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良
◆摘 ?要:現代教育理念中,強調了數學教育結合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這有利于加強數學教育的教學效果。本文通過探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首次提出了數學課程要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同時在“基本理念”中指出了具體運用要求:“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因此,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整合”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跟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上層缺乏指導性思想
上層的教育部門對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的整合不夠重視,導致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相關政策和指導文件的缺失,使學校及教師沒有得到方向上的指引;缺少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整合的評價標準和制度。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能夠及時的、正確的反應教學狀況,同時其本身也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參考資料。就現狀而言,我國對于信息及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整合方面的許多評價制度還不完善,甚至處于缺失狀態。現有的評價制度,存在缺乏透明度、公正性以及針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對評價結果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使評價結果缺乏真實性。
(二)教師缺乏相應的信息技術素養
教師在信息技術于小學數學教育的整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由于上層指導思想的缺失,導致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水平的提升不夠重視,有許多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一直停留在對課堂多媒體教學的范圍內,授課內容實際上卻并沒有什么變化,只是換了一種授課方式,這很不利于信息技術于小學數學教育的整合。另一方面,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嚴重不足,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授課能力,還要會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網絡搜羅各類教學資源,同時,要懂得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去創設數學教學情境。還要掌握利用信息技術給以學生科學評價的能力。
(三)學生缺乏對信息技術的掌握
不僅對教育機構和教師提出了要求,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做出了考驗。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學生應該要掌握一定水平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然而現狀卻是,許多學生家長擔心學生自控能力差,會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對網絡形成迷戀,因而限制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機會。還有一本分學生則是因為條件所限,沒有能進行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另外,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嚴重不足,有的學生子自認為掌握了足夠的信息技術知識,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卻顯得不知所措。而有些同學的造作能力僅僅局限在對電腦游戲的操作上,缺乏對學習方面相關技術的興趣。
二、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具體方法
(一)上層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上層教育部門要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結合的重要性,明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的。擬定指導性較強的文件,給教師隊伍指明方向。同時要加大信息技術教育的推行力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加大師資投入,搭建信息化教育平臺,引進信息技術高端人才,促進信息技術與小數數學教育的整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評制度,對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從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創造更加有效的教學資源,打造更好的教學環境。
(二)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首先應該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中的落后思想,接受新課標要求下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從應試教育的枷鎖中掙脫出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落腳點。教師要積極主動的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如幾何畫板、圖形計算器、Z+Z智能教育平臺、Word、Excel、等。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能夠合理的將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到信息化教學中,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才能真正將信息技術于小學數學教育整合起來。
例如在《數數》這一課的教學內容中,教學時將教學內容制作成PPT的形式,可以將不同的小動物加入PPT內容中,通過演示小動物一會兒集合在一起、一會兒分散開來,讓學生學習數學加減算法。在就要求教師掌握熟練使用PPT軟件的技能。
(三)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的整合能否成功,極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夠有效掌握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結合的學習方法。那么首先,就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教師跟家長要在這方面發揮作用,向學生傳遞這一信息。前提是學生家長和教師要能夠轉變自身的思想。學校要針對學生信息技術水平不足的現狀,增加信息技術課程的課時,切實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同時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多多參與到實際操作中去,充分鍛煉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設備的操作能力。
例如,在學識《時、分,24時計時》的內容是,教師在各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時,需要讓學生明白時針走過一圈就是24小時,而分針走過一圈則是1小時這個概念。為此,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可以將相關的作業以多媒體動畫的形式發送給學生或者學生家長,通過讓學生觀察動畫中的指針和分鐘轉動的幅度,來判斷過了多長時間,學生通過操縱信息設備選出正確答案并發送給老師。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術知識。
三、結語
總的來說,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的整合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如何切實將這二者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需要教育部門、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的多方面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石斌.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164-165.
[2]郭曉莉,徐敏.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問題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61+164.
[3]王衛東.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問題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