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
【摘 要】財務管控是公立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立醫院保持公益性與非營利性性質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對公立醫院的預算體系也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全面預算基礎上優化財務管控工作已經逐漸成為公立醫院管理者面臨的一項急迫任務。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接著著重探討了以全面預算為基礎的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具體策略。
【關鍵詞】全面預算;公立醫院;財務管控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新醫改的不斷推進,公立醫院的財務管控工作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而全面預算被稱為公立醫院的“作戰指南”,其貫穿于我國公立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全部過程,具體是指由收入、支出、現金流、盈利等各項獨立預算所組成的一種責任目標體系,以全面預算為切入點實施財務管控不僅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公立醫院不斷推動內生性增長的必然舉措[1][2]。
一、當前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缺乏全面預算意識
雖然早在2017年我國就提出要在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中建立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全面預算制度,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公立醫院的工作人員依舊十分缺乏全面預算的意識[3]。一方面無法認識到全面預算對財務管控工作的戰略性支撐作用,甚至認為全面預算會限制醫院管理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各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無法做到協調預算管理,臨床科室單純認為全面預算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而財務部門又無法完全深入了解每一項醫療工作的具體情況,進而使全面預算往往只能停留在口號上,無法真正落實到醫院職工中[4]。
(二)全面預算的管理體制不完善
制度管理是全面預算得以實行的重要基礎,也是保證全面預算與財務管控相適應的基本因素。然而當前大部分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體制都不健全,在編制預算時缺乏全面的統籌思考和分析,很容易忽略政策變化、長期目標等內容,在預算編制結束后常常將預算數據放到一旁,而不注重將全面預算融入到事中控制的各個環節,同時也沒有將預算評價與績效考核納入到同一體系[5]。這些因素就導致全面預算形同虛設,執行過程中的隨意性也比較普遍,進而很容易導致預算松弛或預算失效等不良的財務管控情況。
(三)財務管控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國已經逐步進入到信息化社會,信息科技在各行各業都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公立醫院的財務管控工作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當前公立醫院財務管控的全面預算信息化程度卻普遍不高,許多醫院都停留在手工記錄、計算數據的落后階段,而即使配備了信息管控系統的醫院在使用上也比較低效,成本、病案、資產等各個模塊之間的財務預算信息無法實現實時共享。這就導致工作人員的全面預算常常會缺乏準確完整的數據,無法對預算執行進行系統性的分析研究,也就會大大影響財務管控的實際質量和效果。
二、以全面預算為基礎的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策略
(一)支出業務方面
支出業務是公立醫院財務管控工作的最重要內容,也是最難點內容,當前公立醫院支出業務中存在的最突出財務問題就是審批機制的缺乏,許多醫院管理人員常常是簡單的“一張嘴”和“一支筆”就直接決定了各項支出業務的通過與否。因此在支出業務方面公立醫院首先就要建立以全面預算為基礎的經費授權審批制度,在預算范圍內對各項支出業務按照職能先后和重要性、緊急性等標準進行授權分類,而后按照不同的授權分類設置相應的審批權限,對于較為重大的支出業務則要實行集體決策審批制度,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經費丟失或浪費風險;同時也要注意將經費審批流程與預算歸口管理進行適當融合,保證兩個部門之間的職能相匹配,避免出現預算失誤或管理混亂的局面。
(二)資產采購方面
資產采購主要涉及到醫院自身和社會企業兩個參與者,從以往的財務工作經驗來看,這一環節是最容易出現財務疏漏的階段,因此公立醫院在資產采購方面就要從資產采購是否符合預算安排、資產采購流程是否符合相關法律制度要求入手,將全面預算完整滲透到資產采購的采購論證、招標內容審核、廠家論證等事中控制中。首先要建立資產采購的預算評價制度,在采購前充分考慮醫院場地、廠家資質、運行效率以及資金等各方面因素,使資產配置能夠更加合理,既符合醫院的實際工作需要,也與全面預算相協調;其次要將全面預算與資產采購流程相融合,積極落實各個采購歸口部門的管理職責,使歸口部門能夠逐步起建立符合預算標準的采購框架,從而確保財務管控的各個流程清晰明確。
(三)合同方面
合同是公立醫院實施各項財務管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能夠平穩運轉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其主要包括合同擬定、會簽流轉、跟蹤執行、歸檔收納以及糾紛處理等內容。因此在合同方面的財務管控工作中,首先就要建立貫穿合同生命周期的全面預算管理體制,從合同的整體生命周期入手對各類項目的提出、實施、結果等財務相關內容進行監督,使全面預算能夠對合同項目的計劃前、進行中以及結束后等不同階段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進而保證各項經濟支出和流轉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其次要將預算執行與合同管理相融合,通過合同管理來整理出長期的合同檔案,而后對合同檔案進行信息共享,將其作為全面預算提出、審核、執行的基本依據,確保合同實施與預算安排能夠基本保持一致,同時根據合同檔案進度對預算落實情況進行判斷,使預算分析能夠符合醫院的實際狀態。
(四)工程方面
公立醫院的財務部門是制定工程項目的重要參與者,也是工程資金籌措的主要執行者,對于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具有基礎性的保障作用。因此在工程方面首先要建立工程項目的預算論證制度,對工程規劃、管理協調能力、工程收益以及醫院戰略等因素進行全面細致的考量,做到有力的事前控制;同時要將預算實施與工程過程互相融合,在項目提出、意見征集、項目開工、項目驗收等各個環節都要組織財務人員進行介入,從財務管控角度對工程情況進行評估思考,從而使工程項目既可以有序實行,也可以從不同維度對工程項目進行保障,防止出現財務挪用等嚴重事故,達到工程安全與財務安全的雙重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的財務管控是保證公立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前提,全面預算則是實現有效財務管控的基本途徑,在醫改新形勢下,公立醫院要不斷加強財務風險意識,將全面預算融入到財務管控的各個環節中,從而促進醫院的長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玉. 全面預算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淺談——基于醫院治理的視角[J]. 山東紡織經濟, 2018,16(21):144-145.
[2]杜書偉, 田志偉, 史金秀,等. 建立以財務為核心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同濟醫院財務管理實踐[J]. 現代醫院管理, 2017, 15(23):148-151.
[3]錢夢勇, 樊桂成, 楊西萍,等. 淺新戰略導向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確定[J]. 財務與會計, 2017,32(23):156-156.
[4]李曉娟, 鐘華, 廖宏慶. 模糊綜合評價法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評價中的應用[J]. 南華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7, 18(22):101-104.
[5]何雪. 關于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研究——以B市市屬公立醫院為例[J]. 知識經濟, 2018,29(1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