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財經網6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汽車企業如今紛紛資助火箭發射今年,至少兩家中國汽車企業贊助了火箭發射。車企說,這種伙伴關系將為它們的汽車科技進步鋪路——至于這些公司希望取得何種提升則不得而知。
最近的——可能也是第一個——例子是上周中國首次從海上發射火箭。長城汽車旗下的豪華SUV品牌WEY資助了“長征11-WEY”火箭的發射。WEY稱其是第一個與中國航天事業達成伙伴關系的汽車公司,也是首次有公司品牌被印上國有的火箭研制者——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制造的火箭上。WEY還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創立了一個聯合技術研究中心。
火箭發射通常耗費數百萬美元,但WEY承擔全部費用的可能性不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華行業觀察家說:“長征11號火箭發射的費用約為530萬美元,贊助金額會低于這個數目?!?/p>
香港太空商業咨詢機構軌道門戶咨詢公司創始人布萊恩·庫西奧說,這種國有大型航天企業與大型私營企業的合作關系,可能是發展中國的“軍民融合”的一種有趣方式。中國一直在引導民營資本和技術參與推動國防軍工發展,希望這有助于促進國家科技進步。
同樣在上周,長安汽車乘用車品牌歐尚稱,將協助民營火箭公司iSpace在7月發射一枚以其品牌命名的火箭。歐尚稱,這是響應國家航天民營化政策的號召。當前,中美貿易緊張,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為被禁止使用美國芯片和軟件,長安汽車此舉是為表明中國必須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科技強國。
該公司還稱,如果火箭發射成功將向消費者發放1000萬元紅包——這是一個大大的“如果”,因為迄今尚無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發射火箭成功。
資助火箭發射正值中國這個世界最大汽車市場自1990年以來開始萎縮之際——此類做法是否能提升汽車技術姑且不論,它能達到廣告宣傳的效果,或許有助于促進這個競爭激烈市場的銷售?!?/p>
(作者EchoHuang,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