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今年70歲了,最近總是忘記事兒。明明剛把衣服疊好放進衣柜里,下一秒就在問衣服收哪兒去了。有時候在樓下坐著跟人聊天,看到孫子回來了叫她“奶奶”,她也一臉茫然。
最近熱播的《都挺好》里面,蘇大強最后患了老年癡呆癥。我看我母親的癥狀跟蘇大強很像,都是記不清事兒,擔心我母親是否也是患了老年癡呆癥。這個病可以痊愈嗎?作為她的子女,我們日常生活中能為他做些什么呢?
湖北 李先生
李先生:
老年癡呆癥(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緩慢起病,且不容易被發現的腦功能退化(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屬于癡呆中的一種,占總癡呆例數的55%,同時還是老年人第四位的主要死因。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明顯減退,智能下降。原來會做、會用、會說、會寫的,病后都不會了,以及性格和行為模式習慣變得和原來不一樣。
老年癡呆癥跟很多因素有關系,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目前的研究,認為該病發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 30 余種,易導致老年癡呆癥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以及喪偶、獨居、經濟困難、生活顛簸等。有數據顯示,患此癥的男女比例是3∶1。
老年癡呆癥發展過程中嚴重程度逐漸加劇,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因其進展比較慢,患病初期不容易被發現,導致病情持續惡化,就像下長坡一樣,慢卻持久,病程常有十多年。因此,往往患者被身邊人發現患病的時候已經達到了中度。
針對此病的治療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目前尚沒有突破,無論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還是心理治療,都不能中斷病程進展,只能延緩疾病的發展,卻沒有辦法徹底治愈疾病。因此,避免誘因、減少發病率和早期干預尤為重要。
若您母親出現言語少、反應慢、記憶下降、精力差、情緒不穩定等情況,可以懷疑是輕中度老年癡呆癥,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測。
常用的檢測包括:
(1)心理測驗,用來評定智力和精神狀況;
(2)血液化驗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用來尋找可能的病因和評估當前身體狀況;
(3)腦電圖、腦脊液檢測、基因檢測等在本病也有特異性,有條件也需要完善。
對于老年癡呆癥患者,生活護理是極為重要的,作為家屬,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做到這幾點:
(1)注意飲食、營養和日常的清潔衛生,盡量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鼓勵其參加適當活動,以減緩精神衰退。
(2)避免讓患者單獨從事有可能發生危險的活動。
(3)對臥床的患者要嚴防發生褥瘡、合并感染和骨折等。
(4)對于輕度的患者,也可以安排一下適宜的活動,如積木、拼板、書法、繪畫等,既可以幫助患者保持認知功能,也有利于患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