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麗
【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從醫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中挑選74例進行研究,按照簡單隨機化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觀察組40例分別予以西醫(鹽酸氨溴索與氨茶堿緩釋片聯合用藥治療)、西醫常規基礎聯合中醫辯證施治,對比不同方法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以及各項中醫癥候積分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改善患者癥狀體征效果顯著。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中醫;西醫
【中圖分類號】R2-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2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為一種多病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病理改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死率,因此臨床應積極做好相應的預防治療措施[1]。傳統治療方法僅單用西醫治療,治療效果單一,且患者病情容易反復,需要一種更為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隨著中醫學深入研究,中醫關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認知了解加深,并提出對應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癥狀以及預后[2]。為進一步評價中醫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提出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法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74例研究,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患者依從性良好,且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嚴重精神疾病、心肝腎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妊娠哺乳期女性。按照簡單隨機化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齡40~78歲,平均(55.90±4.20)歲,病史2~5年,平均(3.60±0.25)年;觀察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42~80歲,平均(55.75±4.15)歲,病史1~5年,平均(3.58±0.22)年。對比兩組一般資料之間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的祛痰、平喘治療,若有必要給氧。對照組單用西醫治療,口服氨茶堿緩釋片(白求恩醫科大學制藥廠,國藥準字H22021461),0.2/次,一天2~3次;鹽酸氨溴索口服10 mL,一天3次。觀察組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結合中醫辯證治療,具體藥物組方:川貝母12 g、薄荷5 g、白芍18 g、玄參12 g、甘草6 g、麥冬
12 g、生地黃21 g、牡丹皮9 g,在基礎用藥基礎上,根據不同病癥調整,寒氣重者增加干姜6 g,咳嗽者加茜草根12 g、白及21 g,熱氣重者加膽南星12 g、黃芩21 g。上述組方加水煎煮,一天2次,早晚各1次。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30 d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中醫證候積分。(1)肺功能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所占預計值比百分比-FEV1%、用力呼氣流量-MMEF等4項肺指標進行評估。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評價標準,對胸悶、氣促、咯痰、咳嗽等癥狀體征評分,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劃分為無、輕、中、重,記錄為0、1、2、3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SPSS 20.0工具分析,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P值范圍表示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水平
肺功能水平評估,詳見表1。數據顯示:治療前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3 討 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生與外界環境有關,如長期吸入有害氣體、長期吸煙、環境污染等,患者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輕者僅在體力勞動時發生,隨著肺氣腫程度加重,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甚至休息時也出現呼吸困難。當合并呼吸道感染時,癥狀加重,并可出現缺氧、酸中毒等。隨著現代工業化發展,環境污染加劇,其發生率逐漸增加[3]。該病發生后,表現為呼吸困難、咳痰、胸悶,早期若及時篩查診治,可抑制病情惡化,若未及時治療,一旦惡化,會增加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率,不僅增加治療難度,還會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及身心健康。臨床多實施藥物、手術、訓練等方法進行治療。常規藥物治療多應用于非急性加重期患者康復中,常見氨茶堿、鹽酸氨溴索等。氨茶堿對擴張支氣管有一定價值,聯合使用藥,可改善癥狀癥狀,但對改善患者肺組織通氣功能效果不佳[4]。因此,本次研究中中提出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癥狀同時,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醫講究治標治本,以內調為主,采用中藥煎煮用藥治療,改善疾病預后[5]。本研究中應用中藥方劑中,麥冬、玄參、生地黃、甘草等具有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祛痰止咳功效,川貝母清熱潤肺,白芍養血柔肝,薄荷消炎止痛,多種藥物聯合作用可發揮化痰止咳、養陰潤肺功效,且用藥后不會影響肝腎功能。研究表明,觀察組用藥后FEV1、FVC、FEV1%及MMEF水平高于對照組,各項癥狀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研究表明中西醫聯合治療改善慢阻肺效果優于單用西藥治療。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可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石元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療效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6):144+146.
[2] 方敏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0例[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4):141+144.
[3] 劉志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03):141-14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