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摘 ? 要:本文結合移動互聯網對期刊辦刊工作的影響,研究分析了新形勢下科技期刊保密工作在新媒體時代面臨的新形勢,依據期刊辦刊流程梳理了期刊辦刊中的涉密風險點,重點對稿件來源及征稿簡則、收稿環節、審稿環節、新媒體平臺中的風險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從加強相關政策法規宣貫、提升期刊辦刊人員的保密意識和保密工作能力、優化收稿審稿刊登環節、加強技術防護提出了加強期刊辦刊保密管理工作的建議。最后,指出期刊辦刊中的保密管理只有現在時,沒有過去時,要持續給予重點關注。
關鍵詞:新媒體 ?科技期刊 ?保密管理
中圖分類號:G2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188-02
在移動互聯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今天,新媒體以其在信息獲取和傳遞方式、用戶體驗等方面的優勢逐步取代傳統媒體。在科技期刊辦刊領域,大多數期刊為適應傳播方式轉變,已經開始探索運用新媒體和互聯網手段推廣期刊,部分期刊如《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開通了微博賬號,《遠程教育雜志》等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部分期刊如《現代遠程教育研究》《開放教育研究》《遠程教育雜志》都實現了全文開放獲取,部分期刊如《中國遠程教育》等期刊與中國知網實行了優先出版[1]。在這種大背景下,科技期刊辦刊中的保密管理問題面臨新的形勢。
1 ?科技期刊辦刊保密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1.1 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家安全形勢嚴峻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地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其中,保密形勢日趨嚴峻。2018年9月,央視《焦點訪談》連續播出專題節目《危情諜影》,披露了國家安全部門“2018-雷霆”專項行動中破獲的百余起臺灣間諜案件部分細節。隨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防實力不斷提升,各國或地區敵對勢力對我國持續滲透,意圖獲取我們科技創新和國防安全信息。科技期刊是最新科技創新成果的集中發布平臺,是各國或地區敵對勢力重點關注的領域。因此,科技期刊的保密管理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1.2 國家高度重視保密問題,重點關注科技期刊辦刊的保密問題
基于上述形勢,國家高度重視保密問題,已經從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保密問題。因此,國家有關部門不斷完善保密管控政策,不斷提升保密管控手段。各級政府部門通過嚴格執行保密管控政策,并通過保密認證和監督檢查制度不斷加強對有關單位的保密管理。據了解,大部分我國科技期刊的出版單位總體上以非獨立法人的事業單位為主[2]。這些單位均納入保密管理的范疇,屬于被重點管控的范圍。
1.3 軍民融合深入推進,期刊辦刊面臨的保密風險增大
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非軍工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防科研生產工作逐步增多。盡管這些企事業單位在保密管理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但仍然有部分科技生產人員保密意識不強,在投稿時對學術論文中的保密問題不夠重視或無法準確把握。如果這些企事業單位的保密管理部門無法準確定密,則帶來失泄密隱患。
1.4 部分期刊對保密問題不重視,存在失泄密隱患
目前,絕大部分公開出版的科技期刊的辦刊部門均為非涉密部門,辦刊人員基本上為不涉密人員。大部分辦刊部門的保密管理不到位,致使期刊編輯對技術定密問題把握能力不足,也缺乏對外審專家的保密教育和保密管理,致使期刊編輯和部分外審專家保密意識不強、對涉密問題判斷能力不足,存在失泄密隱患。此外,部分期刊采用新媒體手段推廣期刊,除了刊發科技論文,還自主撰寫科普性文章或轉發相關文章,由于保密管理手段不到位,增加新的保密管理風險點。
2 ?辦刊流程中的保密管理風險點
為了進一步加強科技期刊的保密,下面對科技期刊辦刊流程中的保密管理風險點進行分析。
2.1 稿件來源及征稿簡則
科技論文是否涉密,關鍵是科技論文是否具有涉密應有背景或科技論文涉及的成果是否涉密。因此,稿件是否來自軍工單位或參與國防科研生產的非軍工領域企事業單位是判斷科技論文是否有可能涉密的一個重要因素。
征稿簡則是期刊征文的官方說明,是作者了解期刊投稿要求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征稿簡則中,是否明確說明公開論文不得涉密(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是否明確須提交論文保密審查證明,是否明確表明不受理論文范圍。如果期刊征稿簡則未明確上述問題,則不利于期刊辦刊的保密管理。
2.2 收稿環節
收稿環節是科技論文進入審稿程序的首個環節。目前,絕大部分科技期刊均采用采編系統。采編系統一部分采用期刊平臺統一提供的采編系統,一部分采用專業軟件公司銷售的采編系統,一部分為期刊辦刊單位主導開發的采編系統。采編系統是否設定對涉密稿件的處理環節,是期刊辦刊的又一涉密風險點。
2.3 審稿環節
審稿環節是消除失泄密風險的最后環節,關系到是否能夠消除失泄密事件。這其中,編輯是否具有保密意識,編輯是否具有判斷涉密與否的能力,編輯部是否配備有外部定密專家團隊,先審密還是先審技術均為期刊辦刊的涉密風險點。針對不明確是否涉密稿件,編輯與外審專家之間的稿件流通環節是否安全,外審專家是否具有判斷是否涉密的能力,也是期刊辦刊的涉密風險點。此外,一旦發現失泄密事件,涉密稿件如何通報,密稿件如何處理,也需要重點關注。
2.4 新媒體平臺
期刊辦刊單位自主開設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的,是否自主采寫稿件、轉發其他稿件。針對采寫的稿件或轉發的其他稿件,是否設定了審密程序,是否配備了專業的定密人員,以及是否配備外部定密專家,也是期刊辦刊的風險點。
3 ?如何加強辦刊中的保密管理
為適應當前科技期刊辦刊保密管理的新形勢,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期刊辦刊的保密管理工作。
3.1 加強相關政策法規宣貫
加強期刊辦刊中的保密管理,應定期開展相關政策法規宣貫,一是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重點學習關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等有關內容;二是學習最新的保密管理政策;三是學習保密相關法規,包括但不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2010年修訂)、《科學技術保密規定》(2015年修訂)、《國防科技工業安全保密監督管理規定》(2010年發布)、《出版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通過學習政策法規,根據政策法規更新情況完善期刊管理規章制度,明確編輯和外審專家明確保密責任,并加強期刊投稿人員培訓。
3.2 提升期刊辦刊人員的保密意識和保密工作能力
期刊辦刊的保密工作能否取得實效,期刊辦刊人員是否具有保密意識是關鍵因素。為了提升期刊辦刊人員的保密意識,應定期開展保密教育,講解投稿選題的范圍、保密知識和定密常識、對涉密問題脫密處理、如何處理涉密稿件(稿件傳遞、存檔、銷毀)。如有條件,應邀請保密管理人員一起培訓,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培訓,以身邊人身邊事警示教育期刊辦刊人員。此外,還應加強對編輯、外審專家的保密教育。
3.3 優化收稿、審稿、刊登環節
一是優化征稿簡則。在征稿簡則中,應明確說明投稿文章不得涉及國家秘密,提醒作者涉密基金項目名稱要注意模糊處理,明確說明引用參考文獻必須是公開發表的文獻, 不得引用內部資料,明確要求保密單位要用對外公開的單位名稱。針對新媒體平臺,應制定相同征稿簡則。
二是優化收稿環節。建議采用應用最廣泛的采編系統,以最大限度地規避涉密風險。進一步優化審稿流程,先審密,后審技術。如未收到投稿者發送的不涉密證明文件,不處理文章。一般應在收到蓋有公章的不涉密證明后再啟動審稿流程。
三是優化刊登環節。刊登前對文章保密問題進行復查,刊登前對敏感問題進行復查。
3.4 加強技術防護
采編系統應加強計算機防護,采用防護技術(漏洞檢測技術、網絡病毒、木馬防范技術、防火墻和入侵檢測、數據加密)對采編系統和新媒體平臺技術防護。
4 ?結語
保密問題是期刊辦刊中的關鍵問題,如果處理不當發生失泄密事件,將對期刊辦刊造成重大打擊,影響到期刊的正常辦刊。隨著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進程中,科技期刊中的保密問題將持續并得到更多關注,只有進行時,沒有過去時。因此,期刊辦刊要提高對保密問題的重視,加強學習,提升能力,完善防護政策,不斷提升保密工作能力,確保杜絕失泄密事件。
參考文獻
[1] 江燕,田黨瑞,劉選.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學術期刊影響力——以5本遠程教育類期刊為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3):32-36.
[2] 任勝利,程維紅,劉筱敏,等.關于加快推進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的思考[J].中國科學基金,2018(6):64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