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強
【摘要】調查研究是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問計于民、求教于民的最便利途徑,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式。進入新時代,力戒調查研究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充分認識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并切實做正確高效的調查研究,對于我們推進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意義重大。
【關鍵詞】調查研究 形式主義 問題導向 【中圖分類號】D252 【文獻標識碼】A
調查研究既是深入基層一線進行考察,探求客觀事物真相、性質與發展規律的活動,也是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式。進入新時代,科學審視調查研究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面臨的新形勢,從思想上充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做正確的、科學的調查研究,對于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實現新突破、開創工作新局面不僅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進行調查研究是一種科學的、有效的工作方式,不僅有利于了解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傾聽基層人民群眾的訴求與呼聲,為科學決策提供現實依據,更有利于廣泛聯系人民群眾,切實地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但在實踐過程中,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卻將科學的工作方法變成了走過場的形式主義,讓好事變了味,讓我們黨的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走過場式的調查研究不僅不能充分地了解到基層的實際情況,不能傾聽真實的民意訴求與期盼,不利于科學決策、改進工作,更會寒了民心,傷了民意,實質上是在黨群干群之間豎起了一道無形的隔離墻,肢解的是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侵害的是黨的健康肌體,危及的必然是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
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熱衷于“蜻蜓點水”,人到心不到。調查研究的實質本來就應該是察實情、找癥結,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蜻蜓點水”式的調查研究瞄準的只是過程,根本沒有甚至不會顧及調查研究的實質。這種調查研究只能淪為形式主義的“花拳繡腿”。人來了,但是沒有帶著問題來,更沒有帶著解決問題的本心來。人到心不到只能是“走馬觀花”,不僅不能深入人民群眾,誠心誠意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和建議,更不可能下定決心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困難與問題。這種“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調查研究不唯實、專唯虛,看似深入基層、深入人民,實際上并沒有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不能甘于做人民的學生,不能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地了解基層實際,不能盡可能多地占有一手材料,更不可能為解決問題、破解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并沒有從意識深處切實地重視調查研究,而是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對上虛與委蛇、一心應付,對下“安排布局”,走“規定路線”,隔著車窗看風景,不僅參與甚至導演了一場“表演秀”。這種調查研究瞄準的是完成上級交給的硬性任務,全然不顧調查研究的本質意圖,“走走紅毯”“拍拍手掌”“聽聽匯報”,全程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影,聽不到人民群眾的真話實話。這種調查研究實質上只不過是充充樣子,只不過是將聽取匯報的場所從自己單位的辦公室搬到了基層單位的會議室,講的全都是空話套話,聽的全都是假話虛話。單純為了“走秀”的調查研究不僅達不到推動工作進展的實際效果,而且違背了黨的實事求是原則,不僅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更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
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紛繁復雜,要做出符合現實發展的政策并開創新時代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深入基層一線“深問、細查、多思、善為”,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必須不斷根據新的實際調整工作方向、精準發力。這些新情況、新變化無疑對新時代的調查研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賦予了更多新任務。因此,從思想深處明確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并進行正確的調查研究工作,不僅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的必然要求,更是進一步將我們黨調查研究這一法寶運用到新高度的現實需要。
沒有端正對人民群眾的態度是造成“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人到心不到”式調查研究沉渣泛起的深層次原因。這種調查研究注重的是過程,走的是過場,并沒有將執政為民、務實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鐫刻在心間、挺立在心頭。調查研究就是要深入基層一線征求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傾聽民眾的期盼與呼聲,根據具體的實際審視我們黨的決策是不是能夠切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與要求,著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獲得感。可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人到心不到”式調查研究從根本上就沒有樹立起“為民”思想,更不可能將全部的心思用來為人民解決困難,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愿望、實現人民利益至上。不能將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頭的調查研究,只能換來人民的“搖頭嘆息”。
責任意識不強甚至缺失是造成“隔著車窗看風景”“表演秀”式調查研究中形式主義出現的重要原因。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廣大黨員干部肩頭的責任必須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扛起責任、踐行擔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這種“隔著車窗看風景”“表演秀”式的調查研究,必然會讓人忘卻自己肩頭的責任,丟失了自己身上的擔當。責任意識的不強甚至缺失丟掉的必然是黨心民心,貽誤的必定是黨和人民的事業,危及的必然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把準方向、精準發力,以問題為導向,將新時代的調查研究做細至關重要。精準的調研方向決定著調查研究的成敗得失。方向正確、精準則事半功倍,方向偏離、模糊則事倍功半。進入新時代,我們黨所面臨的任務千頭萬緒、紛繁復雜。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通過一次調查研究便可全部得到解決,想要“畢其功于一役”甚至“一蹴而就”無異于癡人說夢。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在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要帶著明確的調研主題“廣聽、細問、深思”,不能搞“大水漫灌”,要致力于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以人民為中心、以務實為目的,將新時代的調查研究做深勢在必行。人民永遠都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進展、不斷推動工作創新的力量之源。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必須要將著力點放在解決人民困難、實現人民利益、滿足人民需求、回應人民期盼這一落腳點上來。任何不以解決問題、不以人民為重的調查研究都是對人民的欺騙和對工作的懈怠。因此,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擺正位置,多接觸人民,多聽人民的教誨,聚焦民生關切,集中民智,傾聽民意,是我們做好新時代調查研究的重要基礎。
重效度、重思考、重改進,將新時代的調查研究做實迫在眉睫。調查研究本質上便是要破解發展難題,尋求問題解決之道。因此,注重效度是調查研究工作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關鍵。將聽到的、看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以后的工作進行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實用性,是新時代調查研究必須要充分重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將調查研究得到的反饋弄透、做精、做準,層層剖析、層層探究、層層夯實,才能不斷開創新時代黨和人民事業的新局面,不斷激發調查研究這一法寶的旺盛生命力。
(作者為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齊齊哈爾大學基層黨建課題“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中江橋抗戰精神的傳承與利用研究”(項目編號:201601)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李小紅:《真調研才能“調”有所得“研”有所獲》,《山東人大工作》,2018年第2期。
②唐任伍:《形式主義十大新表現》,《人民論壇》, 2018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