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年80歲了,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是患白內障多年。他以前看東西只是有些看不清,沒什么太大影響,聽人說要完全看不見了才能做手術,所以一直未治療。但最近視力下降厲害,墻上鐘表看不清,到了晚上基本看不清東西,是白內障加重引起的嗎?這種情況是不是就得做手術了?現在做手術算不算晚?做了手術能恢復到正常視力嗎?不手術有什么危險嗎?
福建 陳先生
陳先生:
目前白內障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同時白內障的手術技術又已十分成熟,多數患者都會選擇手術治療,并不存在手術時間晚不晚的說法,再晚也可以做手術。
根據您的描述,若患者不存在以下情況,是可以考慮進行手術的:
(1)色素膜炎活動期、合并眼部感染性疾患,如慢性淚囊炎、急性角、結膜炎癥等;
(2)眼先天性異常,如小眼球、小角膜、先天性青光眼等;
(3)某些全身疾患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結核活動期、肺感染或哮喘、嚴重糖尿病不能控制血糖等。
過去的白內障手術需要等到患者完全看不見了才能做,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已經不需要這樣了。只要患者覺得視力下降對生活造成了影響,到醫院檢查確實是白內障導致的,就可以做白內障手術。而且,白內障不手術任其發展,有可能會引發閉角型青光眼或者晶體過敏性葡萄膜炎等疾病,所以,太晚做可能會增加風險。
由于眼底(玻璃體、視網膜、視神經、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動靜脈)的其他結構出現病變也可能導致視力下降,所以患者的視力下降不一定是由白內障加重引起,具體還需去醫院檢查后才能確定。手術后的效果好不好,也要祝患者眼底的情況而定。
建議您先帶患者到正規醫院去進行檢查。如果玻璃體、視神經、視網膜都挺好的,角膜也沒有問題,那么做了白內障手術后基本可以恢復較好的視力。而且做了手術,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沒有必要忍受看不清甚至看不見的痛苦。
需要了解的是,手術換的人工晶體和正常人的晶體還是有區別的。人工晶體沒有調節功能,只具有輕度的微調節功能,不能達到和正常人的晶體一樣好的效果,當看東西的距離太遠或者太近,超過晶體的焦點范圍的時候,就看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