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悅
【摘 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增長幅度不斷加大,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對外貿易開始不斷增長,對外經濟交流逐漸增多,隨之產生的各種知識產權糾紛也越來越多,知識產權自身也逐漸顯露出了更多的重要性。想要不斷解決知識產權存在的問題、對科技創造以及勞動成果進行保護、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知識產權法已被列入我國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教學體系的14門核心課程之一。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知識產權法教學起步較晚,在實施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就關于當前知識產權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作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知識產權法;教學發展;問題對策
當前各大高等院校紛紛開設知識產權專業教學,為我國公民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武器和基礎,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不斷正視知識產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準確的措施。
一、當前知識產權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性與實用性
知識產權法內容豐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性和想象性,較為抽象。教師在進行假設過程中往往不易把握難度較淺的內容,在只采取簡單講述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知識,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尤其是在當前的高等院校教學體系設計中,知識產權法在前期課程較少,即便是正常開課,但學生自身缺乏相關的知識基礎,給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尤其是當前受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及知識水平的影響,對于一些知識面窄、接受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僅僅采用單調的講述法往往達不到相關的效果。
(二)教學方法陳舊,資源稀缺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當前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學工作早已進行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然而在法律相關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實的進行應用。因此當前的知識產權法教學課堂僅僅采用簡單的講授式,既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講課質量產生影響,也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商標法相關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如果應用多媒體進行視頻圖片的講解,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問題,在當前的課堂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篇章和語言來進行描述解釋,卻難以取得相關的效果。此外,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因此知識產權法也要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不斷進行修改。然而從當前高等院校知識產權法教學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教材的更新速度遠遠比不上經濟發展以及法規修改速度。
(三)過于重理論忽視了實際的知識應用
部分高等院校在進行知識產權法教育教學工作中,容易把側重點偏向于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知識,而對于實際的專利審查,商標注冊申請、專利申請卻沒有引起相關的重視,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知識產權法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了削弱。綜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及今后的發展前景來看,大量的科研單位和企事業都對現代化知識產權人才有著極強的需求,主要工作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管理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獲得、管理、應用、轉讓,要求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實務性,因此當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時,要懂得把握時代背景和經濟發展趨勢。
二、知識產權法的教學改革方法
(一)加快教材更新速度,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會根據時代的發展以及當前的社會經濟動態產生變動,因此為了不斷方便現代化知識產權法教學工作,我們必須不斷關注當前知識產權法的動向,及時更新和重新選擇教學內容。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可以按照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順序先后對授課內容進行科學的編排,要遵循先易后難、先簡后繁的順序。這樣安排,便于沒有基礎的學生較為快速的適應這一課程。
(二)不斷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改革教學
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是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變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相互融合,進行現代化授課。我們要不斷利用當前的信息多媒體技術,在講課過程中插入生動的音樂、直觀的圖片和有趣的視頻等等,可以極大地增強課堂的形象性、直觀性,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此外學校要建立相關的軟件平臺,將知識產權法的課程以及鞏固任務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及時下載學習并且在網上進行答題,開放相關的師生交流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
(三)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講師采用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當前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對于知識產權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教育教學工作要提倡將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師生互動實踐教學的課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注意知識產權理論的特殊性和系統性,通過網絡技術搜索最近發生的知識產權案例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不斷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同時教師要注意教學的實踐性,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去相關的法律部門進行學習和時間通過輔助專業人員做一些資料的收集和數據的整理,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四)提高教師素質,拓寬知識面
知識產權法是一門涉及內容眾多的交叉性學科,具有較深的理論需要,教師具有經濟理工法律等相關的知識。然而當前的知識產權法教師大多出身于文科,對于理工科的知識了解甚少,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量,加緊對其他學科的了解和學習,在教育教學時注意運用不同的知識,實現內容的緊密銜接。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知識產權教學過程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探索創新的過程,需要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長期投入,需要相關部門和各級院校的長期規劃。相關部門和高等院校要了解當前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知識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調整教學人口,培養出現代化的知識產權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會鳳,馬策策.知識產權法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J].企業家天地,2013(09):125.
[2]張曉龍.知識產權法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27):164.
[3]陳敏.知識產權法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27(02):114-115.
[4]邢綃紅.知識產權法課程雙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9(S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