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高職學院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技能的同時更當注重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塑造。
◆關鍵詞:高職學院;工匠精神;實訓課程;電子商務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報告中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職業精神,同時又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須具備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不斷突破自我等優良品質。
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筆者倍受鼓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陣地,理應把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納入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對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從人才培養的源頭就重視。
一、專業實訓課程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當前所有高職學院都非常重視專業課程的建設,尤其是專業課程中實訓課程部分更是視為重中之重。一方面職業技術學院的立身之本就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所以特別強調實訓課程質量,另一方面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大力提倡的教學新形式。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狠抓專業課程中的實訓課程教學都是各個高職學院的重點工作任務。
雖然各個學院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購置專業設備,添置平臺軟件,從師資、硬件方方面面投入重兵來保障專業實訓課程的開展。但是在具體的實訓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卻不一定盡如人意,具體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一)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惰性思想嚴重
現在的高職學生都是00后,無論在家中是否是獨生子女都是被父母捧在手里含在嘴里養大的,身上的嬌驕二氣十分明顯。這種從小嬌生慣養的脾性在專業實訓課程中表現得尤其淋漓盡致。比如,在6、7月需要到校外做一次營銷調查,許多學生不愿意去頂著烈日實習就開始請病假、事假,編造各種理由來哄欺騙老師,若是老師不同意這種虛假請假,有部分同學甚至不惜以逃課的方式來躲避實訓。電子商務很多需要在機房操作完成的實訓學生們的到課率倒是很高,但是很多同學并沒有參與教師的課程安排中,他們來機房的目的是機房里有空調,還有免費的WIFI!在電子商務某些技能型實訓中許多同學都喜歡進行參觀性質的實訓,因為他們可以只看不做;一旦涉及到需要動手拆裝設備的實訓,又是能躲則躲。幾個小組分組實訓,每個小組往往只有一兩名同學會跟著老師動手拆裝,其他組員多半充當觀眾在旁邊袖手旁觀。問其原因,多數人回答是:“有人做就行,不用每個人都把手弄臟”、“他會做,我看了自然也會了”、“太簡單,沒必要動手”等。
所以總體看來,在專業實訓課程中普遍都嚴重缺乏工匠人敬業、專注、吃苦耐勞的品質。
(二)缺少求真精神,凡事敷衍行事
除了上述的問題外,現在的高職學生在實訓課程中還表現出另一個特點,就是只圖敷衍塞責,不圖精益求精。
在筆者所帶的專業實訓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布置作業要求去進行社會調查,如果事先不對字數進行要求,學生們提交上來的調查報告連一目十行的要求都達不到——只有4、5行文字的總結!如果要求提交論文,那就更不用說了,幾乎人人都化身為編輯,將網上的文章東拼西湊地交上來。更有些粗心的同學連內容都不看,也不管用不用得上只管復制粘貼!語句不通的情況比比皆是。有些論文甚至連最起碼的排版格式都沒有,全篇文章就一段話!若是要求完成網頁或網站設計的作業,最后提交上來的作業一個班級的排版、格式、風格如出一轍,明顯就是一位同學或幾位同學做好,其他同學拷貝過來修改一下就變成了自己的作業。若是安排完成C2C后臺操作作業,也是幾位同學認真完成后變成全班同共的勞動成果!
二、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途徑
針對以上在高職學生實訓課程中現實存在的情況,筆者做出以下兩點建議,希望能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加強高職學院專業實訓課程建設起到拋磚引玉的之用。
(一)大力宣傳,讓學生真正感知工匠精神的意義
筆者通過與部分學生的交流得知他們對于“工匠”一詞理解有誤區,他們覺得這個詞帶有輕微的貶義。因此,我們就應當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大力的宣傳消除同學們的這種傳統錯覺,向他們宣傳新時代的工匠人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做工”態度,與耐心、專注、敬業、專業、堅持、執著等優良品質相關,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其核心內涵在于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
(二)加強實訓課程管理,杜絕學生浮拖懶散的問題
教師要切實想各種辦法來約束學生行為,最大程度避免他們慵懶、敷衍的行為。
有些教師在實訓課程中點名或簽到不如在理論課上這么嚴格,這就給了學生偷懶的機會。建議教師在實訓課程不僅不能放松考勤反而要加強紀律的管理,盡最大努力將學生約束在課堂內。除了把學生人留在課堂上,教師更要想辦法將學生的注意力留下來。比如在完成電子商務需要上機完成的實訓課程可以布置團隊作業,但是規定清楚每個人負責的工作,讓所有學生參與到實訓中,沒有溜邊的機會;再比如遇到需要做調查的項目,讓學生在表上設計簽名地方,或者要求學生拍照證明確實按要求進行了實訓,而不是一人分飾幾角弄虛作假完成調查;要求學生完成的論文要有標準格式,論文字數、內容教師想細一點,多做具體要求,學生提交不符合規定的論文一律不收。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課任教師越是嚴格,要求越細越明確,學生完成實訓的質量也會越理想。
總之,高職院校應把工匠精神的培養融入到高職教育的改革和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實訓及各種資源,采用各種途徑和方法,努力培養學生們的工匠精神,最終為中國制造輸送具有大量工匠精神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池雨芮.如何在實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