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關鍵詞:崗位能力 ?高職 ?空乘專業 ?課程開發
國際上有空乘專業的院校不多,歐美國家職業院校不設置空乘專業,在韓國只有光州女子大學設置空乘專業,還是學制四年的本科院校,主要課程有民航概論、普通話、民航英語、第二外語、服務禮儀、化妝、乘務技能、廣播詞等,與韓國韓亞航空公司進行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在崗實習的機會。韓國空乘人員主要是面向社會招聘,要求有大學學歷,上崗前進行為期數月的培訓。印度也是發展中國家,有20所左右的院校設置空乘專業,典型代表如成功航空學校推行一年學歷教育,課程包括通用英語、外語、游泳、化妝、禮儀、修養、服務、航空知識、緊急救助、旅游課程、營銷課程、計算機和航空課程等。我國空乘人員除了社會公開招聘之外,就是直接招聘空乘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包括機上客艙服務與地勤服務,具體崗位包括空乘、安檢、服務等,此外還有面向酒店和旅游服務業等就業方向。
1.我國高職院校空乘人員就業現狀
調查顯示,真正從事空乘服務的畢業生不到20%,多數畢業生從事地勤工作,還有少數學生從事酒店和旅游等高端服務工作。我國高職院校是培養空乘人員的主要基地,其培養的學生不僅在空乘領域就業,很多學生還從事高端酒店服務行業。隨著空乘人員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以及國內外航線的飽和,空乘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已經不只限于空乘領域,而是逐年向其他旅游行業滲透,這對高職院??粘藣徫荒芰μ岢隽诵碌囊蟆?/p>
2.我國高職院??粘巳藛T素質要求
空乘專業要求學生掌握空乘服務的必備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高水平的外語能力,除了具備操作能力和應變能力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和心態,更為主要的是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粘巳藛T應該具備優美的儀態、規范的禮儀、端莊的舉止、良好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尤其是要擅長溝通和處理問題。空乘人員不僅要求具備技能水平,還要求具備學習能力,尤其是語言學習和表達能力??粘耸侵R和技能集于一體的職業,因此對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較高。此外,空乘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身高、相貌、年齡、視力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準入限制。
3.我國高職院??粘苏n程設置現狀
當前空乘專業的基礎課程包括管理學基礎、公共禮儀、公共關系、民航運輸法律概論、民航旅客服務心理學、民航概論、乘務技能、乘務英語、安全與管理、旅游與航空等。實訓課程一般和航空公司開展合作,以頂崗實習等方式,包括醫療常識與急救、危險品與空防安全、形體實訓、客船服務實訓、民航客運實訓、航空公司客艙服務等??粘藢I的民航類課程是主干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民航服務能力為主,對旅游酒店的其他崗位還有待加強建設。很多院校都有自己的校本課程,并且強化了實訓環境,建設了模擬艙、艙門訓練器、航模展廳、CBT教室、形象設計室、禮儀形體訓練廳等硬件環境,大大地提升了崗位能力。
1.空乘專業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航空公司將高質量服務作為核心競爭力,過去選美式的人才遴選模式正在向高素質人才轉變,這對空乘專業的生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但形象、氣質硬件條件突出,而且文化素質和學習能力都比較高,單就英語口語一方面來說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近年來高職院??粘藢I的招生面臨困境,生源質量愈發不理想,很多學校為了擴大生源甚至招聘不具備條件的學生,難以適應就業的需求。其次,航空公司傾向于面向社會海選人才,重點挑選形象好、氣質佳、外語流利的服務人員,其中相貌是我國各大航空公司的首要選擇。一方面高職院校很難招到上述人才;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傳統培養的模式也很難適應航空市場的需求。最后,航空事業的服務向多元化方面發展,比如地勤服務比空中服務項目更多,需求更大,更需要進行改進。國內一些航空公司包括民航管理、機場物流、機械機務、空中服務、地面服務、流程派簽、票務銷售等方面的服務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傳統單一的針對空乘專業的教學模式,已經體現出局限性。
2.空乘專業學生就業崗位的變化
首先,高職空乘專業學生大部分都不在空乘領域就業,很多學生選擇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方向,因此空乘專業課程需要進一步發展,擴大就業崗位,讓空乘專業的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其次,空乘專業由服務型向技能型轉型,學生不但要通過學歷考試,還要取得普通話證書、秘書資格證書、茶藝師、禮儀師、外語、計算機等級證書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提升職業能力。最后,即使是在空乘領域就業的空姐在退役之后也要從事其他工作,該職業有明顯的青春飯特征。我國空姐普遍30多歲就轉入地勤或者是從事其他工作,因此,要培養學生長期就業的能力,而不要只局限于空乘客艙服務。
3.傳統課程模式的改革需求
首先,空乘行業錄用競爭激烈,高職院校為了生存發展又必須擴大招生,多數空乘專業學生就業前景不明朗,對自身缺乏準確定位,因此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培養目標就勢在必行。其次,傳統高職教育實習實踐課程不足,或者采用“2+1”模式,或者采用頂崗實習模式,學生職業體驗和實訓課程過少,學生很難達到崗位能力要求。最后,課程體系和就業市場需求脫節較為嚴重,很多復雜的理論體系已經不適合實際工作的需要。
1.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創新
航空市場的激烈競爭讓空乘人員上崗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航空公司需要高素質的服務人員,并且縮短上崗培訓周期,提升服務水平。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的步伐,彌補學校教學設施的不足,給學生打造專業化的教學場所和環境,采用以實訓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壓縮學歷教育課程,減少理論課程,將書本知識和實訓課程結合起來,改變過去傳統學歷模式下書本知識和課程實踐脫節的狀況。其次,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課程模式要參考民航企業空乘培訓方法,基于崗位不同,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工作情境,根據空乘崗位的實際需求設計教學內容,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再次,引進雙師型教師,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培訓團隊。過去一半是校方教師教授理論課程,企業人員進行實踐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校企合作。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校方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要向學校引入退役空乘人員作為教師補充,提高師資水平。最后,建立空乘專業實訓人才培養體系,精簡現有課程,編寫以實踐為目的的教材體系,注重教材的實用性,大力開展資格證制度,改變過去學歷教育的弊端。在教學上,要以學生為中心,改變教師過去單純講解的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項目教學。
2.培養學生多崗位就業能力
首先是公關崗位就業能力的培養,良好的禮儀是空乘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大優勢,這讓她們能夠在多個公關領域就業。課程設置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需求和長期發展,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客艙服務技能,還要拓展到酒店、旅游、公關等領域,重點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適應空乘行業之外的公共崗位。其次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僅要讓學生學好外語成為國際通用型人才,還應該提升她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能夠適應客艙之外的不同服務場景,讓她們今后能適應國際酒店、國際旅游和外貿等不同崗位。最后是服務能力的培養,當前客艙服務體現出程式化的特點,一言一行都是固定模式,在其他場合的遷移能力較差。針對這種情況,要開發不同場景和崗位下的不同服務策略,比如地勤、票務、商務、酒店等不同領域,重點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事務處理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酒店和旅游行業也具備相應的服務能力,能夠切實提高客戶滿意度。
3.完善實踐課程體系
首先,要給學生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重點打造仿真客艙服務,學校可以引入空乘實訓室和航空模擬倉等,讓學生進行真實訓練。此外,學校還要針對市場的不同需求給學生打造不同服務場景,比如酒店管理服務、旅游航空服務和公關處理服務等。其次,創新教學方法,可以采用模擬公司法打造實訓教學的環境,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將空乘服務分割為不同的課程單元和技能點,重新建立評價方式,讓學生切實掌握相關技能。最后,給予學生更多的實習機會與渠道,擴大與各個航空公司、酒店、餐飲等行業的合作,深度培養空乘人才,讓學生接觸行業前沿,不斷提升自己的崗位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燕慧.高職空乘人才培養中地理/旅游課程作用及其與空乘教學關系分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 2017.
[2]江群.校企合作促進高職空乘專業課程建設改革[J].科技創業月刊,2013(12).
[3]劉芳.淺談高職《客艙服務》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新課程研究,2010(3).
[4]楊曉莉.高職院校空中乘務專業英語情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8(6).
(作者單位: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