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許成 張佩鈺
【摘 要】對南京在高校大學生進行調研,探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借貸平臺對個人征信影響的了解程度。發現過半數的在校大學生使用過各種形式但多為小額貸款的借貸平臺,進行先借款后償還的消費模式。同時,他們中絕大部分對所使用的借貸平臺,個人征信以及兩者的關聯處在模糊的了解層次。對此,文章對此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并提供相應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借貸;個人征信;建議
一、大學生消費現狀和網貸計入征信現實情況
隨著現如今人們的消費觀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更多的采用先消費再償還的消費方式來滿足當下的需求,因此多數大學生僅依靠每月的生活費不足以滿足消費欲望。對此,在2002年招商銀行開始對大學生發放信用卡,但由于學生還款能力和意識比較弱,造成大量壞賬,所以在2009年銀監會叫停了所有大學生信用卡服務。在停用后,各種網絡借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不免會存在泥沙俱下的現象。而大學生明辨是非能力較弱,于是不良借貸平臺通過降低貸款門檻及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現一些借貸平臺已納入國家銀行征信系統,影響個人未來的信用問題,對學生后來的買房、貸款影響甚大。因而,在借貸平臺繁雜的背景下,大學生如何培養保護自己和自己的信譽的意識成為社會的關注點。
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于2006年1月正式運行,而個人信用存在一個“個人信用報告”,在里面全面客觀記錄了一個人的信用活動,如償還貸款本息、信用卡透支額的情況等。從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 《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騰訊征信有限公司等8 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隨著政府法規的出臺,央行個人征信服務市場的放開,征信體系建設進入到了 “互聯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階段。所以使用螞蟻花唄和借唄等網絡借貸平臺是有可能影響到個人征信的記錄報告。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校園街坊,詢問下課的同學是否使用過網絡借貸平臺,最后匯總96條記錄中有69名在校大學生使用過借貸平臺,其中100%的學生使用螞蟻花唄,7.2%的學生使用螞蟻借唄,使用過其他借貸平臺的人占17.4%。但當詢問到是否了解這些借貸平臺時,他們紛紛表示只要按時還款就行了,再不濟就先分期付點利息之類的。顯然大學生對使用網絡借貸平臺是否會影響個人征信的情況不太了解。
該次調研采用網絡問卷為主紙質問卷為輔的方式,故網絡調查研究對象主要針對在南京仙林的大學生,紙質調查研究對象針對本校在讀大學生。共發放120份紙質問卷,收回106份,隨機抽出3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29份,有效率為96.7%,同時網絡調查問卷得到264份有效數據,有效率為100%,在有效數據中隨機抽出70份。在有效受試者群體中,男性46人,女性53人;一年級22人,二年級34人,三年級37人,四年級6人。問卷分為大學生消費水平、大學生借貸平臺的使用情況和大學生對征信的了解程度三個部分并進行有關數據的分析。
(一)大學生的消費水平
在調查問卷中,針對大學生的生活費設置了少于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元和2000元以上的四個檔次。本次受訪者中生活費1000-1500的占有效人數的50.5%,1500-2000元的占有效人數的26.3%。
于是我們對生活費用途進行了再調研。由大學生生活費用途的頻數可知,大學生將生活費主要用于網購、游戲和戀愛的人數分別占50.6%、38.3%和37.3%。通過此次受訪者消費水平分析發現大學生網購的水平顯然不低,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多元化,大學生的消費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大部分不能超過社會人士,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二)大學生網絡借貸平臺的使用情況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在使用過借貸平臺的大學生中,使用過螞蟻花唄的人數最多,占到個案數的100%。而其中使用過螞蟻借唄、還唄、拉卡拉和京東白條的人數占的比例較少,只占個案數的6.6%、1.4%、4.7%和8.4%。
大學生對其使用的借貸平臺的合規性合法性了解嗎?據本次調查顯示,只有36.4%的大學生對其使用的借貸平臺的利率做了法律法規的了解。大多數的大學生使用過網絡借貸平臺,但是其中大部分對網絡借貸平臺的合規性、合法性都沒有了解。
(三)大學生對征信的了解程度
2018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近30%的用戶并不了解個人征信、近40%用戶不知道央行的不良征信記錄如何消除、僅10%用戶對大數據征信比較了解。其中大部分用戶是從申請貸款時或辦信用卡才關注自己的征信狀況,還有10.38%表示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個人征信。那么大學生對于征信了解多少?
據本次調查數據分析,6.49%的大學生對個人征信完全不了解、83.12%的大學生對個人征信不太了解、只有10.39%的大學生對個人征信比較了解。并且有61.04%的大學生表示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個人征信。同時,本次調查就影響個人征信的因素和個人征信影響的活動各設置了5個選項,只有分別33.77%和24.68%的大學生全部選對。其實該題的所有選項都會受到不良征信的影響。不排除如若換成主觀測試題,受訪者并不能對征信有一個較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可見大學生不僅對征信的了解比社會人士少,其關注個人征信的意識也不強。
三、相關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水平增長
1、社會原因。社會生產力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為大學生消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校園消費也受到社會高消費的影響,使大學生的消費觀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在逐漸變高。
2、家庭原因。現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上大學是大部分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去獨立生活。父母對孩子的擔憂促使他們對孩子的過分寵溺,給予孩子更多的生活費,讓孩子少吃苦多享受。
3、大學生自身原因。大學生知識儲備不足,消費觀極易受到影響。大學生中存在盲目消費、攀比消費、趕潮流消費以及負債消費現象。大學生在校時間由于和同學相處時間較長,彼此之間產生里一些不良的消費心理,相互攀比也成為最為常見的錯誤消費心理。
(二)大學生網絡借貸使用率較高
首先,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易受影響,因此消費水平受社會和家庭的雙重作用下處于不低的水平。而在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中,由于缺少監管機制和法律規范,不少借貸平臺呈現跨界違規等旁逸斜出的發展,甚至是非法集資。借貸平臺也在利用當前大學生高漲的的消費欲,開設了各種小額貸款、分期付款等服務。大學生利用所貸款項,提前消費商品,或進行創業,而且操作流程簡易快捷。
(三)大學生對個人征信了解程度低
現如今網絡借貸平臺由于放貸速度快,申請門檻低,手續簡易,資金額度小等優勢得到迅速發展。大學生又對網絡貸款的認識不充分,對風險的識別和防范能力較差,所以其關注個人征信的意識薄弱。
并且沒有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正真踏入社會,還沒有面臨創業貸款、買房或買車貸款等問題,與銀行貸款接觸的較少,從而對個人信用也沒有太多關注。所以大學生對影響個人征信的因素和個人征信影響的因素僅有淺層次的了解。
四、建議
本研究以99名在校大學生為對象,探究其在是否使用借貸平臺的情況下對借貸平臺影響個人征信的了解程度。研究發現,七成左右大學生使用過借貸平臺,其中螞蟻花唄占絕大部分,且抱有只要及時還款或者再不濟分期付點利息就行的態度,對個人征信影響因素、影響方面及自己的個人征信的了解程度不足,同時對借貸平臺的使用影響個人征信持有不太了解的意見。對此,建議采取相應措施改善大學生的超前消費和提高其對個人征信的重視程度。
(一)大學生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于父母,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在網絡消費中需要做到理性消費,避免養成盲目的超前消費的消費觀念,抵制享樂主義,大學生應當約束自身,量入為出,認識到財富的得之不易。大學生應采取合理的支出規劃,記賬等手段,及時了解自己的消費狀況和債務壓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大學生應加強對個人征信了解并學會保護個人信用
大學生應當通過各種渠道對個人征信的影響因素及征信的作用進行了解學習,了解不良征信可能帶來的后果以及是否可以消除不良征信,并定期關注自己的個人征信的信譽程度。不輕易盲目進行借貸,規避借貸風險,塑造良好的個人征信,為以后的貸款、出行、娛樂消費、就業等各項與個人征信掛鉤的活動做好鋪墊。擁有一個良好的信譽,做一個新時代的新青年。
(三)健全法律制度建設,加強社會監管
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環境下,各大p2p網貸公司為了擴大消費市場,把目光轉向了高消費的大學生群體,為大學生提供各種貸款、分期等網絡金融服務。由于相關法律規范措施不夠完善、網貸公司對學生還款能力不能正確合理的認識,網貸公司又可能利用大學生高消費、自由度大、金融知識匱乏等特點,對大學生的貸款活動進行一些違法操作,這就會導致網貸事故的出現。
所以監管大學生網絡貸款,需要銀監會的出面,更需要高校和各教育部門的配合。只有不斷地完善網絡貸款消費的監管體系,出臺相關網絡金融法律法規,推行舉報機制,嚴格約束貸款利率和貸款額度,嚴厲打擊各類以大學生為目標的非法網絡貸款,才能推進一個綠色安全的網絡環境的形成。高校應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網貸消費的相關講座,對大學生的消費意識做強化工作,幫助學生認清網絡消費中潛在的風險。旨在提高大學生網絡借貸消費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
五、結語
本研究抽樣以99名在校大學生為對象,探究其在是否使用借貸平臺的情況下對借貸平臺影響個人征信的了解程度。研究發現,七成左右大學生使用過借貸平臺,其中螞蟻花唄占絕大部分,且抱有只要及時還款或者再不濟分期付點利息就行的態度,對個人征信影響因素、影響方面及自己的個人征信的了解程度不足,同時對借貸平臺的使用影響個人征信持有不太了解的意見。對此,以此篇文章給當代大學生敲響警鐘。
【參考文獻】
[1] 鄭紹萱.大學生網絡借貸消費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77-87
[2] 但秀麗.大學生互聯網貸款消費的引導對策——以教育培訓產品為例[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54
[3] 征信的作用[EB].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2014
[4] 哪些行為可能影響個人征信.[EB]信用中國,2018
[5] 支付寶花唄與借唄存在差異性嗎?不同之處有哪些?.[EB]眾鑫玩卡,2018
[6] 張文晴.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合法性界定及法律監管[J].龍源期刊,2015:5
[7] 德州學院物理系.大學生高消費的原因分析[EB/OL].百度文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