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欣
摘要:內部控制是國有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主要是監控企業的所有經營管理活動。國有企業實行內部控制的意義在于利用內部控制制度來加強其企業對各種風險的管理及長效管理。最近幾年,在我國經濟體制變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在重組改制,傳統的內部控制體制已經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所以增強內部控制成為當前國有企業面臨的主要任務。本文首先介紹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解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國有其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內部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確保國有企業穩定生產經營,避免企業員工出現徇私舞弊等不良行為,對企業員工進行制約。盡管國有企業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但是其內部控制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解決崔策,以此確保國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為了可以從根本上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確保國家的穩定發展,國有企業必須要明確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有效控制國有企業,從而為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一定的貢獻。首先,增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是確保國有企業開展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正常進行,可以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讓國有企業財產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從而實現最佳的企業效益。[1]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內部控制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制度變革的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的控制,一旦發現國有企業有貪污腐敗的不良行為,需要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通過這樣做能夠更加有效地防范風險。其次,增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現如今,社會各行各業存在激烈的競爭,國有企業要想在這種競爭中立足于不敗之地,必須要加強自身的管理,提高競爭壓力,但想要真正實現這些就要建立和健全內部管理體制,嚴格的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現階段因為國有企業規模在日益擴大,所以其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自然就隨之加大。
二、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管理者忽視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深受以往管理模式的影響,國有企業管理者仍舊擁有自由的權利。不可否認,國有企業的市場變革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是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仍舊采取傳統的管理模式。由于管理人員是國有企業的利益主體,所以其屬于重要的保守力量,對推進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受到管理者內控意識不到位的影響,一些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方面也有所缺失。一方面,管理者認識不到位使得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與評價環境并不理想,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有待完善,決策權集中度過高,很多管理者扮演著管理、決策以及監督等多種角色,如此一來,采用內部控制約束行為的方式就難以起到效果,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自然也無法得到有效實施;另一方面,受限于傳統理念與個人經驗,國企大多將內部控制自我評價限定在財務會計報表的內部控制上,關于非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評價有所缺失,使得內部控制評價的全面性不足。此外,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整改過程中,很多企業將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孤立起來,并沒有建立長效機制以支持內部控制整改與自我完善,如此一來,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對內部控制建設起到的作用就難以得到體現。
(二)風險管理制度缺少有效性
風險控制,顧名思義,就是將風險盡可能減少到企業能夠接受的地步。當風險出現的時候,不會對企業的日常業務造成影響,當前,風險管理依舊處在萌芽階段,缺乏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風險管理意識不強。[2]很多國有企業高層領導在思想上沒有風險概念,缺少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具體體現在:國有企業尚未建立和健全風險評估制度,風險控制方案沒有落實到位,許多經濟業務的內部控制只是重視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忽視事前控制。
(三)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不到位
不可否認,我國國有企業內控制度起步相對較晚,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包含了諸多歷史因素,進而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有所缺失。具體而言,現階段一些國有企業對內部控制執行的自覺性并不強,在企業決策與經營過程中,往往存在與制度偏離的情況,進而導致內控制度與體系流于形式,缺乏實際意義。例如有的企業建立了資產采購制度,并確定了物資采購的一系列程序,然而在一些緊急物資的訂單的業務操作中,企業卻以特殊情況為借口,將采購程序簡化,這無疑削弱了采購活動內控制度的作用。此外,大部分國企的內控監督機制建設也并不到位,這對于內控執行力的提升也有著負面影響。有的國企由總經理或財務副總經理負責內部審計部門工作,而財務工作與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質決定了這種方式會將審計的獨立性削弱,導致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難以得到發揮。
三、解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
(一)提升國有企業領導和員工的綜合素質
國有企業管理層領導是否注重內部控制,直接決定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制是否順利實施。只有國有企業管理層領導正確認識內部控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榜樣帶頭的作用,才可以為確保內部控制體制落實到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其一,國有企業要增強管理層領導的專業培訓,要求他們掌握和內部控制體制及其相關的制度,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培養業務能力,讓其能夠明確意識到內部控制對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通過高效的實施內部控制體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確保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實現有序進行,使企業資產的可靠性得到保障,規避經營風險,對一些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要及時進行糾正。其二,鼓勵企業全體員工都參與其中。[3]只有保證每個員工都嚴格按照有關制度來開展工作,才可以真正實現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
(二)加強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
想要更好地完善企業組織結構,使信息溝通過程不會受到阻礙,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中,組織結構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必須要對企業內部工作崗位及結構進行合理的安排,而且明確各個崗位職責以及機構之間存在的關系,實現信息的相互交流,讓信息可以在各個部門及員工進行傳播,從而加強信息的時效性。同時,國有企業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企業的組織結構,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防止部門信息無法實現共享。[4]此外,需要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信息交流能力,調動員工對這方面的積極性,主動辨別細信息。而國有企業的管理層領導也要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以免影響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從而為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環境
第一,完善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首先,國有企業應該充分考慮好未來想要做什么,科學的分配具體工作,并落實到位,建立健康穩定的環境,其次,需要重點關注內部員工的實際分工情況,盡管在分工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問題,但需要在明確工作職責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分配。第二,增強營運分析控制及預算控制。構建制度時,要進行科學的建設的,對整個執行過程要嚴格的監管。[5]一方面,需要提升編制預算的可靠性與真實性。另一方面,加大預算的執行力度。在執行中,應該對責任追究體制進行日益完善,而且要監管整個執行過程。最后,也要認真考核預算結果,結合所獲得結果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調動員工執行預算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四、結語
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是確保社會秩序正常和人們生活質量的重點。在國民經濟中國有企業是重要的支柱。而國有企業要想適應現代化市場競爭的有效渠道是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也是我國對每個國有企業監管的基本要求。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需要從員工業績考核、員工分配等多方面著手,推進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許哲.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7 (17):71-72.
[2]賈麗娟.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質量探索,2016,13 (05):73+72.
[3]陸梅.淺議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 (05):232-233.
[4]丁嬌.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 (08):76.
[5]朱江瓊.小議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 (07):110+155.
[6]林素芬.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5 (1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