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尤其是公有制與私有制經濟獲得良好發展的同時,企業以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參與者身份是推動社會發展、帶動經濟建設的杰出力量,其本身迸發出了大量活力,其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持續增長來說無異于強勁動力。對企業發展來說,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才、人力。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對企業的發展與建設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力量。為了在越發激烈的市場中提高企業競爭力,就需要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本文將以國內企業管理現狀為依據分析企業人才培養途徑,希望能夠為企業的發展予以人才補充、人才培養新的思路。
關鍵詞: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戰略措施
前言: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最有力的貢獻著,企業的發展決定著社會的發展水平。企業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存能力與發展能力,帶動我國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就需要予以企業人才培養更多的關注,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經濟建設來說意義重大。
一、國內企業管理情況
如今的國際局勢非常的復雜,提高企業競爭力是每一個企業都在著重思考的問題。社會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方面的競爭,人才是創新力、生產力的源泉。人才是企業最活躍的發展要素,企業對人才的重視度決定著企業今后的發展能力。當前很多國內企業都沒有予以人力管理足夠的重視,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很多企業缺少科學管理思路導致很多問題就此出現。當前很多企業管理機構并不專業,很多企業人資部門沒有決策權力,無法完成工作人員的有效培養與有效規劃,限制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企業人才制度的缺陷限制著企業的發展,過度追求學歷而不是能力無法幫助企業走向國際。
二、企業人才培養思路
1.加強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文化對于民族國家的發展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企業同樣要明白這句話的道理。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特色與企業發展需求創建獨特的文化。企業文化能夠幫助企業在穩定發展的過程中改變與影響員工的精神思想態度,是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關鍵,能夠提升企業的最終效益。企業需要根據市場發展的前景與企業整體領域確定發展目標與企業文化對象,企業文化需要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創造。將傾聽作為首要任務,予以共同價值更多的關注,以此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文化需要具備靈活的特性,企業需要保持敏銳的反應能力,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方案與問題解決思路。企業文化需要主動激勵員工,用員工共同的需求與理念刺激員工不斷成長。企業文化要體現出成功與主動性。用成功的企業文化、企業氛圍熏陶人、感染人,提高企業人才活動積極性,使員工能夠迸發出更多的創造力與能力。企業需要重視人才的人性化管理,以尊重人才為基礎,用制度作為管理人才的保障。通過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約束員工行為,體現尊重人才價值的理念。
2.改變傳統觀點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個領域的企業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面對這一現狀,企業就需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當前很多企業實際上并沒有重視企業改革,這一問題導致很多企業都存在人才培養、人才管理思路滯后性問題,該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有效性。對于當代社會來說,所有國家、所有企業的目標實際上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而這一切都需要來自人才力量的支持。如果沒有人才企業將失去對市場的統治力與競爭力。企業需要予以人才培養更多的重視,企業需要改變過去迂腐陳舊的思想觀點,企業要尊重人才社會地位、主體地位,將量體裁衣、以人為本作為基本原則,發掘每一名人才的潛力與能力,發揮人才的創新思維、行政管理、領導決策價值。人才考核方面不能拘泥于傳統學歷限制與工作資歷限制,而是要將有能力者居上作為原則。用多樣化考核保障人才的價值與有效性。
3.成立監督系統
如果缺少了監督部門,即便企業有培訓活動也無法保障最終的培訓效果。因此企業必須成立監督部門,實現透明化、公平化管理。當前企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建設予以了強大助力,為了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利用監督體系保障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其能夠間接推動我國經濟的增長。為順利達成人才培養目標就需要用監督機制預防不良現象出現,避免監督不到位等問題影響到工作效率、工作程序以及企業生產效率。
對企業來說為了保障監督管理有效性,就需要做到層層監督,確保所有人才都能夠參與到企業監督與企業管理。管理者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個人修養,用自我約束的方式保障監督有效性。監督應體現公平、公開與透明。所有人在出現工作問題以后都要及時反省。企業需要加強工作錯誤的研究,并加強制度控制力度,按照企業發展條件、現狀打造監督體系,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監督系統的支持。如果條件允許,企業還可以建立獎懲制度,予以所有能夠積極參與到監督工作中的員工獎勵,將其作為衡量、規范企業發展的砝碼。
4.提高人資培訓投入
當前很多企業招聘到人才以后一般都會安排數個月的崗前培訓,結束崗前培訓后就不再提供任何培訓內容。此外很多企業的培訓本就非常簡單沒有針對性內容。以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么做能夠幫助企業節省短期資金開支。但如果以企業的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這么做卻無法幫助企業增值人力資源。因為缺少了后續的培訓活動,所以企業人才通常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只有本就有積極向上、優秀學習心態的員工才會主動學習,提升自我視野,而這部分員工因看到企業沒有后續培訓活動,意識到企業沒有長久發展能力后便會選擇跳槽。管理者應當明白人力培訓的意義在于長期發展,其關系到企業今后的發展、人員素質的提升、人才資源的補充。企業需要予以培訓更多的資源傾斜、資源投入。該思路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吸引人才提高整體員工素質,同時也能留住精英人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企業應當制定專門的培訓制度,應對不同職位培訓需求。結合企業發展狀況與企業類型借鑒其他企業案例,制定培訓制度。培訓制度要做到與時俱進,培訓內容應當結合員工整體水平以及企業發展需求優化與調整,做好員工個人意愿與企業目標平衡關系的協調處理,減少不必要沖突發生。除了要增加長期培訓外還要提高短期培訓效率,針對性提高員工的個人技能水平,使員工得到綜合能力的全面成長。培訓者需要具備豐富經驗,保障培訓活動時效性、有效性、培訓結束后及時安排考核,通過考核檢驗員工培訓質量。假設培訓質量沒有達標必須重新開設培訓活動,通過實例學習重新培訓員工技能。另外企業還要結合自身需要選擇聯合培訓模式,比如用校企合作方式為自己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儲備與人才資源,定期邀請專家分析與解讀企業當前現狀,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意見與新的思路。用體驗式培訓豐富員工經驗,幫助員工提升個人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結語
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新生力量。當然我們也必須強調的是人才培養本就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對企業來說人才是保持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性要素,找出合理的人才培養思路,予以人才潛力最大化調動是所有企業都在深度思考的問題。企業為適應社會、適應發展、適應經濟就需要重視人才培養工作。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良人才培養思路,用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影響員工,用現代化的人才培養思路,保障人才培養的有效性。通過成立監督體系保障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只有全企業都予以了人才培養足夠重視,企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成.企業管理中人才培養戰略實施探討[J].經濟師,2019(02):264-265.
[2]曾麟寒.高職院校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9(04):148+150.
[3]饒艷英,李章良,黃建輝,陳香.環境工程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廣東化工,2019,46(02):247-249.
作者簡介:周圍(1974.05- ),男,漢族,籍貫:四川成都,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