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華 王大勇
【摘 要】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增值稅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增值稅率一檔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關鍵詞】企業,增值稅調整,準備工作
2019年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消息一出,企業界歡聲一片。
僅僅5天后(即3月2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明確了增值稅減稅配套措施:一是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將旅客運輸服務納入抵扣,并把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支付的進項稅由分兩年抵扣改為一次性全額抵扣,增加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對主營業務為郵政、電信、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業的納稅人,按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政策實施期限暫定截至2021年底,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二是對政策實施后納稅人新增的留抵稅額,按有關規定予以退還。三是相應調整部分貨物服務出口退稅率、購進農產品適用的扣除率等。
那么面對這次稅率調整,那些行業可以受到益處呢,綜合來看,收益于增值稅調整較大益處的行業有:制造行業,化工行業,汽車行業,建筑材料行業,家電行業等等。稅率調整對企業帶來的紅利已然到位,那么企業如何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去迎接這次改變呢。
一、妥善處理好過渡期
因增值稅稅率的調整,稅率調整前以含增值稅價格為標的簽訂的合同,在稅率調整后對銷售方而言獲利多些,對購進方而言獲利要少些。因為此次稅率調整從2019年4月1日起實施,在新政實施前,即2019年3月這個過渡期內實施的合同,如果是以含增值稅價格作為合同標的的采購事項,應盡量執行,避免稅改后執行,導致出現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減少,且購進成本增加的不利現象出現。反之,對于銷售合同,如果購進方許可,可考慮適度延后。但實際情況,還要和交易雙方溝通解決,避免因為此次稅率調整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二、發票的管理
由于增值稅稅率的調整,進項發票方都希望可以將發票開具的時間遞延至4月1日后,享受低稅率帶來的好處,但同時銷項方又希望發票可以開具在4月1日之前,拿到更多的進項抵扣稅額,這樣,雙方必然存在爭議,企業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和協調工作,避免產生爭議,影響企業的業務發展。其實,無論是提前開具發票還是滯后開具發票,都必須符合增值稅的有關納稅義務的規定,不能違法開具發票和索要發票,否則雙方都會有涉稅風險。因此,企業應建立相應臺賬,準確記錄開票、結款、紅字等發生情況,有效控制稅率調整可能產生的影響。
三、完善合同標的定價方式
因為2018年增值稅調整過一次,所以很多企業對于合同價格有一些靈活的規定,這樣有助于減少因為政策的改變帶來的經濟損失。比如說,一些企業會在合同中明確:“本合同約定的價格為含稅價格,在合同履行期間,不因國家稅率調整而調整”,或者“本合同約定的價格為不含稅價格,在合同履行期間,如遇國家稅率調整,則含稅價格相應調整,以開具發票時的稅收政策為準?!边@樣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避免爭議。當然在實務中,因為部分合同沒有考慮到稅率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及時與客戶、供應商溝通,確定價格的調整,或者遇到不可調節的矛盾,及時確定最小損失,找到最優解決方案,規避更大的風險與損失。下一步,國家將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增值稅率可能仍然會有調整,所以企業的合同增值稅含稅價格應當如何確定的問題顯得更加重要,企業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四、稅收規劃
增值稅屬于生產環節、銷售環節產生的價外稅,在各環節中依次轉嫁,由銷售方向購買方收取,最終由終端購買使用者承擔。增值稅稅率下降,不一定能讓所有環節的市場主體都能得利,在減稅幅度既定的情況下,各相關市場主體具體的減稅效果還要看每項業務所涉及貨物(勞務、服務等)的供需關系、計價方式以及各方的議價能力。增值稅稅率降低后,國家最終征收的稅款必然是相應減少了,至于各市場主體如何分配因降低稅率帶來的減稅紅利,則受市場地位等諸多因素影響。各個行業稅率下調的幅度不同,對企業的影響也不盡相同。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及時采取措施,評估增值稅稅率下調對其他稅種帶來的影響。增值稅稅率下調,客觀上導致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減少,以增值稅額為基數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相應減少,同時會對企業所得稅造成一定影響。因此,企業有必要結合自身所處行業對稅負情況進行精確測算,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等其他稅種的銜接統籌及合理安排??傊鲋刀惖牡挚壑菩再|,使增值稅呈現出鏈條管理的效應。因此稅率下調后,企業應該及時根據稅負變化,捋順上下游的處理方法、定價機制,并做好商業談判與部署,最大限度享受稅制改革紅利。
五、結語
針對增值稅稅率調整,企業需要在產品定價、發票管理、合同管理、稅收籌劃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面對稅率的調整。還有一點,對某些稅收并不規范的企業,特別是常年不交增值稅或者存在偷稅漏稅行為的企業來說,稅率下調對這些企業反而構成了利空。因為其本身不交稅,所以減稅政策在它身上就沒有形成正面影響,也就不起任何積極的作用。而對納稅規范的企業來講,則增加了成本優勢和產品價格競爭力,讓正規企業在競爭中有了更大的價格調整空間。處于增值稅抵扣鏈條最終環節的企業,可考慮通過提高產品(服務)品質、適當降低價格等方法,提高產品競爭力??傊髽I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加強前瞻性研究,持續關注增值稅改革的政策變化,不斷提升稅務團隊的業務能力,配合國家財稅部門做好稅制改革工作,將減稅紅包“穩妥落袋”。
【參考文獻】
[1]錢承浩.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對策研究與影響分析[J].建筑經濟,2013(7):18-21.
[2][其它]增值稅調整對企業的影響 增值稅稅率調整時間2019(2) - 南方財富網 http://www.southmoney.com/touzilicai/qita/201903/3077958_2.html
[3]新增值稅稅率2019 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有哪些影響?_【快資訊】
http://sh.qihoo.com/pc/91b545ca184152fac?cota=4&tj_url=so_rec&refer_scene=so_1&sign=360_e39369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