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賀
【摘 要】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義無反顧地為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而奮斗。任時光改變了青年人的面孔,但我們對家國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逐是永遠不會改變。青年有擔當,國家有力量;青年有理想,國家有希望!百年五四,是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砥礪前進、不斷奮斗的一百年,當代青年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違建功新時代而奮進!
【關鍵詞】五四運動;100周年;青年
100年前,五四運動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教育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中國人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一場愛國運動,主要依靠的是青年大學生的力量,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是這場運動的精神內核,這種精神被稱為“五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100年后的今天,我們重新對話五四,這不僅對我們傳承五四精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百年五四,風雨兼程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成為了那個世紀的獨特印記。五四運動為實現中國救亡圖存、進入現代化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思想基礎,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時間回到100年前,日本加緊侵略中國的腳步,激起全國人民反帝高潮;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階級矛盾不斷加深;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中國巴黎和會外交失敗,這一時期正是中國國際地位跌入谷底,被列強欺辱的時期。當中國人不再做著天朝上國的夢時,便明白自己國際地位底下,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弱國無外交,更是刺痛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喚起了中國人的覺醒,使中國人奮起反抗,重新摸索出新的自我認同。
100年前的5月4日,三千多名青年大學生齊聚北京天安門,高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這一天的示威運動傳遍了世界各地。隨后上海青年大學生也加入了游行示威,數十萬青年學生的勇氣,讓中國各個階層再也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工人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紛紛加入他們的陣營。各個階層為了民族國家而團結在一起,正是因為如此,五四運動才能實現勝利,五四青年勇士們才能在救亡圖存的戰役中獲得精神的激勵和自我的圓滿。就連美國的哲學家也不由得感嘆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在中國這樣一個長幼有序、尊師重道的國家,青年之所以能發揮如此巨大的力量,都要歸功于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新文化運動使中國一些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接受了西方科學和民主的洗禮,成為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這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擔起推動國家前進的重擔,使中國這樣的古老大國也成為了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中國”。
五四運動后,社會主義熱潮迅速蔓延整個中國,這種新思潮剛開始也是龐雜,在經過多次爭辯后,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決定推崇俄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高舉馬克思主義的大旗。李大釗、陳獨秀這兩位新文化運動的先鋒者,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導師式傳播者,當然除了這兩位還有一大批在五四運動嶄露頭角的先進青年知識分子,如毛澤東、周恩來、李達等,他們都是馬克思主義者。1921年中國共產黨黨在上海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的革命就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抗日戰爭勝利、解放戰爭勝利,最終建立起中國人民共和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帶領人民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帶領人民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二、新時代青年的發展
經過中國人民的上下求索和不懈奮斗,今天,中國的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有這樣一句話足以體現出青年的重要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成現實。黨和國家對青年寄予厚望,將青年的發展提升至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足以體現出對青年的重視,對青年的力量的依靠。
雖然當代青年與五四青年同處國家發展得關鍵時間,同樣肩負復興國家的重任,但當代青年與五四青年是不同的,他們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革命發展的任務不同,當代青年是中國發展歷史上又一不同尋常的群體。當代青年身處強國時期,應當好好把握這一黃金時間,積極投身實踐,與社會各階層結合在一起,共同奮斗,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使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在五四時期那個時代,青年們英勇無畏,為救國救民不惜舍身取義,五四青年們的熱血和熱忱揮灑了整個青春,他們的青春是最燃的青春!但當今的90后、00后們,與他們的父輩相比,生長環境富足,思想進步,思維敏捷,視野開闊,卻沒有經歷艱苦奮斗后積累的經驗,容易滿足于現在的小富,安于現狀,缺少進取的精神。那么,如何激勵這些肩負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年奮斗崛起呢?精神支柱是每一個時代都應有的動力源泉,更不用說現如今這樣的關鍵時代。但我們也不能盲目尋求精神支撐,不能從宗教中汲取精神力量。在當下,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精神力量來支撐青年不懈奮斗呢?如果要在歷史中尋找,那就是經過千年凝結下來的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不可少的就是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同時,當代青年應當秉承五四精神內核,喚起個人的使命感,將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緊密相連,以此建立起當代青年的奮斗動力,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此一來,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實現,同時,我們對五四運動100周年的紀念才能變得更有意義。
三、結束語
五四百年精神傳承,青年初心不懈錘煉。那年他們青春被鮮血染紅,只為光復河山;而今當代青年豈能卸甲,唯有自請長纓。歷史從未停歇,回過頭看,五四運動雖然離我們有100年之選,但離得遠我們反而可以看的更清楚,在這100年中,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每個歷史時期,青年都是時代主角,在如今也不例外。青春正當時,奮斗正當時,我們要弘揚青年志氣,共筑青春夢想。弘揚五四精神,不負偉大時代!
【參考文獻】
[1]白冰.五四時期毛澤東對多種思潮的比較與對馬克思主義的最終選擇[J]人放的文獻,2015.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人民日報,2018.
[3]黃志堅.“五四”百年:中國青年研究發展史綱[J].中國青年研究,2019(04):34-39.
[4]任平,郭一丁.論新現代性的中國道路與中國邏輯——對五四運動以來百年歷史的現代性審思[J].江蘇社會科學,2019(02):1-12+257.
[5]李春麗.五四運動及其對當代青年理想信念樹立的啟示[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3):18-19.
[6]郭飛,張燕.五四運動以來青年學生責任感形成機制探析[J].黑河學刊,2018(0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