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痔瘡是發生在肛周靜脈叢的靜脈曲張現象,常發生于久坐者和持久站立者。在現代生活中,痔瘡的發病率居高不下,這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痔瘡需要治療,那么它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筆者臨床實踐發現,下面3方頗有療效,在此與大家分享。
組成與用法:取魚腥草100克(鮮品250克),用水煎后,倒入痰盂內,讓患者坐置于上,先用蒸汽熏,待水蒸汽少而水溫接近體溫時,再用紗布蘸藥液洗患處,每天2~3 次。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等病癥?,F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利尿、鎮痛、止咳、止血、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對于魚腥草,當今臨床引申應用范圍廣泛,遍及內、外、婦、兒、眼、耳、鼻喉、肛腸、皮膚等各科疾病,已見有治療呼吸道炎癥、支氣管擴張、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泌尿系感染、腎病綜合征、乳腺炎、蜂窩組織炎、癌性胸水、血管瘤、手術后感染、宮頸糜爛、盆腔炎、慢性附件炎、流行性腮腺炎、單純皰疹性角膜炎、化膿性中耳炎、鼻炎、丘疹狀蕁麻疹等病癥的臨床報道。
上方治療痔疾用熏洗法,可使魚腥草抗菌消炎、鎮痛、止血、抑制漿液分泌、促進組織再生、擴張毛細血管等藥理作用直達病所,故而效果較佳,且方法簡便、安全,可供痔疾患者自療應用。
組成與用法:蒲公英全草,干品或鮮品均可。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鮮品用100~200克,干品用50~100克,水煎服,每天1劑;止血則炒至微黃用。對內痔嵌頓、血栓外痔及炎性外痔,則配合水煎熏洗。
功用:止血、消腫、止痛。
痔瘡在臨床上雖有內痔、外痔、混合痔之分,但究其病機,多由濕熱下注,氣血淤滯所致。蒲公英能解熱毒、瀉胃火、散滯氣、消瘡腫,用于治療各類痔瘡,具有止血、消腫、止痛之效。本品似有廣譜抗生素作用,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多種感染性炎癥,但用治痔瘡的報道少見,可供臨床進一步驗證與研究。
組成與用法:取新鮮雞蛋數只(據用量多少而定),煮熟,除去蛋白,將蛋黃放入鍋內,用文火煎至焦黃出油即可;或將雞蛋打碎后去殼及蛋清,將蛋黃攪勻,置于鍋內文火煎熬,直至蛋黃全部變成帶有焦味的黑褐色黏稠油液即成。制成蛋黃油后,裝入小瓶內備用。用藥前先用0.9%生理鹽水將患處沖洗干凈,然后將浸透雞蛋黃油的藥棉或紗布塊敷于患處。
功用:滋陰潤燥,養血熄風。
雞子黃油治痔瘡,文獻未見記載,但有醫者認為本品油質能隔開濕澀的直腸壁與創面的磨擦,使創面受到保護,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再加上雞子黃油含有卵黃素,多種氨基酸、賴氨酸,易為創面吸收,有消炎、止痛、止癢作用,致使久不收口而潰爛的創面很快收斂,炎性腫脹消退,肉芽組織再生,加速創面的愈合。筆者認為,上述機制與本品滋陰潤燥、養血熄風的功能相吻合,且蛋黃油可治潰瘍、臁瘡等病癥,與其治痔瘡的機制是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