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恒
◆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主要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基準,其中的質量標準也是以核心素養來開展的,這不但對于教師具有一定的指引性,還對于學生有較強的指引性。本文重點對高中技術課程性質的基本概念進行解讀,并使用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案例對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對通用技術的合作學習學習教學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通用技術;教學策略
一、引言
教育部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我國優秀的課程標準有效進行借鑒,讓高中的課程標準不僅立足于我國的國情之上,還讓教學文件具有領先的地位。處于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給國家和社會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人才。
二、對課程性質進行研究,給教學指明方向
高中通用技術中表明:通用技術是指當代技術體系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學科,該學科具有較高的育人價值,能夠讓學生主動適應社會,是高等職業教育中必須使用的一項技術。對高中的通用技術有效進行強調,主要的核心素養建立在學生的技術之上,主要學習特征是學習和設計。不僅注重實踐,對創造也十分注重,是一種人文和科學互相統一的學科。新課標中對高中通用技術學科進行定位之后,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實踐,以實踐為主要基準方向,也就是說在培養學生核心的素養的基礎之上,開展通用技術教育,讓學生能夠適應未來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能力和必備的品格。
基礎教育課程能夠直接將國家的意志反映出來,承載的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具有切實的教育目標,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思想。對新課標進行修訂的模式之下,不僅代表社會、經濟進步的必然,也需要對黨的十八大理念深入貫徹,完成“以德樹人”的任務。通用技術學科中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不僅代表技術意識方面的內容,還具備工程思維方面的能力。對于通用技術學科來說,教師對通用技術學科進行實踐的過程中,需要認清通用技術學科的作用,能夠給學生的終身教育發揮較大的作用。在通用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手腦并用,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形成知行合一的理念,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技術方面的意識,促進學生學習技術方面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創新設計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技術對圖樣有效進行表達,使學生將方案設計的能夠物化,讓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技術問題分析能力,并能夠對技術問題進行解決,具有一種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技術文化有效進行體驗,在技術方面具備良好的品質。
三、對基本理念進行落實,助力學生的發展
(一)核心素養之下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高中階段中,通用技術屬于必修課,對學生實施的教育屬于通識教育。這種教育不僅是當代人們的主要需求,也是學生未來走上工作崗位的需求。該學科中蘊含的育人價值非常豐富,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單一機械的進行,要對學生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對比技術具有較高的認識,能夠對技術具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對技術有效展開應用的基礎之上,極強通用技術學科的功能全部發揮出來。對學生技術方面的學習有效進行指導,培養學生技術方面的意識。另外在學生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只有通過合作,學生才能夠不斷發展。例如:在學習“裝飾工藝”時,學生一定要對相關知識的技能有效進行掌握,對學生做好相關啟發,讓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些學生提出的設想就比較有價值,一名學生對于學生臺燈不好充電的問題,設計了一款LED式臺燈,這種臺燈主要是根據太陽能來充電的,臺燈底座使用的材料為木料,具有一定的環保功能,讓臺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該學生僅僅使用三根木棍構造成一個三角形的狀態,讓支撐面積全面加大,整個設計非常的玲瓏精巧。在這樣的一個設計過程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技術意識得到了良好的發揮,對于工程方面的思維也得到了較大的發揮,能夠讓技術方面的核心素養得到較大化的發揮,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到鍛煉。
(二)利用多元化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發展方向,為了對學生的這種發展方向進行輔助,就需要給學生提供必修方面的課程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另外,針對學生的一些個性化需求,需要編制一些課程體系,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教學資源的構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具有相應的多元化,從最大限度上滿足學生的多維度需求。選修課程中包含的內容十分多,不但有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十分切近的,還有一些和時代氣息比較接近的。因此,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融合傳統技術和現代工藝為一體,積極開發一些和學生的需要滿足的課本,給學生提供一些多元化的課程,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不失個性化。關于通用技術,女生通常比較喜歡研究服裝方面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和學生之間互相合作,通過合作對服裝精心研究和設計,這樣設計出來的服裝款式上十分新穎,不僅漂亮而且時尚。
(三)評價機制不僅需要重視過程還需要重視結果
通用技術中融合的方面比較多,不僅具備科學方面的內容,還具備人文方面的內容,教師進行教學時主要應該以項目教學為主要基準,引領學生以實踐教學為主要模式,讓學習方式能夠具有多樣化。為了讓這門學科發揮出引領作用,需要將通用技術的盲目性和評價性全面避免,讓整個評價機制能夠并重,重視過程評價的同時,也需要重視結果評價。不僅要對學生技能方面的優劣展開評價,還需要對學生項目中的表現狀況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從全方位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到自身進步的同時,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采用相應的評價模式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四、結語
通用技術課程發揮的理念比較強大,屬于這個區域的專家,該學科是具有多種經驗的專家對教育價值的一種綜合的放映,對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具有一定的規范性。為了讓該學科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對該學科的理念積極踐行,推動學生在技術領域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富強.面向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評價探究[J].神州,2017(22):117-117.
[2]佚名.STEAM背景下高中生發展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以高中通用技術《紙橋的設計》教學設計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