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恒 李梓銘
【摘 要】作為新時代的人們,現代汽車是新時代毋庸置疑的產物。車在中國歷史的浮沉中,在所有的歷史變遷中,蛻變衍生逐漸發展成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發展。車的變遷,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且具備時代的個性。
【關鍵詞】汽車文化;教育研究
在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相關人才培養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標準。就目前國內的汽車行業發展水平而言,在世界范圍內也處于領先水平,在與世界同步發展過程中,對于汽車行業的專業人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技能方面,也有了新的教育要求,這就需要在教育改革中,實現汽車專業教育與行業需求準確接軌,提升專業人才整體素質,加強文化教育內容。汽車文化教育對于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一、汽車文化的主要內容
文化在詞典中的含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發展過程中,文化就是基于發展基礎所能夠創造的物質已經精神方面的財富總體?;谶@樣的解釋基礎,汽車文化就是在汽車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所有對于汽車行業推進作用的發明,以及能夠形成的物質以及精神方面的文化總合。汽車文化能夠包含的內容很多,能夠包括汽車技術、車的發展史、造型外觀、車標文化等等方面內容,甚至可能涉及到在交通運輸方面的規章制度,汽車科普知識等內容,所能夠涉及的領域是非常廣闊的。
為了能夠對于汽車文化一個明確清晰的概念,可以給汽車文化一個分類,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工業設計方面,對于工業實際是具有明顯的時間特征的,它能夠反映出具有不同社會背景、地域特征、民族的物質生產力標準,以及當時情況下人民的意識水平以及在生產方式上的不同之處,這也能夠體現出商品在不同社會背景下所能夠形成的價值標準,而在工業上的設計師能夠綜合社會以及經濟技術等方面內容,綜合考慮實現設計上的多元化因素,創造性的完成符合人民生活以及物質方面的技術產品。這一方面可以提現出對于汽車專業知識,另一個方面就是商業信息中的品牌文化,這也是在時間累積中,企業獨特的競爭信息。
品牌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它包括產品的定位、產品的價值取向、企業文化的積淀等,品牌實際上代表企業的社會形象。汽車品牌文化是汽車營銷人才必須要掌握的。第三方面是邊緣文化,就是汽車同其他文化種類的結合,比如汽車攝影、汽車會展、汽車運動、汽車報刊、汽車收藏、汽車模特、汽車俱樂部等。它還包括與汽車有關的普及知識、交通法規及基本禮儀等。可以說,現代汽車已經不單單是冰冷的機器,其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代步工具,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平臺。汽車是一個技術平臺,可以搭載各種最先進的技術,如GPS、無線通訊、智能駕駛等;汽車是一個信息平臺,可以配備電腦網絡,隨時獲取各種信息;汽車是一個娛樂平臺,可以加裝音響、DVD、電視、收音機等;汽車是一個生活平臺,可以裝冰箱,可以調整成臥室,可以去野炊等;汽車還應是一個社交平臺,它可以折射駕駛人的基本道德和禮儀水平。
二、汽車文化的發展帶來的利弊
汽車的出現對于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無論世界各國的汽車形態、功能有什么差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汽車的速度、性能等也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節奏也不斷發生改變。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汽車從誕生到融入社會機體,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各個方面,凝聚并豐富著人類文化,推進著人類文明進程。汽車文化遍及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的不斷追求,汽車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會不斷延伸,將越來越深入地改變世界,影響人們的社會生活。
當然無論什么東西,什么事情,它總是有利有弊的,汽車也是一樣。人類在享受汽車文明的同時,也承受著汽車社會所帶來的能源、環境和安全等負面影響。汽車排放的汽車尾氣無時無刻不再污染著我們呼吸的空氣,汽車的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汽車行駛中發生的交通事故也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和財產。
三、汽車文化培育
在汽車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要對于汽車文化課程與汽車相關專業課程緊密結合,實現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學校要進行積極的專業知識引導過程,注重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要求,應用多種教育方式,實現教學成果。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相關人才培養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標準。就目前國內的汽車行業發展水平而言,在世界范圍內也處于領先水平,在與世界同步發展過程中,對于汽車行業的專業人才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實際技能方面,也有了汽車文化教育要求,這就需要應用教育改革中,實現汽車專業教育與行業需求準確接軌,提升專業人才整體素質,加強文化教育內容。要注重汽車文化教育對于汽車專業人才培養。
汽車是有生命,汽車文化更是博大的,那些關于汽車品牌的東西都是有著自己的歷史,它們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其實每個故事別后都隱藏著它們曾經經歷的歲月。
【參考文獻】
[1] 葉挺寧.中國汽車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EB/OL].2008.
[2] 王鳳蘭.現代汽車與汽車文化(第二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朱余清,梁松練.高等學校加強汽車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農機化研究,2004(4).
[4]朱盛鐳.汽車文化的力量[J].上海汽車,2006(10).
[5]江仲.我們需要怎校的汽車文化[J].汽車文化,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