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杉 余秀珍 楊侃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推進,我國大學生的數量也隨之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這直接導致我國大學生在畢業時面臨非常大的就業壓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就勢在必行。但是在社會復雜環境因素的影響之下,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下,這對我國在校其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產生了嚴重打擊,有鑒于此,本文淺談在會計文化視野下如何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期望能夠借此為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會計文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涌入社會,但是我國市場提供的就業崗位是有限的,再加上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我國大學生創業意識嚴重不足。隨著互聯網+理念的出現,其對我國傳統行業以及創業形式產生了嚴重影響,同時也為我國大學生帶了廣闊的視野以及新的創業方式。這使得我國大學生創業不再局限于實體經營,為我國大學生創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在種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之下,導致現今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下,這對我國其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產生了嚴重打擊,如何將之解決,借此有效提升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進而激發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就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是互聯網+創業的主體,他們正處于人生之中創業激情以及精力最為旺盛的時期,然而由于大學生的高等教育還沒有完成,其專業知識水平無法有效支持他們進行創新創業。除此之外,由于大學生幾乎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經歷,缺乏真實工作過程中的團隊溝通和管理經驗,許多大學生自身的抗壓能力還非常差,再者,大學生對我國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當前的優惠政策了解甚少,正是諸如以上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現今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下的情況發生。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點,缺乏創業伙伴。由于大學生尚處于象牙塔之中,因此對于社會上的很多事情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并且為人處世能力以及團隊管理經驗等多方面綜合素質都嚴重不足,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當中非常容易因為外界因素而導致創業失敗,這不僅對創業者的激情產生了巨大打擊,同時也影響到周邊大學生的創業意愿。例如,現今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都是在志同道合的情況之下組建起來的,由于人與人之間的性格差異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創業過程當中非常容易出現多種意見達不到統一,甚至意見相左產生摩擦,創業團隊最終由于溝通和管理不當,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第二點,缺乏穩定的創業資金。在我國創新創業大軍中,也有不少的大學生,他們不但具有非常遠大的抱負,而且專門制定了相對比較科學的創業規劃。雖然如此,仍然有不少大學生的創業因為資金嚴重不足或者因為管理不善,最終還是導致成功率不高。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自身缺乏穩定的經濟來源,在創新創業的前期,大學生投入的資金絕大多數都來自家人的贊助以及朋友的借款,這就導致大學生創業起始資金非常薄弱。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大學生是通過融資等方面的渠道獲取資金的,由于公司融資有限,公司日常運轉的維持和正常業務的開展需要大量的后續資金補充,如果無法保障后續資金的穩定性,公司則無法正常開展業務,也不可能有效吸引業務相關企業單位與其開展合作,最終創業失敗,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創業意愿;
第三點,相關專業知識不全面。大學生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煉,對于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缺乏足夠的了解。這就導致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過程當中,只是一味地靠著滿腔熱血和自身制定的并不成熟的創業發展方案運行公司,在社會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殘酷的市場競爭當中,缺乏規避風險的意識和能力,缺乏人事安排以及對公司運行過程當中出現問題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之解決等相關專業知識,最終導致大學生的創業失敗,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
第四點,創業方向不明確及缺乏創業經驗。現今,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都存在創新創業方向不明確以及缺乏相關創業經驗的問題,我國大學生的創業項目與創業者本身專業融合性并不是很高。創業項目主要集中在設計、傳媒和銷售領域。因為大學生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打磨,加上許多大學生選擇的創業項目不是自身的專業領域,一切只能從零開始,缺乏創業經驗,這就導致大學生在創業途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創業失敗。最終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愿產生了嚴重打擊。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點,缺乏創業資金的支持。現今,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都認識到了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性,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給予大學生創業相應的支持。但是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導致高校對大學生互聯網+創業進行支持的過程當中,缺乏足夠的創業資金支持,這直接導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大大下降,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創業的意愿。影響到高校創業資金的支持主要有高校自身資金不足、創業資金審核門檻過高等多方面因素;第二點,校園網絡的建設不足。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作為我國高等人才培養基地,建立校園網絡就勢在必行,通過校園網絡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大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資金、設備等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響之下,導致高校校園網絡建設工作受到嚴重阻礙,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大學生無法通過校園網絡清楚認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愿;第三點,網絡創業課程的開設不足。現今,我國絕大多數高校開設的網絡創業課程都存在實踐性嚴重不足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開設的網絡創業課程教學內容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理論性的內容,缺乏實踐內容。這直接導致大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過程當中出現眼高手低的問題,大大降低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愿;第四點,缺乏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輔導。個性化輔導對于大學生創業者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今,我國絕大多數大學生創業者由于缺乏人處世能力、團隊管理經驗、社會經驗以及心理調節能力等多方面綜合素質,導致他們在創業的過程當中非常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干擾之下放棄創業。因此對他們開展個性化輔導就勢在必行。輔導教師必須要對每一位大學生創新創業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一旦發現其出現心理問題,應當立刻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將之解決,激發出大學生的創業熱情,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三、會計文化視野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一)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之中
從本質上來說,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我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素質,借此讓大學生積極投入到創新創業之中,為我國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有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能夠讓我國大學生同時具備職業化屬性和素質屬性,同時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從關注知識傳授轉變成為關注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能夠將創新創業教育從培養個別學生轉變為培養全體學生,不僅能夠實現提升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會計專業方面的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幾率。
(二)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之中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并不是為了培養企業家的數目進行計算,同時也不是對大學生就業率進行統計,而是在培養大學生扎實的專業能力的同時,激發出他們的創造能力、創造激情,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能力。通過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之中,能夠有效宣揚首創精神,大大提升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統籌整合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激發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
(三)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之中
通過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之中,能夠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進行有效完善。對此高校可以開展必修以及選修形式的會計文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將該課程歸納到學分管理工作之中。課程體系應當將其劃分為以下五個方面:專業課程體系、專業實踐課程體系、通識課程體系以及創新創業技能課程體系。
高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當中,應當開展與會計文化相關的項目為導向的創新創業課程,借此讓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到和實際工作以及生活高度相關的項目實踐工作之中,借此有效積累大學生的實踐經驗,為他們未來的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高校還應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開設關于會計方面的前沿課程,借此讓學生主動去對創新創業以及會計專業學科領域之中的前沿動態進行詳細了解,從而有效掌握獲取學科新技能、新成果信息的方法以及途徑,為大學生未來的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其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創新創業技能課程主要是為那些具備較強創新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供相關課程教學,通過在這一課程之中融入會計文化,不僅能夠讓大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知識基礎以及綜合素養,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會計素養,幫助大學生有效規避創新創業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而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四)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之中
要想有效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內容之中,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就應當注意以實踐為核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當中加強大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設計出能夠提升大學生自主決策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會計素養的實驗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行為。在教學內容之中應當包含專業基礎類課程、技術類課程、創意設計類課程以及綜合實訓類課程等等。
基礎類課程是落實大學生專業技術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教師要在該課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大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應當注意對學生的會計素養進行針對性提升;技術類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實用性方面,教師應當結合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之上設計出具備代表性以及實踐性的教學案例進行課程教學,同時應用任務驅動法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技術實踐之中積累經驗,為他們未來的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創意設計類課程主要強調的是實踐的重要性,教師應當結合顯示項目,以項目為導向,以會計文化為核心,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借此有效提升大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處理問題的技巧以及方法;綜合實訓類課程內容中主要反映的是專業職業特性,通過將會計文化融入到該課程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將專業、較差專業的基礎知識、技術以及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應用,讓學生以職業化的角度為切入點,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效防止這些問題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我國市場提供的就業崗位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少,但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卻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二者之間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情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就勢在必行,通過將會計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進而激發出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向。
參考文獻:
[1]姚昊,葉忠,盧紅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支持體系運行機制研究——基于江蘇省25所高校的實證分析[J/OL].重慶高教研究,2019:1-12[2018-12-28].
[2]符繁榮.新時代背景下茶文化思想融入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研究[J].福建茶葉,2018 (12):319.
[3]吳云霞.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傳統茶文化的實現與反思[J].福建茶葉,2018 (12):366.
[4]馬傳奇.“互聯網+”背景下茶文化在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融入研究[J].福建茶葉,2018 (12):419.
[5]徐宜宜,樂曉華.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研究——以大學生茶文化創業項目為例[J].福建茶葉,2018 (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