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并逐步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強弱將持續決定該企業未來的市場和國際地位。本文將從企業內外部出發,結合時代背景,淺析影響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因素。
關鍵詞:自主創新能力;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中國企業
一、前言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指企業能夠靈敏嗅出和創造市場需求,全面綜合運用企業內外部資源,并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在引進消化基礎上的再創新,以及通過生產、營銷等一系列的企業創新行為獲取市場利益,實現企業創新價值的各種能力的綜合反映。近些年來,中國一些企業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從總體上看,中國企業仍處于創新的中低層次階段,所以迫切要求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影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因素
從系統分析角度出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僅受到企業內部因素的影響,而且受到外部大環境的制約,企業內部因素包括企業內創新文化、組織流程架構以及人才、資金、知識、技術、信息資源等,外部因素則包括來自市場的需求與競爭、自主創新法律法規問題以及國家政策等。
三、企業內部影響因素
1.企業創新文化缺乏
企業有無自主創新能力直接決定著企業成功還是失敗,而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土壤是創新型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影響企業創新工作的重要因素,很多企業不重視企業創新文化的培育和經營,沒有意識去把創新文化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形成整個企業共同的價值觀、行為準則、文化理念以及通過創新文化去發展和提升核心競爭力。
培育企業自主創新文化,不僅在于員工,更在于高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的言行和意愿極大程度上對自主創新文化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首先,讓高層管理者成為企業自主創新文化的總設計師,形成企業上下共同的創新價值文化理念,再通過制度的落實、員工培訓等方式真正地從理念到行動上塑造起企業自主創新文化。
同時,創新具有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特點。所以,在形成企業創新價值文化理念時,也要弘揚鼓勵嘗試、容忍失敗的文化。豐田公司開放了“創造區”以便于工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嘗試、試驗;通用電氣公司讓各部門代表現場匯報自己對本部門的意見和看法,由高層經理當場回答“Yes”或“No”,使得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得以解決,大大激發了員工積極性。公司中高中層管理對一些創新失敗應持有容忍失敗、鼓勵再次創新的態度,使企業形成敢于嘗試冒險、會冒險的文化,這也是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
2.企業組織流程僵化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要求組織結構、流程進一步地創新與優化。創新的本質是企業把自身的創意有效過渡到商業化的過程,此過程中對企業相關組織的構成與運轉要求很高。中國傳統企業大多組織結構有著等級制度明顯、部門間聯系不緊密的特點,使得企業各部門研發、生產與營銷等過程中較易斷裂,導致有用的研發成果無法打破組織部門流程的屏障進入市場,從而白白浪費了研發過程中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不能平衡市場需求與企業創新供給,企業的科研成果最終被扼殺在轉化為生產力的組織搖籃里。
所以,創新型企業需要從根本上變革企業的組織結構,從古典組織理論指導下的企業權威性組織轉變為面向客戶需求的流程化組織形式,使得各部門職責清晰明確,確保組織流程的有效銜接,更快、更好地將企業科研成果轉化為有商業價值的產品進行出售。可見,企業需要不斷地進行組織變革,使得組織流程更為順暢。
3.企業創新資源不足
創新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知識產權、信息等一系列有形與無形的資源。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要求企業上下不停地豐富和更新企業創新資源。在創新信息、知識獲取更新方面,相對于國外企業擁有大量信息資源、圖書庫,中國企業的信息資源總體比較匱乏,企業應當學會變革,重視起來。企業通過薪酬激勵等政策,鼓勵每一個人都去挖掘創新潛能,走出創新是專家教授做事的思維誤區。隨著創新過程的不斷推進,企業創新知識、信息不斷積累,形成企業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邊際生產率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在優秀創新型人才引進以及培養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企業取得創新的突破,最重要的便是人才的有所作為。許多上市企業通過企業股權激勵模式來吸引和留住創新型人才,同時,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可以不斷為企業轉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其他創新資源方面,企業需要與整個供應鏈上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等合作伙伴,建立戰略性的、誠信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各類科研機構、政府、非贏利性組織廣泛而密切的關系,以此獲得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
四、企業外部影響因素
1.市場需求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影響
企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市場上更好地盈利,需要滿足市場需求、加大自身市場競爭力度,因此,兩者是使得企業自主創新活動不斷開展和進步的一個內在的不竭動力。想要獲得盈利,形成壟斷競爭市場或寡頭市場,就無法避免市場競爭,這往往需要企業挖掘出客戶的需求痛點、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力度,開發合適的產品或服務戰勝競爭對手,以此贏得市場優勢地位,并通過一系列商事活動來進行盈利,而這些使得企業自主創新成為可能。
當創新產品或服務進入市場,必定與先前市場上的其他產品或服務區分開來,一旦使得企業獲得意想不到的市場收益,企業嘗到甜頭后會更愿意加大自主創新的科研投入。同時,市場競爭激烈時,企業對自身的盈利與否更為關注,而無暇顧及到企業創新層次上;而在經濟上升期,市場需求大于企業供給,市場潛力得以釋放,企業盈利空間得以倍數放大,使得企業創新動力相對不足,在經濟下降期,市場需求小于企業供給,企業壓力增大,迫切需要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以贏得市場優勢地位。
2.自主創新的法律法規仍有待完善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與企業自主創新相關的法律法規,但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這些法律法規已經無法很好適應如今多數企業自主創新活動對法律的需求,迫切需要制訂與出臺更為完善全面的法律法規。而對于我國企業自主創新活動而言,缺少一部相關的根本法規,這對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無法更進一步地開展是非常不利的。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制度是指通過法律手段來確保企業對自主創新的無形智力成果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減少和防止其他組織和個人侵權行為的出現,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智力成果的保護。由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步晚、基礎弱、社會意識不強以及對知識產權采取的相關措施不力,使得中國對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的保護存在著不足,企業自主創新知識產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進程勢在必行。
3.國家頒布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政策
國家政策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著強推進作用。近些年來,中國先后頒布和完善了對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措施,為自主創新型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使得中國企業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掌握了更多多層次的、國際化的核心技術。為鼓勵軟件生產、創新型企業發展,財政部、稅務部門采取了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增值稅實行即征即退,對新辦軟件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高新技術企業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創新型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等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
五、總結
通過對企業內部創新文化氛圍、組織流程以及人才、資金、知識、技術資源等內部因素和來自市場需求與競爭、自主創新法律法規問題以及國家頒布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外部因素的分析,可以知道內外部因素對企業自主創新各自不同的影響,總體而言,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趙志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幾個重要問題[J].太原科技,2008(08):1-3.
[2]鄭成思.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
[3]張春明.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消費導刊,2010(01):66+68.
[4]華斌.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與模型構建研究述評[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8(01):52-55.
作者簡介:姜德慧(1997.04- ),男,漢族,湖南省永州市人,本科學歷,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