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黎
【摘 要】當前,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獲得了飛速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甚至各個領域都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這使得創新性的行業發展方式不斷涌現,給傳統行業的發展帶來挑戰,迫切需要進行創新。本文主要闡述了互聯網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并對互聯網和特色經濟相融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最終提出了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特色經濟;區域經濟;發展
現階段,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獲得了飛速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甚至各個領域都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這使得創新性的行業發展方式不斷涌現,給傳統行業的發展帶來挑戰,迫切需要進行創新。目前,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促使服務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各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例如微信、支付寶、天貓等新興的產業,且持續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之中,促使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發生改變。縱然如此,即便處于同一領域,不同區域間的發展仍會有所差異,以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為依托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切實發揮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的優勢,兩者共同努力,來推動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一、互聯網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的機遇
互聯網促使社會上不斷涌現新型的產業結構,網絡能夠極大程度上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發展。新型的商業形態不但推動企業發現新的經濟增長點,并且推動更多的企業和信息技術建立密切的關聯性,促使原有的產業形態進行變革,塑造出現代化的產業發展形態。當前,不得不承認人們離不開數字生活與數字文化,它們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模式下的社會活動能夠體現出各個地區的民俗民風。創新性的支付方式促使民眾的消費方式出現了深刻的改變,催生了大數據的出現。各種資訊與數字模式的產品促使娛樂與旅游等有關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
網絡與金融相結合促使常規的交易方式發生改變,尤其是移動支付推動中國的支付模式引領全球的潮流,推動中國逐漸向無現金支付模式過渡。消費者僅僅借助線上的方式,便能夠實現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的交流、挑選商品與支付,提高了效率。例如,聯網與交通相結合下,人們能夠在線上訂購車票、機票等,能夠依據個人實際狀況自由安排出行計劃;互聯網與餐飲相結合下,消費者不但能夠通過網絡預訂餐廳,并且能夠通過網絡訂餐、叫外賣等;互聯網與教育相結合下,人們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能夠借助網絡查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并且能夠進行遠程的在線教學,實現統一化的教學管理。另外,還有很多行業能夠與互聯網進行結合,如購物、住宿等,在促使相關企業節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過程中,還能夠顯著提升經濟收益。
二、互聯網和特色經濟相融合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企業分布不平衡
互聯網已經變成了國內經濟轉型與創新的動力所在,目前國內互聯網企業分布處于失衡狀態,許多實力較強的企業重點聚集于北上廣深,因此使得其他地區的經濟與這些大城市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差距,特別是中部與西部地區經濟與其相比差距更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互聯網百強企業中,東部地區共計88家,其營業額超過了7436.6億元,在這百家企業的總營業額中占比是98.36%。因此,對于互聯網發展比較落后的中小城市,需要在這個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認清不足,吸取經驗,促進互聯網有關業務的發展。
2.沒有構建組合發展的趨勢
現階段,國內和互聯網融合的傳統區域產業十分匱乏,同時也并沒有構建組合發展的趨勢。就互聯網領域實力較強的百家企業來說,大部分是關于綜合門戶、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方面的,而電子商務表現最佳。由覆蓋規模來說,互聯網企業本身發展關乎許多行業,和服務領域的融合效果較好,然而和傳統產業相融合的發展并不樂觀,同時形式單一。當前并沒有構建出產業集聚的趨勢,因此很難推動區域經濟的增長。由于這些年在互聯網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這讓區域特色經濟不得不和互聯網進行有效融合,將來勢必會變成一大趨勢。
三、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途徑
1.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方式
針對電子商務而言,其發展是慢慢擴展和持續創新的過程,通過單一的模式逐漸演化為多元化的模式,從單一行業擴展至其它行業,它伴隨有關服務業的發展而發展。以其發展為基礎,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關乎以下兩個環節:首先,網站平臺的構建,也就是平臺主體表現;其次,產業鏈構建和平臺主體有關產業鏈的平臺表現。
2.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發展模式
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發展模式首先是直接使用互聯網有關技術,其次是實現更加系統的平臺建設,借助平臺與互聯網技術的互相配合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筆者探究的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發展模式明顯屬于第二種。展開平臺的建設是由于在融合環節內具有平臺主體,二者皆應當借助平臺對商品的有關信息展開溝通和確定。
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而構建的平臺主要包含下面幾種基礎模式:首先,網絡推廣,徹底展現區域特色經濟,獲得更多的流量和資金融入量;其次,網絡信息、溝通中心,促使行業信息的溝通保持暢通,提高行業了解程度與實體經濟的發展形勢;其次,在線交易平臺,借助在線擴展能夠使市場容量變得更大,可以實現多途徑提高產業價值;再次,將特色產業當作主要內容,充分吸引有關產業的集聚,強化產業所有過程的溝通,改善實體效果;其次,區域特色產業實現網絡與實體的結合,實現各方面資源的有效分配,促使區域特色經濟的創新與發展;最后,數據分析平臺,借助對于不同信息地分析,持續健全網絡經濟平臺與區域經濟產業鏈,為線下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功能模式拓展
區域特色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主要包含實體產業、自然資源、人文、歷史等。互聯網與特色經濟相融合的發展,對于各種特色經濟設定了差異化的功能。要想明確特色產業的功能,通常應當明確該產業的商務信息,之后按照這些信息明確關于這個方面的動態資訊、發展趨勢等,從而實施擴展。
互聯網使得不同的領域重新獲得了創新與發展的能力,促使區域特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也要求我們應當在規模更大、流量更多的平臺實施有效的推廣工作,持續健全產業鏈。區域特色經濟需要以本身的優勢作為基礎,僅僅抓住互聯網創造的契機,并在其推動下擴展發展途徑,進而促進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婷,金江磊.互聯網發展對于我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4(9).
[2] 豐曉芳.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時代,2014(24).
[3] 張博淳.新常態下“互聯網+”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