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秋
你去醫院看病,醫生開具的血常規檢查里,是不是有C-反應蛋白這一項?你是不是常被醫生告知,C-反應蛋白升高,就提示體內存在炎癥、感染等情況?C-反應蛋白確實是人體發生急性時相反應(編者注:由局部炎癥所觸發的系統性反應,在急性和慢性炎癥中都能見到,稱之為急性時相反應)時重要且十分敏感的標志物之一,其除了在急性感染中應用較多,臨床意義也非常廣泛。
C-反應蛋白在1930年由西方研究者發現,他們觀察到一些急性病人的血清能和肺炎鏈球菌的莢膜C-多糖物質起沉淀反應,以后證實血清中造成沉淀反應的是一種蛋白質,稱之為C-反應蛋白(CRP)。
檢測的方法有很多,如免疫沉淀法、免疫濁度法、標記免疫法等,不同醫院檢驗的參考值有小的差異。臨床正常參考值為≤10mg/L(毫克/升)。如果CRP超過10mg/L,就提示體內極有可能存在炎癥、感染等情況,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其他相關檢查結果,綜合評估病情。
當然,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的標志物,CRP能反映的不只是感染這么簡單,臨床用途也是十分廣泛。
1.感染的診斷與鑒別
CRP在細菌感染發生后6~8小時即開始升高,24~48小時達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驟下降,一周內可恢復正常。在病毒感染時CRP則無顯著升高。
2.預測心肌梗死與中風的危險性
CRP是心血管疾病最強的危險指標,可預測將來心肌梗死及中風的危險性。
C R P>2 . 1 m g / L的人與<1mg/L者比較,將來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性為后者的2.9倍;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危險性為后者的1.9倍;發生外周動脈血管性疾病的危險性為后者的4.1倍。
3.評估自身免疫疾病
CRP檢測在風濕免疫性疾病的診治過程中應用廣泛,如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活動期,常有CRP明顯升高。
4.癌癥的“預告器”
已升高或正在升高的CRP,預示著不良的預后及常提示轉移。其不受放療、化療和皮質激素治療的影響,有助于臨床估價腫瘤的進程。
5.抗生素的治療監測
隨著耐藥菌株的不斷增加,對所有懷疑細菌感染者做CRP測試就變得更為重要,可據此適當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
6.術后監測
患者施行手術后24~72小時,血中CRP水平明顯升高,約在第5~7 天恢復正常。凡驟升后持續高水平,多預示合并感染。中、大手術患者,應該在術前和術后3~7天各做常規檢測1次。
此外,CRP的測定還廣泛用于神經系統疾病、兒科、產科、內科等多種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過程,對于臨床中協助疾病診斷、判斷病情及指導治療發揮著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