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艦
【摘 要】打造體育強國的核心是打造體育文化強國,保定市擁有健全的體育文化資源,本文從注重運用現代傳播手段,開發體育文化資源、創新體育文化機制、建設體育文化生態園、體育明星助力、產業集群化發展、引進體育文化人才等多個方面展開細致深入分析,對如何借力雄安推進保定市體育文化強市建設展開對策研究。
【關鍵詞】雄安新區;保定;體育文化
雄安新區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出的重大歷史性戰略決策,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其強烈的使命擔當、高超的政治智慧得以充分展現。雄安新區建設堅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基石,繼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發展進程中本著兼容并包、開創進取等特區文化元素不斷滲透,發揮其疏解承載非首都功能、協同京津冀跨越功能,在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現代新型城區的過程中落實全新發展理念。雄安新區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的“高點定位”,勢必為河北省的城市建設帶來新的動力,早在《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年)就提出“著力打造環京津健身休閑圈,整合重組體育休閑健身資源,鼓勵各地在條件成熟時籌建體育產業發展公司。重點建設保定競技體育、滄州武術、永年太極拳、張家口滑雪、唐山南湖生態城戶外運動產業基地、秦皇島大型訓練比賽基地等獨具特色的體育產業群、保定、廊坊等市適時舉辦體育用品博覽交易會”。
保定有著良好的體育運動基礎和風尚,體育文化應該成為繼“文化名城、山水保定、低碳城市”之后的另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如何借力雄安,進行保定市體育文化強市建設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一、開發體育文化資源
體育文化本身作為一種綠色休閑產業,在開發過程中應該遵循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注意將體育文化資源與社會、人文、生態環境等的進行協調發展,著重突出綠色文化理念,將綠色融入到各個環節中。體育文化資源開發全程應該大力提倡綠色消費,引導居民良好的消費習慣,合理有序地持續開發體育文化資源。注重既要和京津冀一體化保持一致,又特別要注意同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相匹配,比如可以在保定開展體育賽事、承辦全國乃至國際體育賽事,將賽事市場化、辦賽主體多元化,打造保定專屬精品賽事,創建賽事品牌推動保定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充分利用。或者開發體育彩票業,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新玩法,挖掘體育彩票的體育文化內涵。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本地體育文化資源信息傳播,不僅僅做到本地市民對體育文化的熱衷,同時也做出品牌,吸納其他進行體育文化資源開發的效仿與追隨。
二、創新體育文化機制
在進行體育文化資源開發過程中,體育文化機制的創新自然要隨之而上,不斷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機制,尤其關鍵在于創新,促進各類體育文化要素的流動和高效利用,在新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將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術引入體育文化機制中來,依托“互聯網+”進行線上線下應用網絡的鏈接,形成分工合作、資源互補的全新型體育文化產業創新機制。保定市政府也應該建立和健全有利于體育文化機制創新的制度和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實現體育文化成果轉化,為體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制度支撐和政策保障。如整合保定市體育文化產業資源優勢,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鼓勵省內企業與境外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強強聯合,打造具有保定特色的體育文化發展機制,推動特色體育文化國際化發展。
三、建設體育文化生態園
雄安新區進行文化產業建設遵循“文化根本、形式多樣”的發展原則,以公園或者生態園形式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保定體育文化強市建設過程中可以進行借鑒,加快建設體育文化生態園,在整體體育文化強市規劃中,實施文旅融合,讓傳統文化隨之煥發新的活力,延續保定體育文化的歷史脈絡。將各類體育展覽等項目均可以納入體育文化生態園建設,以特色體育為發展主題,將每一處文化內涵予以綻放,實現體育文化產業實體經濟的發展,體育文化生態旅游隨之發展,文化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得以進行。目前來看,體育文化生態旅游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不斷擴大體育文化的影響力、營銷力、知名度等,穩定并增強體育文化的發展能力,對于發展潛力的文化產業予以扶持,從而帶動保定城市經濟發展。
四、注重數字新媒體技術,發揮媒介資源優勢
媒介是載體,是渠道,更是橋梁。近年來,文化產業與新媒體聯系日趨緊密,具體到體育文化本身而言,更是離不開互聯網、小視頻、動漫等數字產業的推進。保定市體育文化強市的建設應該大力依托新媒體技術,進行全媒體攻略,從微信的公眾號、H5、朋友圈原生廣告等開始切入,在新浪微博上開通賬號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信息的推送,比如將體育文化體驗館進行專門網頁設計,通過網絡了解保定體育文化,無論是體育明星的助力還是紀錄片等信息的全程網絡在線播放,鼓勵體育文化科技創新,打造國內外領先的體育文化創新基地,重點發展體育數字媒體,建立體育粉絲社交平臺,進行訓練平臺的短視頻播放,不斷為體育文化增添靈動色彩,將文化產業與數字化經濟大力融合。通過新媒體形式進行體育文化的傳播,不僅對河北省及其他省份地區產生影響,還能夠對西方國家的體育文化進行滲透,有效推動體育文化在國際中蔓延開來。
五、體育明星助力體育文化建設
無論是亞洲男子短跨項目上成績最好的史冬鵬,還是前中國跳水奧運會冠軍郭晶晶,無論是2007年北京馬拉松賽事的冠軍陳榮,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獲得者的龐偉,體育明星很容易獲得體育的拼搏,體育明星偶像化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著具有沖擊的反體育文化。體育明星在發揮燈塔作用的同時也有不利因素。我們可以考慮將體育明星持續神話并進行造夢機制的運作,發揮其優勢,避開其弊端,無論怎樣最終目的均是為了推進體育文化強市的發展和進步。
六、優化體育文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體育文化產業的集群化是提升自身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由于經濟自身所需,大量的體育產品和服務企業,均會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資源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合理配置體育文化資源,持續優化產業規模和布局,加速產業的集聚,突出重點產業和特色。以體育賽事表演、體育文化省市的資源把控,保定省市自身文化的淵源流長,為保定市人們在觀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憑借河北省本身應該注重的整合區域優勢。
七、引進體育文化人才,共同構建體育文化
作為體育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的競爭關鍵還是人才的競爭。無論是進行創意的、懂經營的最終還是將光環歸屬到人力資源。堅持人才優先有效發展,堅持復合型人才持續發展,優化體育文化人才成長環境,借鑒先進領域用人機制,完善人才管理制度體系,激勵體育產業人才的潛力和創造性,為保定體育文化強市的構建提供國內外高質量的體育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輸送,提高保定市體育文化建設的人才培養力度。無論是校企合作還是產學研一體化目標,加強體育文化市場的開拓和人才的運用都需要建立現代體育文化的體育人才互聯網數據,對人力資源進行重點挖掘。
在雄安新區的發展大計下,保定正處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體育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關系到保定文化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保定不斷努力創新思路、創新方法,發展體育文化,發揮保定本身豐富的體育文化資源優勢,依托地方高校和全國高校的人才優勢和文化建設優勢,為保定體育文化強市的建設注入新鮮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