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微課的概念出發,簡述了微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從品鑒視頻文字習得精致語言、觀察視頻動態豐富情感體驗、學習視頻鏡頭嫁接寫作手法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微課;小學作文;應用策略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
二、微課的重要性
微課是基于學科教學知識點或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惑點進行選題、設計、錄課,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而助力高效教學。第一,微課能讓每個學生平等地享受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教學課堂的公平性。第二,微課能讓每個學生對自己的課后時間作出更好的規劃,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有效性。第三,微課能讓老師與學生進行教學交流,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性。
三、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生本課堂教學理念,利用微課構建習作資源,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以生為本,以學為主,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不斷提升學生習作水平。
1.品鑒視頻文字,習得精致語言
語文教學的實質主要是語言文字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包括信息提取、文本解釋以及反思評價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語言素養呢?
一要關注表達,提高小學生語言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致力于幫助學生習得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學會利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來與他人交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見聞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品鑒視頻的表達特點,學習體悟,模仿練習,將其轉化成自己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要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作者表達特點。對小學生而言,不僅要了解寫作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作者的行為思路,通過品鑒視頻文字,有了一次二次三次甚至更多的發現體驗后,學生就能掌握閱讀策略與方法,就能更好地自己讀,讀多了自然就會學著表達。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小學生理解作者的表達特點。
三要精心設計教學,增加言語習得經歷。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只能通過言語實踐活動才能獲得,不說不念不讀不寫而要達到會說會寫之目的,無異于癡人說夢。一成不變、單調的教學形式不利于小學生的有效學習。因此,品鑒視頻文字,無疑為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在必要的指導之后,盡量少講,讓學生多講多練多思考,增加語言學習的經歷。讓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并幫助他們解決之逾越之。只有精心設計的微課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其好奇心和學習動力,為學生創造理想的學習過程。
2.觀察視頻動態,豐富情感體驗
為了讓學生有話可寫,我們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微課,在教室里就能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映入學生的腦海,豐富學生的感情,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興趣,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
一要教導學生明白觀察的“利器”。讓學生進入習作天地的大門之前,就要先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運用自身的“五員大將”——眼、耳、口、手、腦,來幫助自己感知事物的本質現象。“工欲利其事,先必利其器”。只有握住觀察的“利器”,才能更順利地開啟習作天地的大門。
二要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觀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出現不同的視覺形象。我們一定熟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詩句所說明的深刻哲理。我們也許還記得《畫楊桃》這篇課文吧,課文中的“我”由于與同學所處的角度不同,把楊桃說成是三角形。所以,為了全方位、準確地把握事物的特點,就要求同學們學會多角度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三要引導學生多層次地深入觀察。所謂多層次觀察,就是對同一事物,立足于不同的層面,深入其內部進行觀察,甚至借助觀察儀器。只有我們不停留在對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特點的認識上,而是立足于從不同的層面,深入到事物的內部、本質進行細致的觀察,才能夠立體地把握事物的特點。
3.學習視頻鏡頭,嫁接寫作手法
通過學習視頻鏡頭,快速掌握寫作方法,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日益高漲,學生筆下的文字也綻放出迷人的花朵。
一是特寫鏡頭,精雕細琢。特寫鏡頭呈現在銀幕上,可以把所表現的對象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放大,從而造成強烈和清晰的視覺形象,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寫作中如果有細節不細之處,我們不妨引導學生運用特寫鏡頭,你就會看到人物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神經。在描寫不具體的地方,我們也不妨運用特寫鏡頭,你就會聆聽到人物的每一次心跳,感受到人物的每一次呼吸。
二是放慢鏡頭,濃墨重彩。慢鏡頭,講究一個“慢”字。電視拍攝中經常運用慢鏡頭來延長現實中的時間、延長運動過程,表達強烈的情感、賦予動作的美感、強調關鍵的動作,引起人們深思,創造出深邃的藝術意境。如果我們指導學生運用這樣的慢鏡頭來寫,也一定能取得濃墨重彩的效果。
總之,在進行微課的設計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增長,才能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鄭成軍.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淺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
[2]盧艷珍.微課讓小學作文教學熠熠生輝[J].基礎教育研究,2016,(6):28-29.
[3]謝方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資源的利用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2016(5).
作者簡介
周清珍(1975.06—),女,廣西桂林市資源縣中峰中心完小教師,大專畢業,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