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潤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供應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產運行過程是否順利,而供應商現場考察作為供應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諸多企業關注的熱點課題。供應商現場考察是否有效,可以說對生產企業的物資采購水平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供應商現場考察的意義及其重點,探討了目前供應商現場考察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加強現場考察的有關策略,希望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供應商;現場考察;策略
一、供應商現場考察的意義
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研究發現,很多企業在物資采購中所花費的成本占到了企業總成本的百分之六十。所購買物資的質量情況,直接關系到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而物資是否能夠及時的運輸到位,則關系到產品能否及時的走向市場,資金能否及時回籠。這些都將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二、供應商現場考察的重點
為了能夠確保供應商能夠保質、保量的交付物資,在現場考察工作中應側重于產品質量控制,對產品的質量進行認真的考察;交付進度控制,確保能夠及時交付;生產技術能力控制,確保所提供的物資能夠滿足需要。
三、供應商現場考察中存在的問題
3.1管理制度方面。一方面,是有些供應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有些供應商在制度上雖然比較健全,但未能嚴格予以執行。具體來說:(1)盡管很多供應商都能拿出相應的質量管理文件,但很多文件內容都是抄襲的別的企業,與其自身生產實際做不到完全符合。(2)有些供應商沒能嚴格遵照管理制度執行下去。(3)有些供應商沒能定期對管理制度進行審核、補充,因為企業生產情況是隨時發生變化的,必須做到制度的與時俱進。
3.2技術能力方面。生產人員對有關技術標準缺乏了解。現場考察過程中,對某些常見的技術問題進行詢問,都不能做到及時、準確的回答;對產品的運行原理不夠理解;過于依賴各種工具,人工分析能力不足。
3.3供應商管理方面。首先,一些供應商沒能按要求構建嚴格的管理體系,這就使得所提供的產品在質量上無法得到保障。其次,對供應商的管理不夠嚴格,比如某企業所提供產品的焊接粗糙,達不到相應標準。第三,供應商沒能構建自身的產品考核體系,不能對所生產的產品進行動態化的考核,無法做到獎優罰劣。
3.4現場管理方面。原材料的管理存在很大問題。一方面,原材料在生產車間的擺放存在問題,比如不同材料沒有做到嚴格的分隔,就有可能造成不同材料之間的混雜;另一方面,標注的信息不清楚,對生產周期、產品型號等重要信息都沒有做好標注。在生產過程中,對設備的管理存在很大問題。生產操作存在很大問題。可追溯性存在很大問題。按照規范化的生產要求,生產人員要對所生產的產品做好記錄,以使得能夠對生產廠家、批次等進行追蹤。在進行考察時,發現有些供應商對產品沒有進行明確的標識,造成了部分產品在可追溯性上有所喪失。產品檢驗上存在很大問題。有些是在檢測儀器或者檢測技術上比較落后,無法充分滿足對相關產品的檢測要求;有些則是在檢驗能力上已經大大的落后于自身生產能力的發展,不能做到對所有產品的準確檢測。
3.5跟蹤服務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生存壓力與日俱增,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將有限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市場開發、銷售等方面,努力占據市場,但在后續的跟蹤服務方面有所忽視,一旦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就不能及時的提供服務,這傷害的將是品牌信譽以及企業的未來。
四、加強供應商現場考察的有關策略
4.1充分認識現場考察的重大意義。對現場考察的重大意義做到充分的認識,是保證考察成效的必要前提。為此,應對供應商所提供的各項文件資料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核,并安排專門人員(包括技術人員以及質量管理人員)到達現場進行考察,對其管理情況、生產情況等進行觀察,并提交詳盡的報告文件,明確指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不足。供應商一方,則應根據所提出的問題及時的進行整改,以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技術能力,直到完全符合相應的規范與標準。
4.2正確對待現場考察。對現場考察有著正確的態度,是考察達到期望效果的重要保證。在考察過程中,面對所提出的各方面問題,供應商要認真的進行反思,并做到有效地整改,從而在各方面都能做到一定的改進,尤其是生產能力獲得顯著的提高。企業進到國際市場,將會面對更多優秀企業的挑戰,也將會遇到更多的發展機會,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壯大,但這都要以生產高質量的產品為前提。
4.3構建規范的現場考察流程。對考察流程進行規范管理,是保證現場考察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優秀的企業會對所有的供應商進行類別上的細分,從而針對類別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察方案,并且要做到覆蓋技術、管理等各個層面。
4.4培養高素質的考察人員。只有具備了高素質的考察人員,才能有效確保現場考察的效果。現場考察,是對供應商進行充分了解的重要機會,要安排那些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生產人員執行。首先,要對產品有著足夠的熟悉,并掌握較多的專業理論知識,對產品的生產制造、檢驗等環節都有著一定的了解,能夠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問題。
4.5確保全程可追溯。在現場考察中,要對產品的可追溯性進行重點考察。因為很多供應商在生產時,有可能在為不同的企業生產不同類型的產品。它們在材料、品質上并不完全相同,而在外觀上又可能有所類似。若是在產品生產中做不到全程的可追溯,就可能造成材料的混亂,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考察人員要對所有的生產環節進行認真的檢查,確保其可追溯性。對于那些比較關鍵的部件,是否做了清楚的標記;對那些體積較小的部件,則可以帶上信息卡,在上面標記相關信息;對那些經過切割處理的材料,失去標記的部分,要及時的進行標記移植;對其中的各個焊縫,要做好標記,指出具體的作業人員。可以說,可追溯性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舉措。
4.6提高產品的設計、技術能力。產品的設計、技術能力是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基礎,尤其是對于那些使用條件復雜、工藝水平要求較高的產品,在現場考察過程中,應重點關注這些方面。比如,對于生產中用到的重要裝備,要認真進行觀察,確保設備的可用性,并定期進行參數校驗,是否還在有效的校驗周期以內。必要情況下,要求供應商提供相應的文件記錄。
4.7確保人員資質達到要求。除了對現場設備進行考察,對人員的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管多么先進的設備,都是要依靠人來執行的,因此,現場考察過程中,應對生產人員的資質進行嚴格的考察。比如,對于那些要求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生產人員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是否具備足夠的生產能力。
4.8深入了解產品的使用情況。對產品的使用情況要做到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對于那些要求比較高的產品,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才能對其性能進行檢驗,應要求供應商提供相應的應用業績。在現場考察過程中,可以要求供應商提供類似產品以往的業績情況,包括應用設置、使用情況、聯系資料等。若有必要,可與相應客戶取得聯系,從而對產品的使用情況做到一定的了解,從而為最終的采購決策提供依據。
五、結語
總的來說,供應商現場考察作為供應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當前的供應商現場考察已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規范與流程。采購人員要充分借鑒以往現場考察的經驗與教訓,進一步提升本企業的物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康建強, 趙清萬, 李輝. 設備監理企業參與供應商前期考察工作的思考[J]. 設備監理, 2016(6):20-24.
[2] 戴紅. 如何加強供應商管理及正確處理與供應商的關系[J]. 企業研究, 2013(8X):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