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
【摘 要】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進入我院門診科實行靜脈輸液治療的12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60例;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的靜脈輸液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經護理,對照組與觀察組首次穿刺成功率、液體外滲率及出血率各項指標相比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經護理,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0.00%及96.67%二者相比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結論:老年靜脈輸液實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不止能提高靜脈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液體外滲及出血發生率,更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老年靜脈輸液;應用效果
作為臨床治療疾病的常見方法之一,靜脈輸液具有起效快及操作簡單等鮮明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領域,但是深受疾病演變進展趨向復雜化及嚴重化的影響,單一給藥途徑已無法滿足疾病治療需求[1-2]。同時,少部分患者靜脈輸液時存在出現用藥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引發一系列醫療糾紛,阻礙疾病治療及患者機體康復進程。為了提高老年靜脈輸液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做好輸液期間護理工作具有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基本資料
選擇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進入我院門診科實行靜脈輸液治療的12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主體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組60例。其中,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及女性27例(即男女比例為33:27),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52歲、中位數年齡為(57.5±8.2)歲;觀察組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及女性26例(即男女比例為34:26),最大年齡為81歲、最小年齡為53歲、中位數年齡為(57.6±8.1)歲。結合上述資料發現,2組患者中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本信息均不存在顯著差異性說明具備對比研究的納入價值,并且2組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實驗同意書已提前了解實驗流程及實驗內容,該實驗得到本地倫理協會批準。
(二)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行綜合護理干預,即:(1)護理人員保持溫和溝通態度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向患者介紹輸液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營造良好的輸液環境,嚴格控制室內溫度及濕度,確保輸液病房內安靜整潔且通風良好,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輸液舒適性;(2)護理人員全面評估患者手臂血管,選擇彈性好且粗直的血管進行穿刺,保證靜脈輸液效果,盡可能安排穿刺技術嫻熟的護理人員完成靜脈穿刺任務,并且醫院組織崗位培訓及實踐學習等活動,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穿刺技巧,進一步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3)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擺正體位叮囑患者及其家屬不得亂動預防出現血液回流等問題,實時觀察患者各項體征,一旦發現穿刺位置周圍皮膚出現脹痛或紅腫等情況則立即上報主治醫師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4)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耐心傾聽患者內心疑慮解答疾病相關問題,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消除負性情緒等風險因素,并且靜脈輸液時可通過播放視頻及語言交流等方法轉移患者注意力。
(三)判定標準
統計2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例數、液體外滲例數及出血例數,并且向2組患者發放我院自行研發的護理調查問卷分別記錄不滿意、基本滿意及滿意的例數計算其護理滿意度[3]。
(四)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經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獲取的相關數據,其計量資料表現形式為(X±S),二者對比研究以T值為標準完成檢驗;其計數資料表現形式為(%),二者對比研究以χ2為標準完成檢驗。其中,一旦P值低于0.05意味著2組獲取數據差異較大且具備統計學研究價值。
二、結果
(一)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情況對比
對照組首次穿刺成功42例、成功率為70.00%,液體外滲2例、外滲率為3.33%,出血1例、出血率為1.67%;觀察組首次穿刺成功57例、成功率為95.00%,液體外滲1例、外滲率為1.67%,出血0例、出血率為0.00%。經護理,對照組與觀察組首次穿刺成功率、液體外滲率及出血率各項指標相比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
(二)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不滿意12例、基本滿意23例、滿意25例,總護理滿意度為80.00%;觀察組不滿意2例、基本滿意26例、滿意32例,總護理滿意度為96.67%。經護理,對照組與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0.00%及96.67%二者相比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小于0.05)。
三、討論
作為臨床治療疾病的常見方法之一,靜脈輸液具有起效快及操作簡單等鮮明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領域,而注射實施順利與否是評估護理人員操作水平的主要指標[4]。同時,靜脈輸液屬于侵入性操作過程,深受注射空間、注射體位及注射損傷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大加劇患者心理層面及生理層面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極易產生不適感。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綜合護理干預主張針對性改進常規護理模式的突出問題,重點突出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并且綜合護理干預強調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交流,營造輕松舒適的醫療環境。
綜上所述:老年靜脈輸液實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良好,不止能提高靜脈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液體外滲及出血發生率,更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使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曹曉靜.對在急診輸液室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2):221-222.
[2]帕提瑪·再奴拉,沙恒古麗.綜合護理對減輕門診靜脈輸液患者穿刺疼痛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3):27.
[3]張桂萍.對急診科靜脈輸液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06):176-178.
[4]呂娟妹.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0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