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諺語,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和取得知識的總結。尤其是一些具有健康指導意義的諺語,是人們保健養生的寶貴財富。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 因為魚、蝦等高蛋白食物熱量比較高,所以吃多了容易在體內聚集熱量;肉類的食物比較油膩,難于消化,停留在腸胃里,火瘀久了后就成痰。但不是說一點不吃,要注意食用量。提倡多吃青菜和一些植物蛋白,以保平安。
吃對蔥和蒜,病痛少一半 蔥和蒜是日常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在我國北方以大蔥為主,生吃較多;南方以小蔥為主,多熟食。蔥含有前列腺素A,有舒張血小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預防多種癌癥的作用。大蒜常被人們譽為“天然抗生素”,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滅殺作用,可以預防流感、防治傷口感染。大蒜還有保護肝臟、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的作用。但是有眼疾和上火的人要少食蔥和蒜。
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一般來講,飯后半個小時左右,出去到戶外走一走,每次運動時間也不要過長,三四十分鐘為宜。需慢走,邊走邊甩甩胳膊更好。
常樂常笑,益壽之道 中醫非常重視人的心情,正所謂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不良的心情對健康十分不利。《紅樓夢》里林黛玉就是一個憂思、傷肺、傷脾而損壽的典型人物。
此外,“拍打足三里(保健要穴),勝吃老母雞”;“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衛生是妙藥,鍛煉是金丹”;“人怕不動,腦怕不用”;“一日舞幾舞,活到九十五”。這些養生諺語道出了“生命在于運動”“動則不衰,用則不退”的道理。
“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三天不吃青(菜),兩眼冒金星”;“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這些養生諺語提示人們吃哪些東西對身體無益,吃哪些東西才有益健康。
“春捂秋凍”;“睡覺不蒙頭,清晨郊外走”;“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屎”;“少鹽多醋,少車多步”;“饑不飽食,渴不狂飲”;“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這些養生諺語告訴人們,在生活起居方面要養成良好習慣,順應時節變化,注意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