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涵君
(北京市昌平區第二中學,北京 102200)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中,為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并在倡議提出后同沿線國家、地區具有了更多的貿易合作。在貿易合作的過程中,對于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正是本文中研究的重點。
在我國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結構在升級、調整的過程中凸顯出了一定的深層次矛盾,在經濟增長速度方面存在放緩的情況。就目前來說,我國制造也在需求以及產能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情況,在勞動力成本以及人口紅利方面的優勢降低,并使得較多制造業企業向著東南亞地區發展。在出口環境方面,我國也存在不容樂觀的情況,對于新興經濟體,在發展中存在嚴重的分化趨勢,在發展后勁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情況,而對于歐美國家,整體疲軟情況較為嚴重,難以走出低迷形勢。這部分情況的存在,都使得我國在整體經濟發展需求方面存在放緩特征。
在該種情況下,“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提出,在“一帶一路”中,沿線國家連接歐洲以及東亞經濟圈,貫穿亞歐非大陸,較多腹地國家具有十分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對于沿線國家來說,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以及處于經濟結構轉型時期的新興經濟體,不同地區、國家間具有巨大的經濟發展差異,缺少有效的投資合作機制以及自貿安全體系,且在地緣政治方面也具有較為復雜的特點。同時,這部分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環境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歐美國家相比,雖然這部分國家在GDP總量方面較低,但具有較快的增速,在經濟發展潛力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即能夠積極促進相關要素以自由的方式流動,在做好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的基礎上使這部分國家獲得可持續以及多元的發展。
同時,在“一帶一路”規劃當中,也對沿線國家的貿易結構具有積極的互補特征。根據對相關產品的劃分可以發現,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貿易當中,主要是出口低技能技術密集產品以及非礦物燃料產品。雖然在出口結構方面具有相似的特點,但兩者間在側重點方面也存在差異,即在出口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以中亞五國為例,其具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國在這部分國家地區進行投資時,主要投資方向則是地質勘探業以及采礦業。又以西亞為例,其是我國最大的原油來源地,但我國所出口的機械、制造業材料以及輕工業產品等也能夠對這部分國家的需求進行良好的滿足。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我國各級政府即積極開展了對沿線國家與地區的貿易合作,不同層級政府積極布局,對“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作出了銜接方案的制定與明確。為了進一步降低企業的投資和經營風險,中央政府組織外交部、中央企業、科研院所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的地緣政治、法律、宗教、民族、經濟政策等風險進行了系統評估,并建立了相應的預警機制和風險規避措施。同時,中央政府積極與沿線國家進行合作,推進通關便利化及口岸建設工作,為企業走出去創造更為便捷的貿易條件。從“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對多項措施進行了應用,在有傾向性的基礎上將出口信用保險的相關資源與政策都投向了重點合作領域,對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重點行業、重點國家支持措施進行了制定,以此對企業出口活動的進行進一步做出了保證。在政府這部分工作開展的情況下,則使得更多企業積極應用先發優勢,同“一帶一路”國家積極開展合作,對新的出口市場進行拓展,對于那些中斷的出口關系也進行了重新啟動。該種情況的存在,也在“一帶一路”建設初期對我國同相關國家間的貿易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中獲得更為顯著的出口貿易增長。
在“一帶一路”發展中,除了關稅等成本外,地區之間在制度、法律、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方面的差異以及完善程度等也將會對具體的貿易成本產生影響。2015年4月,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海關共同簽署協議,實現了區域通關一體化目標。在該模式中,企業即能夠獲得更大的自主選擇權,能夠在出口中聯系需求情況做好申報口岸、查驗地點以及通關模式的選擇,在對企業通關效率進行降低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通關效率,對企業的出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基礎設施方面,也在物流樞紐、鐵路以及港口等方面積極的開展了建設工作,通過對這部分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對企業在運輸方面的成本進行降低,以此對于雙方的貿易水平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在實際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我國在對外援建方面也開展了較多的工作,通過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對國內向下游企業產品的出口起到間接的拉動效果。
在“一帶一路”中,沿線國家較多為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雖然在整體經濟總量方面不具有優勢,但卻具有較快的經濟發展增速。基礎設施差、貿易往來少是這部分國家所存在的普遍情況。在“一帶一路”當中,所倡導的貿易暢通、政策溝通以及民心相通等對這部分國家的資源配置以及要素流動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能夠對沿線國家市場需求潛力進行充分的釋放。在此過程中,我國的對外投資以及對外援建工作將會有效的增長出口,而這將具有較大的資金投入需求。而成立絲路基金以及亞洲投資銀行,則將為這部分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現今世界范圍內經濟復蘇較為緩慢的情況下,企業對外承包項目活動的開展,則將會對國內上下游產業鏈的行業輸出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同低附加值、低成本外貿出口相比,對于企業這種“走出去”的拉動出口來說,通常具有較高的附加值,即在形成較大幅度出口拉動作用的情況下對國內所存在的需求不足情況進行有效的應對,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增長來說也將起到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實際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我國同相關國家對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進行了建設,通過這部分合作區的建設,則能夠幫助我國企業按照集群的方式走向世界,也是對我國同其他國家合作制造裝備、開展國際產能的關鍵載體。對于我國所存在的大量“訂單式”出口企業,在政府不斷引導扶持的情況下,則能夠幫助這部分企業獲得更為穩健的出口貿易通道,且能夠實現對出口市場的良好擴展,通過提前對平臺的搭建,能夠使國內企業具有更好的出口環境,對出口當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大幅度降低,有效的提升國際抗風險能力以及競爭能力。此外,在“一帶一路”倡議當中,也具有金融合作、生態合作以及能源合作等內容,也能夠對雙方貿易起到積極的改善效果。
“一帶一路”作為具有優勢的國家級戰略,為了能夠使我國后續的經濟結構改革具有更強的動力、更好的開展貿易往來,即需要對合作互助專業機構進行設立,對經濟發展規劃等內容進行共同協商探討,統一負責、統一領導,避免在實際經濟建設當中發生矛盾。通過該機構的設立,即能夠為沿線國家產品的展示推廣提供有利的機會。同時,在“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在具體的政策方面也處于不斷的變化過程當中,對于這部分政策來說,雖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但在透明度以及穩定性方面還存在不足。對此,即需要將援外政策向著法律領域發展,通過援外法律的出臺進一步提升援外制度建設效果。
在雙方貿易過程中,各國家的管理效率以及外貿運轉速度也將對其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如服務質量低、管理水平低下等等,則將會對貿易的速率產生影響。對此,即需要同制度還是哪個入手簡化程序,保證服務手段的快捷性。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其在管理水平以及基礎設施方面存在較為滯后的情況,對此,即需要在貿易中提前協商,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具體處理提供更為周到的服務。而為了對區域貿易的協調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未來戰略實施中,我國也需要繼續加強雙邊貿易協定簽署,通過該方式對出口流程進行進一步的簡化,對貿易當中所存在的摩擦情況進行有效減少,對雙方進口周轉的時間進行縮短。
在上文中,我們對“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對沿線國家的貿易增長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情況下,對于沿線國家貿易增長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即需要在未來工作中進一步優化政策,真正實現我國同沿線國家的合作共贏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