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困生在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都存在。如何幫助英語學困生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興趣,全面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和提高英語知識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學困生;心理疏導;策略
平時我們看這些學生,覺得和其他的學生沒什么不同,上下課樂呵呵的。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實在他們心里面,常常是各種矛盾交織,特別是說到成績的時候,簡直苦不堪言。其具體表現為:強烈的自尊心與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與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進與習慣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與經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導致他們具有較強的心理防御機制。要想讓這些學生敞開心扉,就必須縮短與他們的心理距離,也只有這樣,教師對他們的幫扶工作才能更有效。
一、改變學困生的心理狀況的關鍵是要對其充滿信心和期待
教師對學生良好的期待會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要轉變“朽木不可雕”的觀念,要對學困生有耐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愛護、尊重和期待,那么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自己產生肯定的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對教師的敵對心理,愿意對老師講真心話,愿意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育。他們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才能增強學習的動力,從而從自身根本上改變自己,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肢體語言作用
心理學家觀察發現在人際溝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肢體語言實現的。肢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肢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學困生常常表里不一,外表快樂,內心脆弱、多疑、敏感。教師一個細微的動作有可能會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可能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所以在與學困生交往時多些微笑、多豎起大拇指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三、理解、鼓勵學困生,促進主動性
英語學困生正真缺乏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自覺性和自信心。因此,對學習英語已經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決不能歧視他們、譏笑他們。要對他們存在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表示理解,并與他們每時每刻進行心靈的接觸與碰撞,想方設法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克服存在的困難。消除自卑感最有效的方式是勤加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越是學困生,就越在乎老師的表揚,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表揚和鼓勵,對他們的心靈都是一種安慰和激勵,對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十分有幫助。
每一個英語學困生由于心里品質的不同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也不盡相同。如有的學困生記憶力強卻被懶惰遮蓋了;有的學困生其他學科還好唯獨學英語頭大,畏難情緒嚴重,針對不同學困生的心里特點在轉化他們的過程中教師采取了不同的轉化方法。
(一)動機激勵法
1.制定學習目標,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根據學困生的情況及能力,制定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要求他們盡量地完成,近期目標,使激勵效應更有效。
2.培養和提高學困生的成功動機。督促學困生,讓他們有取得成功經驗的機會,如實現日目標,或介紹身邊的學困生取得成功的經驗,改變他們對學習的消極態度,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3.重視學困生的交往動機,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老師要不定期和他們談心,組織同學之間的互助小組,相互幫助。在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友好的合作關系,對每一個學困生不拋棄,不放棄。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情感交流,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二)興趣激勵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學困生失去英浯學習興趣就是因為信心不足,不愛學習。上課聽不懂,作業一塌糊涂,成績不理想,父母親很失望,這樣一點一點地,學生就缺少了好學的信心,喪失學習的興趣。怎么才會有學習興趣呢?怎么樣才能讓他們愛上學習呢?具體做法是。
1.讓他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首先要讓學困生領悟到,一切成績都來自于行動上。懶惰,偷閑,貪玩是等不來高分的。老師每天一個一個督促和檢查學困生完成日目標,這樣堅持下去,21天后,根據習慣養成法則,學生自己就會慢慢地養成每天把當天應該做的事情完成的習慣了,那么他們的做事情就會持之以恒了。
2.抓住學困生的“成功點”,打破“失敗”的局面。心理實驗證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歡慰,便會激起成功的信念和力量。老師注意抓住學困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點”,及時表揚鼓勵,是可以一步步克服經常的“失敗點”的。另外,老師在平時要科學而靈活地評定學困生的成績,如:只計成功分,注重反映學困生本人學習進步點的“縱評”,少搞或不搞和其他學生相比的“橫評”,以穩定其信心和興趣。
3.從方法著手,指導他們會學。部分學困生在入門時未能掌握學習方法,摸不到學習的門路。又或是方法總是太死,不能靈活運用。對這些學困生,教他們怎樣聽課、怎樣作筆記和做作業、怎樣溫故而知新。學習課文從固定短語和重要句型起步,一步一步走扎實,重基礎,重背誦。只有這樣,使學困生的基礎內容上少丟分,成績才能上去。
(三)情感激勵法
積極的情感是一種動力,推動著人克服困難,主動地去追求目標。所以,必須培養學困生良好的情感品質,化厭學為愛學.首先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要培養學困生滿腔熱情的學習態度和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其次是保持愉快的學習心境,促進學習動力。再次則是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班級環境。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的家,是學生得到教育和心靈的凈化的地方。良好的班風能催人積極上進、團結。人際關系和諧,學生就能感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感受到更多地來自正能量的東西。
總之,英語學困生心理問題表現多種多樣,這里面還有家庭和社會原因,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分析,針對具體情況加以疏導,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行之有效。
參考文獻
[1]吳梅.英語學困生輔導和轉化探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S1).
作者簡介
李淼,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