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梅
◆摘 ?要:隨著新課標理念在中小學校園的不斷推廣和深入,若是以學生分數的高低衡量學生的數學水平,顯然已經不適用于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趨勢。對于學生來說,培育好他們的綜合應用能力,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數學素質,學會舉一反三,靈活變通的應用到數學變形題和實際生活當中。當前,初中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重點關注的地方,最終為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不懈努力。本文從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存在問題、解決方案三大部分給出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以期為數學教學實踐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培養
初中數學課程是三大基礎性學科之一,課程內容對學生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圖形推導能力要求較高,并且需要準確科學的計算,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學習精通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這門學科考驗的是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如果僅僅掌握單一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初中教師在教學時應需要關注到這點,不能只是關心學生數學分數的高低,還需要注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打造更加全面的數學綜合素質。
一、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雖然說數學是一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但是其來源仍然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是人們在生產、生活當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門學科最終的目的還是要解決生活當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是一門為人們服務的工具性學科。初中數學課程在難度上比小學課程略有提升,但是與現實生活依舊聯系緊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舉出與實際的生活有關聯的例子結合教材內容當中,這樣既增強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例如,在講到一元函數方程時,可以與現實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問題結合,創設生活問題情境,比如說,電話費計算、銀行利息的計算等,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愿意積極思考,達到了使學生能夠以方程思維來解決生活問題的目的。
初中數學也是學習好其他學科的基本前提。初中數學之所以被放到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是因為它是學習初中物理、初中化學的前提。學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應用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學會物理學科當中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論和公式的實際靈活應用。就以八年級初中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來說,除了需要學習物理方面的知識,也需要運用到一元方程。大部分學生對于解答一元方程式都能順利的給出答案,但是初中物理是在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建立數學模型,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應用能力才能掌握物理知識中的機械運動規律。
二、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能力培養存在不足之處
1.教師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不夠重視
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像是數學成績,并沒有一個可以量化衡量的標準,而且無論是校方還是學生家長都是以學生的分數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優良,造成了教師對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短期來看,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學生的學習成績變高,但是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綜合應用能力不僅是體現到分數之上,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當前數學教學評價體系存在著忽視過程,看重結果的問題,再加上培育學生應用能力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從而致使教師沒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培育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上。
2.初中數學教學方式落后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教學評價方式的單一,造成了初中數學的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學生可以根據固定的解題“套路”得出答案,可是一旦遇到靈活性更強的題型則無法給出正確答案,所以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學習,創新思維被扼殺,將大量的時間都放到了“題海”之中,獨立的思考能力也隨著重復做著相同數學題被逐漸迷失掉,最終導致學生失去了對學習數學課程的熱情和興趣,更是無從談及對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策略
1.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大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果一味固守傳統的數學教育觀念,極為不利于培育學生的應用能力。所以,若想提升初中學生的應用能力,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發散思維能力,推導能力,只有這些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增強綜合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順利的學習一些難懂的數學知識。例如,可以在課堂上運用三維動態的視頻,來講解平面的、靜態的、難以理解的知識。
2.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被動式的學習初中數學內容,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必須要做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的學習意識,教師在課堂上積極啟發、引導學生的思維,減少那些重復性和機械性的數學習題,增加綜合應用性更強的題型,在班級當中展開適當的討論,實現多途徑的解決問題,并且可以找到最優的方法得到答案。學生可以從枯燥、效率低下的數學作業當中擺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具有一定深度和思維性的探究當中,從而充分的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3.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
如果教師始終是“一板一眼”的按照教材內容和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數學講授,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極有可能會產生抵觸和厭倦的心理,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走進到學生當中,不再以高高在上的身份來講課,采取開放式、互動式的講學方式,以學生為主導,營造出班級中積極踴躍討論數學問題的氛圍,當然,這是在教師可以控制的范圍內開展,針對班級當中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教學方案,盡可能兼顧到班級中每個學生,使他們都能夠通過思考過后,回答出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在基本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后,可以邀請學生到講臺上面當一次教師,總結出這節課程講授的要點,或者所學的內容,學生可以要求班級其他學生回答他提出的問題,通過這種師生互動的方式,加深和鞏固這節課程的學習內容,也使他們覺得新奇有趣。
4.開展多途徑的數學趣味競賽
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很多的途徑,開展數學趣味性比賽是一種很有效的形式,其能結合課堂所學的知識,聯系一些實際的現實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性能力和發散性思維。學生通過參與比賽,能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個直觀的認知。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僅符合了新課標的理念,更為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等等對學生長遠發展更有利的綜合素質。因此,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數學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卡力哈爾·木汗別克.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能力[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6年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16:1.
[2]周曉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以“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9(08):27-28.
[3]余云洲.相互滲透,交叉作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6(06):114-115+170.
[4]郭松.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9:2.
[5]金潔霞.重視以題導教落實核心素養——由初中數學“閱讀理解”題型引發的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3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