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玲
◆摘 ?要: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的初級階段,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的關注。就小學作業而言,不僅國家強調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家長和學生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而作業是鞏固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所以,這就需要小學教師適時適量的對作業進行有效的設計和評價,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的同時,更加科學合理,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學生作業;有效性;設計;評價;小學教師
作業是檢驗學生在學校學習情況的一種方式。留適量的作業,不僅有利于鞏固當天學的知識;也能讓學生了解到學習中的不足、漏洞;還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所以作業的布置是非常必要的。在作業設計方面,小學教師不僅要考慮到設計的有效性,還應該關注評價的作用,使得學生有興趣專注地完成,這樣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一、小學作業設計和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方面的問題
1.作業脫離生活。小學階段教師給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一般是依據當天所學的知識點來進行布置的,而且作業的布置,也是為了更好的鞏固學生當天所學的內容。可是教師很容易忽略這些作業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使學生感受不到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2.作業形式單一。一般情況下,小學階段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大多數是書面作業,而且要獨立完成。而在小學這一階段,學生非常渴望與同伴進行交往溝通,所以合作性的作業是非常必要的。針對一些有難度的或者多主題的作業,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否則學生自己很難保質保量完成的。總之,小學生作業形式單一,缺乏互動性,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作業量多,難度大。一些小學生和家長反映,作業實在太多了,學生需要做作業很晚才休息,這是不利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作業量大,無疑會給學生身心造成很大的壓力,使其產生厭學的心理,也不利于學生做出高質量的作業。作業難度大,會使學生產生挫敗的心理,懷疑自身的能力。失敗次數多了,自我認同感就降低了,學生就很難相信自己做事情能夠成功,這也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的。
(二)評價方面的問題
1.評價主體單一。在學生作業評價方面,一般主要由小學教師作為唯一或者主要的評價者,很少讓學生進行自評或者互評。小學教師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一個教師可能要帶好幾班的課,如果是班主任那就更忙了,這就導致小學教師難以時時刻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所以,單單只進行教師評價是難以全面而公平的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評價的。
2.評價內容單一。在小學中,一般情況下,只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主課才有家庭作業。在語文作業的評價中,教師一般也只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對錯的判斷,涉及到作文時,才能看到教師的評語。在數學和英語作業的評價中,也只能看到對錯的判斷。這樣的單一的評價,內容是過于簡單,不生動的,也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督促和期待,也是不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況的。
二、小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原則
(一)貼近生活
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需要提升的。從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念來看,作業的設計必須要貼近生活,因為知識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建構起來的,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建構知識,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學習知識。所以,教師在設計有效的作業時,應該學會將作業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因材施教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發展水平和速度都是不一樣的,這和遺傳、環境和教育都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在進行作業布置時,應該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的作業不應該過度簡單或者過于困難,盡量考慮到班級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針對基礎特別薄弱或者特別優秀的學生,可以為其設置個性化的作業,以促使其得到更好的提升,從而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創意性
教師在對作業進行有效設計時,不應該只關注自身的學科和書面作業,應該要學會創造性的設計。小學教師應該要學會運用一些網絡平臺來開展各種各樣的作業,豐富作業的形式,維持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教師還應該學會將自身學科作業與其他科目的作業創造性的結合起來,綜合性的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熱愛作業,愿意積極認真的完成教師布置的各種作業。
(四)適度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僅心理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且身體也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作業多,作業難,使得他們的睡眠時間被壓縮,這樣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發展的。作業多和作業難也使得小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就缺少了培養自己興趣和同伴交往的時間,這也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心理的發展的。
小學教師應該對作業進行有效性的設計,使學生從作業多、作業難中解放出來,擁有更多的睡眠時間和與同伴交往的時間,從而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在小學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并且為其人生的后續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三、小學作業有效評價的原則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教師難以憑借學生在學校上課或者作業的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完整的評價,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家長和同學們的力量。教師應該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開展家長評價、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等方式來獲得關于每一個學生相對完整而公正的評價。家長評價,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了解到學生在家里做作業的情況;學生自評,可以促使學生自身學會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小組互評,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小組中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能更好的通過評價的力量,來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評價內容多元化
教師應該從知識、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不應該僅僅關注作業中知識方面的評價。在作業的知識評價方面,教師不僅應該要關注學生學習到的知識的對錯,還應該要關注學生的進步;在作業的技能評價方面,也應該詳細的評價學生的某種能力的發展,而不是籠統的評價;在作業的情感評價方面,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態度的轉變。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能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
四、總結
以上針對小學作業有效性設計和評價的問題以及原則進行了論述,旨在強調小學教師只有對作業進行有效性的設計和評價,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