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楊婷婷 于紅
【摘要】目的 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探究結腸癌、直腸癌的外科護理等相關方面的內容。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結腸癌、直腸癌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外科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他們都在密切配合手術治療的前提下進行相對應的切實有效的外科護理,然后針對護理效果進行相對應的分析和評價。結果 經過相對應的外科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所呈現出的效果要比對照組有十分明顯的提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疼痛癥狀有效減輕,使患者出現感染的幾率有效降低,這種護理方法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結腸癌;直腸癌;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2
從相關的調查和研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高脂、高蛋白食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糞便中甲基膽蒽物質出現十分顯著的增多,這樣的情況很可能誘發結、直腸癌。少纖維素食品可以造成糞便在腸道的通過速度明顯放緩,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極有可能導致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所接觸的時間出現很大程度的增加。同時,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對于患者的腸粘膜會造成反復性的破壞,然后又進行修復,在這樣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引發癌變。有針對性的對于結腸癌、直腸癌患者進行切實有效的治療并采取科學合理的外科護理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結直腸癌患者的圍術期的痛苦感,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進一步推進患者在手術之后的康復速度,這種護理措施效果比較顯著。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這次研究著重選取我們醫院所收治的結腸癌、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有針對性的分析和探究結腸癌、直腸癌的外科護理等相關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分析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效果,現在把相關的研究內容和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結腸癌、直腸癌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63.25歲,疾病類型包括:30例患者是直腸癌,有20例患者是結腸癌;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41~81歲,平均年齡64.05歲,疾病類型包括:28例患者是直腸癌,有22例患者是結腸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他們都在密切配合手術治療的前提下進行相對應的切實有效的外科護理,其中針對對照組患者所采取的是常規的外科護理方法,而針對觀察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2.1 術前護理
因為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也十分高昂,這讓患者在心理層面產生巨大的壓力,同時也伴隨有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因此針對這樣的情況,相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對患者進行切實有效的心理護理,并且聯合患者的家屬,對患者進行更多的關懷和關愛,切實有效的為患者深入細致的介紹結腸直腸癌的相關知識及其相對應的手術治療方法,讓患者和家屬能夠更充分的了解結腸直腸癌的相關背景和注意事項,護理人員要著重強調治愈成功的案例,并進行深入剖析和講解,同時強調在治療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及其影響因素,讓患者建立治愈成功的信心,使心理層面的不良情緒的有效消除。另外,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還要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告知患者在手術之前的注意事項,特別是在術前1 d一定要做到禁食禁飲,同時要深入細致的了解患者的身體變化情況,有針對性的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靜脈營養支持和灌腸處理。
1.2.2 術中護理
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相關的護理人員要有效確保手術室的溫度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通常情況下,保證手術室的溫度在25℃左右是最為適宜的,并且要有針對性的確保患者維持正常的體溫。注意對于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有效的遮擋,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患者能夠維持在一個比較舒適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有效規避患者因為手術過程中隱私暴露的問題而影響治療的心態。在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及時有效的為相關的主治醫生遞送手術工具,同時要著重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一旦有比較異常的情況發生,要在第一時間及時有效的與主治醫生保持密切的溝通,積極進行交流,并快速地采取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和處理措施,確保策略和具體措施都精準有效。
1.2.3 術后護理
在患者手術之后,相關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呼吸機輔助呼吸,并在相關制度規范的指引下,對患者進行低流量供氧,從根本上有效確保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維持在正常的范圍。要針對患者在手術之后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展開實時的監測和密切的關注,從根本上精準判斷患者在手術之后的恢復情況,并且為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搭配科學營養的飲食結構,按照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由流質食物、半流質食物到正常食物這樣的不同階段來進行過渡。
1.2.4 特殊護理診斷與護理措施
(1)可能存在切口感染的危險:這種危險和直腸癌手術之前的腸道準備和術后的切口護理操作不夠科學得當息息相關。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有效做好科學合理的準備,針對大腸內細菌數量多、毒性大,以及術后易發生感染的問題進行有效重視,從根本上有效做好術前的良好腸道準備,這也是預防術后感染的關鍵所在。
(2)加強腸造口的護理:腸造口也被稱為人工肛門,對其進行有效護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造口周圍感染和造口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其護理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密切觀察造口有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結腸造口通常情況下是在患者手術之后2~3 d腸蠕動恢復后開放,在其開放之前,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腸段有無回縮、出血、壞死等一系列相關的問題;②對造口周圍皮膚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開放初期糞便變得十分細薄,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持續流出,這對于患者的腹壁刺激特別大,十分容易造成皮膚糜爛和感染,針對這樣的情況,就要全面完全的清洗好造口周圍的皮膚,并在周圍皮膚處涂以氧化鋅軟膏保護,患者每次排便之后,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敷料更換,造口處如果沒有出現新的感染,或者皮膚愈合之后,可以有針對性的改用人工肛門袋;③如果在觀察的過程中出現造口并發癥,要第一時間及時有效的報告主治醫師。
1.3 觀察指標
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評價兩個組別患者在手術之后的排氣時間、排便時間、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等相關方面的內容,并著重針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相對應的外科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所呈現出的臨床效果要比對照組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在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有十分明顯的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在飲食結構和運動規律等相關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特別是在飲食上更多食用肉類和不具備粗纖維的食物,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有針對性的結合臨床上對于結腸直腸癌的研究,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癌變的病灶可以發生在直腸或結腸的任何部位,其中直腸、乙狀結腸的病變是最為常見的。患者在發病之后,通常情況下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局部腹痛、便秘與腹瀉交替、便血和排便習慣改變等一系列相關的情況,在患者發展到癌癥晚期的時候,會造成其出現嚴重的貧血、體重減輕等一系列相關的全身癥狀,在病情發展到更為嚴重的時候,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當前,在具體的臨床實踐中,針對結腸直腸癌患者最重要的首選治療方式就是外科治療。通過對患者原發灶及引流去淋巴結的全部清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明顯的改善,使患者的生存率有效提升。但是因為患者的病情比較危重,很可能造成患者在情緒上的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在手術之后的恢復效果大打折扣,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患者手術之后,就需要在治療的過程中進一步對其進行全面護理,以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為指導,通過各種方式促使患者術后恢復速度的提升,有效保證患者的手術效果,是患者的生存幾率有效提升。在我們這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規護理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給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其臨床效果要比對照組有十分明顯的提升,在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比對照組有十分明顯的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護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疼痛癥狀有效減輕,呈現出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使患者出現感染的幾率以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幾率有效降低,這種護理方法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 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3(22):70-72.
[2] 鐘秋苑.快速康復外科理念聯合舒適護理在直腸癌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4(09):936-93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