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為
摘 ?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各行各業人才需求在同步激增,隨之而來的是行業崗位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問題不斷凸顯。近年來高職院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一條破解困局的嶄新途徑,以促進創業拉動就業現已成為國內各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使命。本文結合高職大學生認知規律和創新創業教育現狀,以我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為例,探討校企合作共建孵化基地、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營造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環境、組建師資團隊等方面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革研究。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 ?校企合作 ?教育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a)-0218-02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國內公認的比較成功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并不多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更為少見。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戰略之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多份文件促進創新創業,對于高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指導性作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因此,以創業教育為契機促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未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
1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1.1 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化”
國內部分高職院校將“創業拉動就業”精神錯誤解讀,過度的把學生創業結果放在首位,不考慮創業內容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存在嚴重偏差,只看重創業率,而不考慮創業的質量,導致出現了一批單純為緩解就業壓力,創新形式差,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只為生存的“貧困型”小企業,這就有違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初衷。
1.2 創新創業教育“片面化”
國內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的教育的理解大多比較片面,絕大多數院校的做法一是開設選修課,在選修課中拓展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學生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不愛選,教師沒有實踐經驗“紙上談兵”,課程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好。二是不定期的開設專題講座,授課內容沒有統一規劃,教學內容或重疊或偏離,缺乏整體的課程規劃。三是開設創新創業大賽,學生模擬創業,只是對方案進行評比,缺乏創業實踐。所以現今選修課、專題講座、創業大賽已成為各大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三大構成”,創新創業教學內容也都基本停留在“就業指導”、“成功學案例”、“職業生涯規劃”等,對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沒有更深層次的實用性的挖掘,而組織學生開展的“創業計劃大賽”,更是注重比賽成績,方案的可實踐性較差,不具備實施的標準。
1.3 創新創業教育“單一化”
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缺少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沒有形成獨立且系統的創業課程,更談不到課程體系。在創新創業教育理論方面,研究匱乏,缺少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標準和先進的教學手段,缺少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科教材。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方面,創業實踐環節流于形式,教師實踐力量薄弱,教學經驗豐富的“學院派”教師大多缺乏創業實戰經驗和職場經歷,而企業創業者或企業家缺乏教學經驗,都很難保證滿意的教學效果。
2 ?我校創新創業課程研究
2.1 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
準確定位創新創業教育,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納入2018級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三年制人才培養方案,統籌規劃創新創業素質培養。入學即開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根據年級及個體差異制定差異化培養目標。以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創新能力為導向,明確綜合化創業素質培養目標。
2.2 構建全面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方面,在基礎能力學習領域納入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程,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在單項職業技能學習領域,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核心課程,在專業課程中提升學生洞察力、決策力、組織協調能力及領導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創新創業不再是一個單獨個體、單獨的教學單元,而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素質培養;在拓展學習領域,開設與本專業相關的創業課程,引導學生認清當今企業及行業環境,了解創業機會,把握創業風險,掌握商業模式開發的過程等環境認知。
2.3 營造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環境
我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以“工作室”為實踐平臺,新生入學后學生可根據自身專業方向,參加不同專業方向“工作室”的創新創業的選拔考試,選拔后的“工作室”成員定期組織創新討論并總結研討;開設《印刷品版式設計》《文化主題招貼設計》《公益主題招貼設計》等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領域相關課程,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工作室”師生共同通過實際項目,完成創業項目實踐,讓學生在實際項目中體驗創業市場評估、創業融資、創辦企業流程與風險管理等;在人員建設方面,由高年級“老師傅”培養低年級“小學徒”,學生參與設計并自主管理與營銷;在“工作室”學習全過程實行學分制,鼓勵學生培養創新能力與創業素質,“工作室”現已成為師生創新創業不可或缺的實踐平臺。
2.4 校企共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
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部分教師與企業人員建立創新創業團隊,該團隊是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配置者與教育活動組織者,負責教學與學習行為計劃、組織、指導、協調實施、反饋控制,保障“全過程實習”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與多家行業企業長期合作,企業人員作為行業專家定期走進校園開展案例教學。學校定期輸送專業課教師到合作企業掛職工作、完成課題等教科研工作。教師幫助企業解決一定的技術問題,同時提高對市場的把控能力和實踐能力。
2.5 構建“全過程實習”人才培養平臺,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與教學管理制度
我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與夫瑞思格(北京)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共建“工作室”,共同建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心,該中心定位為學生專業課程實訓基地、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基地與學生科技創業項目孵化基地。基地開設全周期實習課程,一年級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在企業參觀學習,增強專業知識與認同感,二年級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三年級學生到扶持孵化創業企業、學院合作企業實習。企業提供學生獨立承擔的實際項目,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熟悉設計項目的開展與運作。通過多方合作、共同參與,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高職培養全過程。
參考文獻
[1] 王佳,李莉.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構想[J].西部素質教育,2017,3(6):94.
[2] 肖剛.創新高校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創業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2016(10):65-66.
[3] 王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J].才智, 2017(1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