指出:“研發投入R&D涵蓋所有直接劃分到研發活動的支出和在理論上被劃分到這類活動的所有的支出”。
用一個高新技術類的企業作為例子解釋說明,該企業的研發的支出是涵蓋了:做這項具體工作的人員(也稱研發人員)一整年的工資支出;該企業因為開展了這個項目,而為此采購的一系列的原材料等相關的費用;為了更好地開展項目而購入的大型的儀器設備并且在使用的過程里發生了的折舊費用;還有是因為這項開發工作,產生的一系列需要進行購買的專門的技術產品(其中涵蓋了專利、非專利發明、許可證等)所產生的支出的攤銷等。
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較早時期就被國外學者所關注,逐漸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理論系統。多數研究結果證實了R&D投入與企業當期財務績效具有正相關關系。Hiseh Smishra(2004)以1975年-1996年美國醫藥行業和化學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同固定資產投資取得的利益相比較,R&D投入使企業實現創收與利潤增長的能力更強。周艷(2011)以2003年-2010年我國的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為樣本,結合上市公司在財務報告中所披露列示的研發費用,探求研發投入與公司經營利潤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兩者存在顯著正相關性。杜勇等(2014)以我國自2007年開始的5年間的43家高新技術公司作為樣本,實證研究發現,該類企業的R&D投入與其盈利能力之間具有明顯的正向關系。因此本文提出下列相關假設。
假設1:研發投入或者研發強度越大,營業收入越高;
假設2:研發投入或者研發強度越大,營業收入增長率越高;
假設3:研發投入或者研發強度越大,凈資產收益率越高;
假設4:研發投入或者研發強度越大,凈利潤越高。
我國創業板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此類具備高成長性的企業相對比較注重創新與研發。本文選取2017年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實證檢驗樣本,并依據如下標準對樣本進行了篩選:
(1)剔除*ST和ST類公司,由于此類公司連年虧損或者存在財務異常,這些異常數值可能對分析結果造成影響。
(2)剔除數據不全和極端的樣本。
最終選定468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等相關數據作為回歸模型檢驗對象。數據信息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深證券交易所網站等平臺。論文的數據處理問題利用Excel和SPSS這兩款基本統計軟件。
本文的變量為主要研發投入(自變量)和企業績效(因變量)。本文想要更準確地描述兩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模型中進一步引入若干控制變量。
各變量的名稱、定義及符號詳見下表1:
為檢驗假設,首先需要對各個變量間進行相關性檢驗,本文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其中營業利潤與凈利潤、凈利潤增長率與營收增長率、凈利潤與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增長率之間的相關性較高,這個不難解釋,這些指標衡量的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凈利潤增長率和營收增長率都是解釋企業當期的未來發展能力的指標,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情況。
根據假設1,我們對其進行檢驗,利用SPSS統計軟件分析得到以下的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如下表2所示,可以看出,研發投入對于營業收入是正向相關,且顯著性水平0.000遠小于0.05。假設1得到驗證。
接著本文分別以營業收入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和凈利潤為因變量進行相同的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營業收入增長率與研發強度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147,其顯著性水平0.004。假設2得到驗證。凈資產收益率和研發投入正相關性并不十分顯著,凈利潤則與研發強度的相關性并不十分顯著。
實證結果顯示,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的營收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另外,研發強度對于企業的營收增長率也是同樣的效應。而企業的研發投入和研發強度對于企業的凈利潤以及凈資產收益率并沒有顯著的影響。說明研發投入帶動企業的運作,新的產品、技術等能夠有效地帶動企業的營收的增長,另外其研發的強度越大,企業后期的發展能力越高,從而提升企業的績效。但是研發也會增加企業的財務問題,因此在對于企業當期的凈利潤或者凈資產收益率這幾個考慮了負債問題的衡量指標來說就不能很好地解釋研發投入對于企業的積極正向影響,但是隨著營業收入的不斷增長,在研發投入的后一期或者若干期,企業的凈利潤指標可能會得到改善,這也是本文以后的研究方向。
在本文的實證結果基礎上,結合目前我國創業板市場的發展情況和特點,提出以下若干條建議:(1)政府層面,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進行研發投入。政府應持續鼓勵創新,從優惠的稅收政策,或是重點研發項目的財政支持,以及增加科技創新成果的嘉獎力度等多個角度入手,增強企業的自主研發的積極性;(2)增強產權的保護意識,加強保護力度,維護研發工作者的工作價值合法權益;(3)企業應加強自身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升企業績效;(4)企業應利用好財務杠桿,制定更靈活的融資方案,為研發輸血。
參考文獻:
[1]Hiseh Smishra. Does the Market Value R&D Investment by European Firms?[J].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4 (13).
[2]李璐,張婉婷.研發投入對我國制造類企業績效影響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24).
[3]杜勇,鄢波,陳建英.研發投入對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2).
[4]趙琪.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M].青島:山東財經大學,2016.
[5]羅婷,朱青,李丹.解析R&D投入和公司價值之間的關系[J].金融研究,2009(6):100-110.
[6]趙心剛,汪克夷,孫海洋.我國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對公司績效影響的滯后效應研究——基于雙向固定效應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