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計寬 姜美玲 張廣敬
【摘要】目的 研究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轉歸的影響,分析營養管理護理在食管癌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來我院診療的食管癌患者98例,隨機將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名。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方案,進行支持護理。患者營養監測分兩階段進行,分別為手術前1周與手術后2周。實驗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情況。結果 實驗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營養數據進行統計,顯示采用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方案的觀察組患者的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與對照組相比,提升更為明顯,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圍手術期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轉歸具有積極的影響,且效果顯著,不僅提升患者免疫力,同時也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精細化;食管癌;術后轉歸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2
食管癌是人體消化系統一種常見惡性腫瘤,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極大,甚至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手術作為治療食管癌最有效的手段,卻會影響患者進食,導致患者營養不良,成為影響患者轉歸的關鍵。因此給予食管癌患者充足的營養支持,成為臨床護理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針對此本文研究了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對食管癌患者轉歸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食管癌患者98例。納入標準:①經過醫院診斷,明確患者為食道癌病灶。并大致判斷參與實驗患者有1年以上生存期。②身體營養評估為中度、輕度營養不良,并且能夠接受一定手術治療。③參與者愿意參加實驗,情緒穩定并具有良好的交流與認知能力。④無其他并發癥。排除標準:①術前經過放化療患者,②心肺功能不健全者。③具有消化道出血等不宜進行腸胃道營養的患者。
將納入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名。觀察組男35例,女14例;平均年齡58.39±2.66,病變部位胸中段32例,中下段17例。對照組男38例,女11例;平均年齡60.12±3.45歲;病變部位胸中段34例,中下段為15例。兩
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患者在常規檢查與術后,按照醫生設計的營養方案進行飲食,并由護士發放營養健康與術后康復護理資料。術前采用半流質,術后給予流質飲食并視情況,逐步轉變為半流質飲食。并采用常規營養液,進行靜脈滴注。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行精細化腸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首先根據情況組間針對性的營養支持小組,由課題負責人與營養護理人員、醫護人員共同組成。②根據圍手術期的時間段,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法。首先場內營養包括牛奶、果汁或者腸內營養均漿食物;術前1 d常規禁止飲食與水分;手術當天借助留置鼻胃管,接受腸胃減壓。術后2~5 d給予患者營養液,包括葡萄糖、氨基酸液、維生素等作為腸外營養液。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濃的原則進行。并要求溫度在37℃左右,避免溫度不適影響患者康復情況。術后10 d左右,當患者腸胃功能恢復且有饑餓感后,恢復場內營養支持,食物以流質或者半流質為主。③責任護士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并做好護理記錄。持續改善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患者營養監測分兩階段進行,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
5 mL,分別為手術前1周與手術后2周。實驗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以及并發癥情況。并發癥包括各種與營養相關的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數據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數據統計與分析
在對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營養狀況進行統計與分析后,首先對比了兩組患者前后營養指標,包括白蛋白、血紅蛋白、前白蛋白;其次是并發癥以及體重下降情況。具體統計數據如下表1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經過術后7 d的精心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營養狀況都得到一定改變。從組間差異看,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營養指標情況改善更為明顯。白蛋白從術前34.33±4.12 g/L,提升至術后44.38±4.95 g/L;
血紅蛋白從術前118.73±15.43 g/L,提升至術后
125.91±17.82 g/L;前白蛋白則從174.32±19.65 ml/L提升至223.65±18.74 ml/L。而對照組的三組數據分別從34.29±4.36 g/L、117.56±18.25 g/L、165.43±22.81 ml/L提升至39.86±5.84 g/L、119.43±16.82 g/L、195.45±22.36 ml/L,
雖然有所改善,但精細化場內營養聯合腸外營養對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效果更為明顯,有利于患者康復。
3 討 論
食管癌屬于高發性惡性腫瘤,致死率高,每年約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由于生活環境與飲食結構的影響,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地區。加之食管癌多見于中老年群體,機體功能的下降嚴重影響了患者術后轉歸。因此在圍術期,為降低進食困難、術后應激等對患者康復造成的不良影響,采用精細化場內結合腸外營養,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促進身體康復與術后生存質量。
精細化營養支持是現代化護理的重要體現,有效避免傳統營養護理中的不足。在制定護理對策前,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查,避免了功能性護理的盲目性,進而保障營養護理的針對性、有效性與全面性,值得在臨床護理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虞 娟.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分析[J].名醫,2018(10):207.
[2] 解延飛,侯旭榮.精細化營養支持護理路徑在食管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5):112-113.
[3] 招坤蘭.系統化營養干預在食管癌圍手術期患者快速康復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0):95-9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