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鈞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手段 ?美術教育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從二十年前的黑板加粉筆的簡單教學手段,到現今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滲透和使用,現代教育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教育部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2016年6月印發的《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規劃》指出,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要依托信息技術,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促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改革,推進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深入、廣泛應用,適應信息時代對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信息化教學主要是指學習者與教育者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教育方法、教育資源等開展的雙邊活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學涵蓋了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與教學觀念的指導,能夠保證知識的多途徑獲取,使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教學空間更為廣泛。
傳統的美術教育以教授手工繪畫表現和美術作品欣賞為主,即便是藝術設計,也是依賴于手繪設計圖。美術欣賞教學則依賴于教材、掛圖和參考書籍。條件好一點的,有幻燈放映設備輔助教學。直到20世紀90年代,逐漸出現了電腦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才真正開啟了信息化教學之路。21世紀初,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和快速更新,使得課堂教學模式隨之發生了變革,資源傳播途徑也更加廣泛,為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美術教育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知識與技能信息量的無限擴展
首先,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解決了海量信息的存儲問題。目前的海量硬盤可以達到8T。圖片、視頻和文本收藏存儲基本無障礙,相當于小型私人圖書館。其次,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大量美術資料的收集變得簡單,許多網站會提供不同精度的圖片和最新的資料,為美術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拓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再次,多元化的大數據技術可以對美術教學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重組最有效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案。所以當下美術教學的信息量是20世紀傳統教學時期無法想象的。
2.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精準度成倍提升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美術教師在示范時只能圍觀5~6人,以一個班30人計算,教師必須要示范5次才能讓全班學生都看到。教學時間很長,工作強度很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課堂功能可以借助手機錄像功能,把示范過程隨堂直播投影到電子白板上,滿足整班學生的學習觀看,課堂效率提升數倍。還可以把示范過程拍攝制作成微課,對不滿意的和重復的示范環節進行剪輯,增加示范的高效性和精準性。
3.計算機技術與美術結合后的新課程不斷涌現
在傳統美術教育模式下,所有表現美的技法都依賴于手工表現,如手繪、雕刻、剪紙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許多表現美的工作已被電腦取代或半取代。譬如圖案中的勾線、色塊、撇絲、泥點、云紋等技法在電腦軟件中能更快速、更精確、更完美地呈現出來,圖像效果通過電腦軟件處理能夠更加豐富、更加奇特、更加高效。同時,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也使一些傳統工藝出現了劃時代的變革。譬如激光雕刻技術的出現使得雕刻工藝更加精準有效,電腦繡花機的誕生迅速促成一個行業的快速成長,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教育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改革驅動下,誕生了許多新的課程。美術類的新課程有兩類,一類是與計算機結合的基于軟件使用的美術設計課程,如Photoshop、Coroldraw、3DMAX等;另一類是基于生產革新或新行業誕生而開發的課程,如電腦繡花制版、電腦印花分色、數碼印花設計等。新課程的大量涌現一方面使教育跟上時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沖擊著傳統的美術教育。
4.在線學習方式使美術教學領域不斷拓寬
傳統的美術教育僅限于課堂,學生只有在課堂里才能聽到老師的講課,看到老師的示范,一直無法拓寬受教育的范圍。互聯網的普及讓在線學習成為可能。教師團隊可以建設精品課程網站,可以在公共教育平臺上分享資源,可以通過微信群和公眾號傳播教學視頻。一方面為更多的學生進行學習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為在校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1.微云開放存儲功能的運用
互聯網時代各大網絡平臺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公開資料和信息,還為用戶提供了大容量的網絡存儲空間,如百度云盤和騰訊微云。只要輸入賬號和密碼,便可上網調取資料、儲存文件。
教師可針對某門課程申請一個云盤,向班級學生公開賬號和密碼。上傳每次課的預習和復習資料以供學生課后下載學習。學生可將完成的作業上傳云盤,教師在云盤批改,及時反饋。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業,促進小組學習共同提高。學生的手繪作業可以拍照上傳,電腦作業可以直接上傳,非常方便。既節省了時間,也解決了美術作業大容量的存放和收集問題。
2.教學網絡空間在線學習的運用
由于教育行政部門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大多數教師擁有了自己的網絡空間。不少教師還建立了名師網絡工作室,可以上傳原創的或收集的教學資源。有些學校還建立了精品課程網站,向學生開放。學生可以直接進空間觀看教師示范微課程,下載美術設計參考資料,查看作業題,上傳完成的畫作和設計作品,也可以在線答題。通過網絡,學生幾乎可以完成在線學習的全過程。
2.微課的輔助教學功能的運用
將美術欣賞的教學內容拆分成小課題制作成微課,可以使內容更精煉、指向更明確。美術繪畫類示范教學可以拍攝成視頻做成微課,可以使示范過程更精確,教學更靈活。電腦設計示范可以錄屏后制作微課,便于學生課前和課后學習。
3.微信的傳播互動功能的運用
教師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發布教學內容和參考資料,發動學生討論學習內容和作業,是非常便捷的課后交流工具。學生可以通過微信群隨時向老師請教,也可提交作業。同時,教師可申請教學專用公眾號,定期發布課程內容。善用微信功能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并增進師生感情。
4.智慧教室的信息技術交互功能的運用
目前不少學校普遍開始使用電子白板,信息化教學軟件的開發也日趨成熟。在課堂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互動課堂軟件能夠更好地呈現PPT的效果,還能在白板上進行標注、截屏、縮放、書寫,結合了以前普通PPT播放和黑板的功能。移動講臺的配套使用使智慧教室的教學更加方便和高效,不但可以通過手機操控PPT的播放,還可以運用隨堂直播功能直接將現場示范投射到白板上,解決美術教學中現場示范的難題。還可以用隨堂拍攝功能將學生練習作業直接上傳至白板,供師生觀摩點評。
1.開放化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育平臺越來越成熟,很多基礎類美術學科將開發出微課程,人們可以上網在線學習。一些優秀課程將突破校園限制,由學校走向社會。人們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以上網學習,終身學習將成為常態。各類美術教育必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2.聯合化趨勢
在信息化時代,各門學科在快速發展并不斷延伸。許多學科逐漸打破原來的獨立性,與其他學科結合而產生新的學科。各類美術設計學科結合了美術、生產工藝和計算機技術,成為新的跨界學科。如筆者剛出版的《數碼印花圖案設計》一書,就是結合了圖案、數碼印花、PS軟件應用的知識,為適應新的生產技術而撰寫的。在不同的美術設計領域里,會有許多類似的學科產生。
3.研究化趨勢
近年來,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化環境大大改善,為教學過程與結果數據的多維度、全程化采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貫通課前、課中與課后的教學數據流正在生成,數據驅動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管理、學業輔導等教學業務開始走向精準化、精細化和精益化。另一方面,互聯網上的大量資料信息為美術研究提供了條件。美術教學的研究將會更加有效地推動美育的進步。
4.多樣化趨勢
受現代科技的影響,美術將不再局限于素描、色彩、圖案、國畫、油畫、雕塑等傳統課程,教學形式也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教學方法和手段將不斷推陳出新,教學思潮也是百花齊放。在當今社會,美術將呈多樣化趨勢,滲透到多個領域,并與各領域有機結合后共同發展。
雖然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被政府部門所重視,廣大教師也已經領略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但是目前信息化教學才起步不久,大多數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模式化、靜態化的問題,很多功能尚未得到很好的使用,信息化手段也有待深入挖掘,不少教師還不適應這場信息技術帶來的教育革命。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美術教育工作者承擔著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既要傳承傳統美術的優秀特質和文化內涵,又要適應新時代科學技術和生產領域的發展要求。開拓創新,開發新學科,運用新技術,開創新教育,讓新時代的美術教育之路越走越寬。
參考文獻:
[1]周源.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有效性應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 2016(20).
[2]楊現民,唐斯斯,李冀紅.發展教育大數據:內涵、價值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1).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