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青
◆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的融合,對于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大教師、家長們注意方式方法的正確選擇,能夠更好的促進小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情感教學的作用相當明顯,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更新授課手段,補充活動內容,師生有效互動,讓幼兒順利的走上一條創新發展之路,這是教師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本文特意對幼兒教學中情感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希望可以為時代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幼兒教育;情感教學法;應用;分析;研究與思考
一、引言
科學技術在發展,啟蒙教育不斷反思過后,幼兒教學活動的設置必須體現多樣、趣味、創新的特色。許多人質疑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怎樣解決現實問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實施素質教育,一邊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一邊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發展,這是幼兒教師們必須探索的重要課題。多年實踐可以發現,教師個人情感的表露,對于孩子來說有鼓勵的作用,那么,繼續研究情感教學,正確使用情感教學法的話,幼兒教育一定會走向更大的成功。
二、實現師生有效互動,發揮幼兒主體作用
其實,課堂的教學活動本質而言是師生有效互動的過程,教師一個人說說講講沒有意義,孩子們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才是成功的。這項實踐活動的高效開展,要求教師尊重幼兒,遵循幼兒自然的成長規律,優化設計教學方案后,具體實施有效策略;要求幼兒發揮主體作用,嘗試性的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戰自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將來,去創造更多可能,順勢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比如,教師應該扮演好“引導者”“指揮者”的角色,營造出輕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活動氛圍,讓幼兒自覺投入趣味活動中,不再被動思考,還能主動創新。再如,一旦發現課堂有師生關系緊張的局面,教師就要利用情感教學法,對孩子們說到:“小朋友們,有什么需求嗎?”“老師希望滿足你們,可以告訴我嗎?”“你看,你們每個人都是乖寶寶,老師喜歡你,你也信任我,可以嗎?”……進入兒童的世界,語言上關心他們,要比嚴厲的批評教育好得多。還如,嘗試師生換位思考,活動要求設定為:
(1)小朋友做“小老師”,管理其他同學,也要監督老師。
(2)小朋友提出不同意見,把真實情感表露出來,師生一起玩游戲,構建和諧的互動關系。
(3)把知識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綜合考慮幼兒的情感需求,不再強制他們這樣思考或者那樣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主動創造的積極性。
三、積極轉變師生關系,優化情感教學效果
每一位幼兒都是可塑之才,他們的情感訴求不一樣,心理問題也不同。新課標要求:指導幼兒個性化的成長,應先教會他們自主性學習。因為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所以,教師多在師生關系的轉變上下功夫,才是正確選擇。比如,美術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畫菠蘿、畫蘋果,不能布置完任務之后就不關注他們了,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布置任務,對孩子說:“小朋友們,今天讓我們來畫菠蘿和蘋果吧,你們喜歡吃這兩種水果嗎?它們的味道如何?”生1答:“菠蘿酸酸甜甜的,我很喜歡吃。”生2答:“菠蘿的衣服很扎人,個頭大大的。我媽媽不讓我多吃它。”生3答:“多吃蘋果有益健康,蘋果是紅色的,圓圓的,很可愛呢。”課堂嘰嘰喳喳,一時間,交流的聲音停不下來,幼兒產生了觀察的興趣,繪畫的欲望,情感訴求表達起來非常順利。其次,推進情感,明確告知幼兒:“老師相信你們都能畫的好。”“蘋果長得圓圓的,菠蘿才是長長的,雖然畫為簡單的藝術,但我們也要讓它符合實際呀。”……鼓勵化作動力,幼兒由此產生了探索事物的積極性,師生關系更顯和諧,情感的作用也發揮的淋漓盡致。
四、注重思想品德培育,必須完善幼兒人格
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幼兒思想、品德教育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新時期應有新形勢,情感教學法的合理應用,可以完善幼兒人格,并且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責任感,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比如,在一日活動中考慮幼兒思想道德觀念的培養,利用情感教學法,分析典型案例,教育幼兒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再如,社會實踐活動中指導幼兒自我保護,學會躲避一些危險,平時要聽大人的話,不與陌生人有接觸,學會感恩父母、感悟生活,做最優秀的“乖寶寶”。
五、結束語
總之,情感教學法的應用,能夠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和諧師生互動關系;可以完善幼兒人格,并且提高他們主動活動、思考問題的興趣。幼兒情感的訴求得到滿足,教師們開展工作變得順利,幼兒學會了感恩父母,家長對此表示滿意。現階段的努力,已經有了不錯的效果,幼兒教育中情感教學始終有地位,那么,啟蒙教育事業長遠規劃目標的實現就令人非常的期待了。
參考文獻
[1]張輝新,劉云勇.情感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8(22):94-95.
[2]李麗霞.以情優教在幼兒數學活動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2017(30):116-116.
[3]王建.情感教學理念在幼兒健身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數學教學,2017(0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