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蕊 李冰
【摘 要】高校管理中的行政管理是相對重要的一個部分,究其原因是因為行政管理在整個高校運行過程中擔負著“后勤軍”的作用,但是高校行政和企業行政管理還是存在本質的不同,高校的本質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以高校的行政管理的主線應該圍繞這一方面展開,但事實往往是以愿為。因此,高校的行政管理發展方向應是“去行政化”,本文將在這一方面展開思考和解讀。
【關鍵詞】高校;行政管理;“去行政化”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概念特點
行政管理是一個組織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的生存發展健康與否將直接決定一個組織是否可以協調共生。最初的行政管理是發掘于現代企業,而后在政府、社會組織領域都有涉獵。而高校行政管理的其他組織模式顯然有所不同,我們需要逐一進行分析研判。
(一)高校行政管理以“教與學”為中心
高校從社會組織的本質領域解讀,它是一個承擔高等教育的重要載體,而深究其內在,就會發現,高校是教師與學生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學術交流研討的區域,而如何保證這樣的探討可以順利完成,就需要行政管理的介入。高校的“行政管理”和其他社會組織的不同,它是以“教與學”為中心進行發散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以“育人”為目的
一個龐大的社會組織得以健康運轉的關鍵就是行政管理的發揮,它的最大值發揮將決定這一組織的運轉周期和運轉頻率。高校的行政管理如何發揮最大值,這是需要后面研究的問題,但發揮這個最大值的前提就是高校行政管理的目的是育人,這一點和絕大多是社會組織的管理目的是有區別的。
(三)高校行政管理以“教師學生”為載體
高校行政管理是一個比任何社會組織都復雜的管理載體。在其他社會組織構成中,行政管理可以是專業的管理人才和管理團隊處理日常的行政性事物,而高校日常的行政性事物處理往往需要教師團隊加之學生團隊。這里的教師團隊更多意義上是指從事高校日常事務處理的工作人員,而學生團隊則是高校教師組織的校團委領導下的各級官方學生組織。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社會性問題”
高校行政管理在上面的研究中,已經非常清晰的得出他的概念和特點,但經過總結后,我們可以發現當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已經進入一個所謂的“怪圈”,這個怪圈將使得原本單純的行政管理體制開始滋生“社會官僚”的意味。
(一)高校行政管理層級復雜
高校行政管理因其特點原因使得管理層級應相對簡單,層級之間合理的配置應該是扁平結構,但是當前高校行政管理的層級結構更多是樹狀型的,高校整體和各院系直屬機構之間都有一套自己的行政管理體制,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制約其發展的更多困惑在于這之間存在混亂的交叉,使得行政運轉速度和效率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存在因人設崗的現場,形成了多頭領導、決而不斷、議而不決和職責不清的問題,習慣于按照領導意愿工作,忽略規章制度,不鉆研業務,創新意識差,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高校行政管理趨向“企業化”
高校行政管理的特點是快速幫助學生和教師解決相應的問題,為其在學術探討中鋪平道路,這本是高校發展中應該遵循的軌跡,但是高校管理趨于“企業化”的模式已經越來越清晰。“企業化”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失去育人本質,而僅僅是為高校日常運轉進行基礎性服務,和一般企業已無大的差異。
(三)高校行政管理學生組織“行政化”嚴重
學生組織在高校行政管理中擔負著相對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校級學生會和院系學生會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對學校學生的行政管理工作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但是學生會的學生組織被賦予行政管理職能后,慢慢脫離軌道,出現輕度甚至重度“行政化”的現象,學生會組織之間層級結構復雜,表面為學生服務的組織,出現大一、大二、大三同齡學生之間的等級差異,從而造成高校內的“行政化”,更嚴重情況可能會導致高校出現“社會官僚”氣息。
三、高校行政管理“去行政化”的舉措
(一)建立扁平層級結構
高校行政管理運轉的宗旨應該確定為便捷,高效,服務。便捷是指在繁雜的日常事務處理中,高校應該以學生為宗旨,最大化的保障其學生可以解決問題,以免在行政事務中花費更多的精力;高效是指打破原有體制機制,同時進行創新發展,建立統一高效,并權責清晰的行政組織,獨立于院系和校系之間,以高效的資源配比去完成現有資源清單的整合;服務,這里的服務不僅是對高校行政管理本質的升華和總結,同樣是對教師日常流程化信息的服務與再現。通過扁平化組織的運轉,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完全成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紐帶和橋梁。
(二)創新行政管理機制
在結構改變的同時,對高校行政管理機制也應該有所變化,最突出的改變應該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創新服務方式、服務理念、服務角度,從教師角度和學生角度出發改變原有的管理環境,使教師和學生真正可以感受到他們才是學校發展的主體。制定科學的工作制度,進行合理的合作與分工,權責明確,各司其職,實行崗位責任制,才能調動工作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三)變更高校行政管理地位
當前高校行政管理正在習慣性走入一種誤區,用行政管理去干擾學術思維的發展,特別是利用行政的強制性,而非學術的專注性,來對教師和學生的綜合水平能力進行評判,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高校發展問題,是必須要變革的事項內容。對高校行政管理而言,確定自身的行政角色和定位,將直接決定高校行政管理發展的好與壞。
(四)避免學生組織的“行政化”
高校行政管理中學生組織的地位需要明確,明確的途徑就是打破層級建構,形成大一、大二、大三對學生和教師的良性服務,將學生群體進行逐一打破,可以使得學生之間沒有過多的“行政化”訴求,使得不同學生之間可以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并在這一機制下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當然,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個綜合性課題,需要各方的努力才可以最終實現整個高校的良性運營和發展。本文對高校行政管理去行政化的思考也只是管中窺豹,其中還存在思考的不足和差距,這需要我們利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為高校行政管理的學術理論研究增添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途徑[J]. 李昕,王京.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1)
[2]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J]. 蘇虹敏.商.2016(27)
[3]淺析河北省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問題應對策略[J]. 李燕,紀二娟.才智.2014(15)
[4]民辦高校行政管理狀況與改善建議探析[J]. 李鈺星.管理觀察.2014(25)
[5]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黎群芳.柳州師專學報.2012(03)
[6]現代民辦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研究[J]. 于波.科技資訊.2012(30)
[7]淺談提升民辦高校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徑——以仰恩大學為例[J]. 吳猛.網絡財富.2008(11)
[8]我國民辦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吳賀男,史小花.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2)
[9]基于信息化建設視角的高校行政管理策略研究[J]. 王海燕.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2)
[10]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規范化的思考[J]. 譚斌.高教學刊.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