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波
(新疆大光華國際學校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很多數學教師不僅大力改革教學模式,同時還在作業形式,學生反思等方面積極探索,嘗試改革,差異化教學、有效性教學也被逐步重視。大班教學中,面對很多學生,進行的是中等難度教學內容的授課,這種授課內容已經制約了優等生和學困生進步的腳步,無法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大班教學中很難開展差異化教學,很難實現對每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難以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變化。因此,將大班化教學轉化為小班化教學意義深遠。
一些教育發達地區已經開始小班化教學,力求達到讓每位學生享受到合理的教育資源,合適的教學方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建立,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促進每位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我校積極開展了小班化教學模式,經過一年的實踐后,探索獲得了一些有效經驗。
在課堂教學中,小班化教學一改往日的老師“一言堂”,學生“答錄機”的應試教育模式,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學生會依據一系列的問題進行自主討論交流,以此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人人參與學習,人人成為課堂主人,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我校班級人數設定在三十人,每六人為一小組,共五組。每小組的六人按照進校初期測試結果,選取好中差學生進行合理劃分。每小組中還設定組長,組長記錄當組成員課上課下表現。現在以一案例來介紹授課模式。

在講授《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一課時,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定義,學生可以準確在圖一中找到這三類角。再讓學生們兩人為一組討論概括出“三線八角”的特征:同位角:“F”字型,“同旁同側”;內錯角:“Z”字型,“之間兩側”;同旁內角:“U”字型,“之間同側”。這兩個環節內容較簡單,可以提供給學生獨立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兩人交流的小組中有所表現,有所收獲。緊接著給出第二個圖形時,先讓學生們觀察此圖共有多少條線段?再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此圖中共有多少對同位角?多少對內錯角?多少對同旁內角?看哪個小組找的最多,請哪個小組發言,以此激勵小組成員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們踴躍發言后,繼續給大家小組討論的時間,讓他們思考為什么∠EBA與∠FDC不是內錯角呢?學生討論會發現它們既不是“Z”字形,也不是“三線”構成的角,進一步思考后還會發現“三線”構成了每對角的兩邊,有一組邊在同一直線上,此直線為截線,則另一組邊所在的兩條直線為被截線。最后讓小組內完成練習,互相提問,互相檢查。
復習課上,可以開展小組內討論知識點,同桌互講互答等形式。小組間開展輪流提問,其他小組搶答或必答形式,教師加減分記錄,激勵促進學習。講解試卷時,先讓大家交流討論,最好兩人一組互相提問自己不會的題型,然后勾畫出疑難問題交給老師講解。老師一般也是先讓學生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部分,將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部分,給予一些提示后再六人小組討論,讓學生具備展示自己的平臺,敢于并善于展示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拿不定主意時可以求助老師,或在全班面前展示,學生一起評判。這種形式下,對與錯學生都會印象非常深刻。對于膽小不敢發言的同學,采取小組為單位,一節課后小組全員答題則給予雙倍加分獎勵的機制,以此來激勵他們發言。
課下可以分層布置作業,分必做作業、探究作業、打卡作業等形式。探究作業可以依據作業完成程度,完成先后順序,進行記錄作為后續獎勵依據。打卡作業為每天必須學會的知識點或解題方法,要求人人打卡。教師可以讓小組內打卡或小組間互換形式打卡,可以選學困生找老師打卡,還可以階段性挑選人員進行打卡,以測試各小組負責人的認真程度,出現問題則罰全組成員找老師打卡。
對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評價標準。通常可以依據學生每天上課的表現,學生每天基本作業的完成等級,探究作業完成等級作為衡量標準。還可以借用學生每周測試成績排名,每次月考整體排名,學科排名進行衡量標準,同時要關注學生的進步程度、變化程度、優秀率等。以上內容可以一周為單位時間及時記入檔單,作為日后調整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參考依據。
當然小班化教學也存在很多困難,這讓我們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發現要想有效開展初中數學的小班化教學,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3.1 全面備課。以往常規式教學,只用考慮一般水平的學生思維特點,布置一類作業即可。現在的小班化教學,既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還要依據不同學生的現有水平,讓他們人人參與學習,這就要考慮到他們本身存在的差異化,教師需要創造機會讓每位學生的才能得以展示,讓每位學生的自信得以建立,這些都需要老師提前備好課,設計好上課的各個環節。同時需要教師設計好分層作業,通過批改作業,及時了解不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縮小學生間的差距。
3.2 提高學生的有效性答題。學生在進入新的教學模式下,給了他們很多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可能很難把握好“度”,收放不能自如,這樣就會占用大量的時間,造成教學內容不能順利開展。開始時,教師要及時獎勵優秀學生,尤其對有效提問,答題簡潔明了的學生大肆表揚。待時間把握適度,提問答題有效的學生達到一定數額后,再開展對不會討論,不會答題學生的處罰措施,以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有效答題能力,使得教學內容順利開展。也可以對部分不會表達學生進行課下輔導,還可以兩人小組形式,一人表述或總結,另一人復述,模擬學會表述答題。
3.3 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小班化教學理念中分層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性發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中指導學生全面發展,這就增加了教師講課的跨度、深度和靈活度,尤其是在學生思維全面打開時,既要能撲捉到學生問題中的閃光點,又要能及時發現學生答案中的不足,還要能準確判斷出是否延伸到與當前知識無關的問題。同時,教師還必須具備較好的控場能力,有序控制好上課的節奏。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發展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如何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行把握,對學生知識層面、小組的搭配動態地進行把握,這些都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