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盾
◆摘 ?要:當下,微時代已經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微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的內容更具沖擊力和震撼力。微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如學習領域出現了微課程。所謂的微課程就是教育者根據某一個主題設計并實施的規模較小的短時課程,以此方式使師生之間的學習達到高效、有序,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微課”;有效教學
在小學美術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利用微課程來進行教學,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促進作用。“微課”作為全球新興媒介事物的出現,使得我的眼界驟然開闊,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了解到一些“微課”的相關知識,并聯系自身專業和學科特點,深切感受到微課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通過實踐和研究,我發現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微課推動了美術相關理論與實踐的銜接。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對于美術的理解是十分抽象和淺顯的,對于某些需要掌握的理論小學生很難理解。微課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微課不是枯燥的,它不是從理論出發而是從現實問題出發,具有強有力的操作性,然后再解決理論問題。其次,微課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微課雖然量小,但是它的內容比較集中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形成合乎教學理念的微課觀,對自身專業素養提升以及教學發展都起到了良性的助推作用。
觀點一:位微不卑意義非凡
微課,形式上“微”,內容上“精”,整體效果追求“妙”。微課以5~8分鐘的講解,來完成某個知識點的教授,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內容設計及時講解,要做到精準控制,要將設計的精華部分展示出來。整體效果追求“妙”,就是要達到講解時將設計思想完美展示,傳達的是清晰的知識點,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到結構相對完整,語言精準,讓教師看了,能清楚的明白其設計意圖,領悟其設計與眾不同的精妙之處,讓學生看了,能因精巧的設計,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的講解而印象深刻,達到掌握該知識點之目的。微課時長控制在5~8分鐘,符合學生的視覺駐留規律和認知學習特點,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觀點二:課微不小短小精悍
微課雖然短小,但它的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巨大,有時一個短小微課比幾十節課都有用。在美術“微課”教學中,教學視頻作為“微課”教學的核心,教學時間相對較短,一般在5分鐘左右,也可以根據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學習興趣,設置微課時間。與課堂上貫穿始終的PPT課件相比,“微課”更能抓住主要知識點進行闡述,更加凝練。
在教學內容方面,“微課”內容相對較少,短小精悍。其教學目的是在于解決美術課堂上的重點、難點問題的同時,正確反映教學主題與教學重點環節。和傳統的教學相比,微課的內容更加簡單,所以又稱微課堂。
在資源容量方面,微課程可以用隨身的手機錄制,制作簡單方便,且視頻容量小,視頻支持多媒體格式。在教學實踐中,師生能流暢地觀摩課例,同時它還可以被方便靈活地上傳到微博、班級博客等,方便學生課下學習觀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復觀看,能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觀點三:步微不慢融會貫通
微課都是小步子原則,一個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看似很慢,但穩步推進,實際效果并不慢。在美術教學中,微課可以在不同的學習領域和課型中得以適當而科學的運用,將課程內容中的知識點聚焦成核心問題,利用教學視頻、圖片展播、示范演示等形式,制作教學微課,利用教學設計在課堂的適當時機展示,從而發現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學習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第十一冊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時,這是一節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重點是要求學生學習中國人物畫的基本用筆、用墨、用色方法,能用宣紙、毛筆、墨,參照有特點的人臉圖片畫一幅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點的肖像畫。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用傳統的繪畫工具繪制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人物畫具有一定的難度,在這個情況下,教師就可以設計一段微課程,促進學生的學習。首先,選題的設計。由于微課程本身就很微小,所以教師在選題時一定要短小精煉。這一課的選題就可以定為: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畫法。其次,時間設計,微課程的時間一般定為8分鐘左右。再次,教學過程結構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快速將學生引入正題,而且要追求生動有趣,學生對此興趣很高,而且針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多次有效的觀看,最后達到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觀點四:效微不薄聚沙成塔
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大道理、大智慧。在美術教學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給學生練習提供了廣泛的可以參考的信息資料,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它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美術教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相關的美術領域中獲得了豐富全面的知識,提高了利用信息技術的科學文化素養,使美術教學與現代科技緊密的聯系起來、以往要上好美術課,教師要搜集大量的圖片,尋找相關的幻燈片、錄像等等,上課時容量很大,利用口頭講解時間較長,學生的聽講效果收效甚微,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采用微課的形式,在圖片或者視頻中加以字幕或者旁白,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大為改觀。
微課的出現是教育界的一次全新的革命,是學習方式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作為教學一線的我們,要能夠以獨特的視角,引領小學生浸透在色彩艷麗的畫面和歡快的音樂視頻氛圍效果當中,使小學美術課更親近地走近小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微課的運用為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注入了新的血液,夯定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微時代的浪潮中得到提煉和升華。
參考文獻
[1]劉萬輝.微課開發與制作技術,2015(1).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1995.
[3]盧家相.情感教學心理學,1993.
[4]崔允漷.有效教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