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海
◆摘 ?要:實驗能力是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師資、場地、器材、時間等因素的制約,當前農村小學生科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重背誦,輕實驗的現象,學生的實驗能力欠佳。網絡直播具有直觀、快速、可以重播、點播,有效延長了直播內容的時間和空間,適合進行課外實驗指導。我們開展實驗直播,讓學生在家里完成一些小實驗,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關鍵詞:直播;農村;小學生;實驗能力
一、農村小學生實驗能力欠佳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底氣不足
科學這門課程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各方面的知識,它對教師的要求就非常高。而目前大多數農村學校由于缺編,沒有專職的科學課教師,科學課老師仍是“兼職狀態”,一般身兼兩職。老師主要是教語文或者數學,并帶一個班的班主任,科學課分配給課時量不足的老師。據鳳林鎮各小學某校調查,全鎮46個班只有5名專職教師,18名兼職教師。兼職教師任務重,壓力大,精力有限,沒有時間和精力深入備課,更談不上關注實驗的質量或根本來不及做實驗。所以就存在著“做實驗不如講實驗”的觀念,輕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參與實踐和實驗探究,導致學生實驗能力得不到鍛煉。
(二)實驗要求與現實情況差距太大
科學課中很多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教師的組織與引領下參與實踐、進行實驗才能完成。但是書本上的實驗要求現實中很難實現。首先是時間,一堂課只有40分鐘,一周只有3堂課,學生的實驗能力弱,課堂上完不成相關實驗,課后又沒人指導,最后不了了之。其次是器材,現行教材中的實驗教學內容與學校實驗儀器不配套導致很多實驗不好開展。比如六年級上冊關于植物生長向陽性實驗,就要在我們生活的周邊找適合的植株、土壤、遮陰網和花盆等材料才能開展,造成實驗室的器材和材料滿足不了科學教學實驗的需要。
(三)學生重視不夠,實驗質量難保證
小學科學課實驗多,活動多,課時少,要完成科學課程要求的三維目標,必須有耐心、有熱情,讓孩子們做好實驗材料的準備。小學生活潑好動,忘性大,課堂上檢查小組自備實驗材料時,總有懶惰的同學忘帶或少帶實驗材料,想方設法找理由去老師那補齊,要么左借右借,擾亂課堂紀律,導致實驗課不能保質保量按時開展,影響了同學們的學習情緒和探究質量。很多學生對參與周期較長或準備材料麻煩的實驗興趣不濃。沒有多大的參與興趣,失去了鍛煉的機會。
二、運用直播技術提高農村小學生實驗能力的嘗試
為了深化智慧教育,江山市教育局給很多學校配備了直播設備,像鳳林鎮各小學就配備了5套小魚直播設備,1套中魚直播設備。一開始,我們只是用這些設備來開視頻會議,課堂直播。后來我們發現,直播能有效的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便于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進行實驗研究。而直播系統自帶的回放功能又能幫助孩子們看清細節,最適合開展實驗研究。于是我們決定在寒假進行實驗直播,讓學生們在家做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一)因地制宜設計實驗
科學書上要求的實驗很多,但是很多教材中的實驗器材不好找,與我們的生活聯系不緊。我們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本著寓教于樂的原則,以學生先前的經驗為起點精心設計了一些實驗。比如會跳舞的葡萄干、魔力吸管、彩色噴泉等。還有一些書本上要求完成的小實驗,比如水的熱脹冷縮、讓小燈泡更亮等等。
(二)集思廣益凝聚力量
要做好實驗直播,老師必須做好相關準備。我們確定了實驗內容之后,老師們就開始準備。在這過程當中,大家通過電話、微信進行溝通。準備好之后,老師又通過直播設備進行內部示范,其它老師收看直播后進行點評,推動實驗老師進行改進。在這過程當中,原本分散在各個學校,形單影只的專兼職科學老師就自然的形成了一個團隊,大家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實現了共同提升。
(三)合理利用生活素材
搜集實驗材料是一個比較辛苦的過程。為了方便學生,我們實驗直播的需要的材料大多都可以在家里找到,而且教師們都將自己的小實驗需要的材料匯總起來,給孩子們列出了清單,讓他們提早準備。
(四)巧妙激發學生興趣
因為不是師生面對面交流,所以實驗直播一定要有趣才能吸引學生。我們在直播中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消失的硬幣》活動中,教師出示一枚硬幣,在學生確認后,將其壓在空玻璃杯下,再往玻璃杯里倒滿水,奇跡出現了,剛才的硬幣不見了。這時,老師神秘地說:“這個小魔術很簡單,每個人都會變,不信你們自己試試”。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推動下,學生積極地投入了實驗活動。有的家長在孩子做實驗的過程中全程拍照,并在照片上標注文字,供班里同學參考,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三、實驗直播的不足與改進
實驗直播是一個新生事物。一個寒假下來,我們的實驗直播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點贊。經過檢測,五六年級學生們的實驗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對于課本中規定的小實驗83.5%的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比較規范的完成。當然,我們在直播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缺乏雙向互動、缺乏強力監管、缺乏有效指導等等。
實驗直播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身邊資源、優化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通過直播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腦、動口、親身體驗探究過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己獨立思考,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去經歷探索研究的過程,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只要有效利用好實驗直播,無疑對提升教學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蔡智超,曹天虹,曾建軍,等.網絡直播教學模式的研究及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
[2]劉佳.“互聯網+”背景下“直播+教育”興起與新評價范式展望[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