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摘 ? 要:隨著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南疆區域內航班飛行數量也越來越多,為了緩解運行保障壓力,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運行模式,以管制區塔、區分離運行的模式來緩解航班量日益增加的一線壓力。屆時整個南疆的管制指揮將由南疆管制中心的進近(終端)管制區和一個區域管制中心完成。管制中心下設區調、進近(終端)管制區及飛行服務報告室三個單位獨立運行。
關鍵詞:管制區 ?分離運行 ?塔區分離
中圖分類號:F532.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2(c)-0014-02
1 ?南疆中低空管制區現行運行模式
目前中低空管制區管制水平范圍主要承接烏魯木齊區域五、六扇,垂直范圍6000m(含)以下,設置有帶班主任席、塔臺主副班管制席、區域管制席和飛行服務席,施行程序管制指揮。其中帶班主任席主要在塔臺值守,對整個運行進行現場管理;鑒于人員不足及設備單一落后的現狀,目前中低空管制區處于塔區混合運行階段。
2 ?塔臺、區域分離運行的意義
《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CCAR-93TM - R2)第四十四條規定:“為了適應交通量的增長和提高空交通服務效率,管制單位可以將空中交通服務工作分配到若干工作席位。”、“管制單位可以將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責任區域分為若干管制扇區,并為管制扇區設置相應管制席[1]。”
按照南疆空管的發展規劃,南疆中低空管制中心將在202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將承擔烏魯木齊空管中心南疆部分空域的備份任務。南疆空管管制中心保持現有的中低空管制水平邊界劃分不變,垂直高度會相應增加。屆時整個南疆的管制指揮將由南疆管制中心的進近(終端)管制區和一個區域管制中心完成。管制中心下設區調、進近(終端)管制區及飛行服務報告室三個單位獨立運行。為了接軌管制中心建成后的運行模式,結合現階段南疆中低空流量逐年增長的實際情況(如圖1所示),有計劃將現行塔、區和報告室混合運行的模式逐漸分離運行,以滿足后期南疆空管建設發展的運行需求。
3 分離后塔臺管制室、區域管制室和飛行服務報告室職責
3.1 區域管制室職責
(1) 負責向本管制區域內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飛行情報服務、告警服務。
(2) 掌握空域的使用情況,了解有關機場的保障能力。
(3)掌握區域內的通信、導航、監視設備運行情況。
(4)與各管制單位進行管制協調、移交及信息通報。
(5)負責流量控制信息的傳遞,了解備降機場的保障能力,掌握航行通告;當空中按航線飛行航空器達到容量限制(通航和軍航除外)和本場停機位預計飽和時,及時提供相關流量信息和流量控制建議,并向塔臺通報。
(6)負責向相鄰管制單位協調本場正班航班時刻、向塔臺分配應答機以及與響鈴管制單位協調軍航、通航和其他飛行的放行時刻。
(7)向各席位及有關單位通報飛行動態,傳遞相關信息,收到管制移交、返航、備降、臨時更改航路(改航點、改航時間、改航高度、所選航路、目的地機場信息)、通航及其他運行相關信息內容向塔臺管制席通報。
(8)根據需要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搜尋援救工作。
(9)按《民用航空飛行動態固定電報格式》規定拍發相關電報。
(10)受理本管制區域通航的作業任務。
(11)負責區域管制室日常風險管理工作。
3.2 報告室室職責
(1)負責向本管制區域內的航空器提供飛行情報服務。
(2)向協議單位航空器提供上機、講解等服務。
(3)負責接收、處理、發布航行通告,指導、檢查本地區航行通告的發布。
(4)負責供本地區域航空情報資料講解、咨詢服務。
(5)負責處理進出港航空器飛行計劃,通報飛行計劃和動態,受理業務電報、電話及飛行任務批件。
(6)負責本地區航空情報資料和數據的處理。
(7)按照要求參與搜尋與援救工作。
(8)負責航行情報動態信息處理系統、民用航空機場原始資料上報系統等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
(9)受理加機組相關事宜。
(10)負責報告室日常風險管理工作。
3.3 塔臺管制室職責
(1)負責塔臺管制范圍內航空器的開車、滑行、起飛、著陸,和與其有關的地面機動的管制工作以及塔臺管制范圍內已加入、正在進入和脫離起落航線的航空器飛行,以及航空器進離場階段和進近階段的飛行。
(2)審核處理進離港航空器飛行計劃,向有關管制部門及保障單位通報飛行計劃和動態。
(3)負責為塔臺管制區域內進場和離場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服務。
(4)負責本場跑道燈光的開啟和關閉。
(5)按《民用航空飛行動態固定電報格式》規定拍發相關電報。
(6)負責塔臺管制室日常風險管理工作。
4 ?塔區分離運行的范圍劃分
鑒于中低空現階段的設備保障能力等情況,塔區分離運行以高度范圍劃分運行,即塔臺管制室主要負責標準氣壓3600m(含)以下、以機場為中心半徑50km范圍內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區域管制室主要負責中低空范圍內除塔臺管制室、庫車機場、喀什機場、和田機場、且末機場范圍以外的其它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如圖2所示。
5 ?風險點及防控措施
5.1 人員
在保證安全生產的情況下,合理的安排管制人員休假、出差及培訓等外出;做好精細化排班工作,提高人員工作效率。
5.2 塔區分離試運行階段
該風險是塔、區分離試運行后的一個主要風險。防控措施如下。
(1)塔臺和區域管制室必須保證執勤力量。
(2)運行過程中將區域的不正常的運行信息或有發生不正常運行趨勢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塔臺帶班主任;區域管制員到塔臺管制室對塔臺的整個對空指揮運行進行現場監控,將塔臺的不正常的運行信息或有發生不正常運行趨勢的信息及時反饋給區域帶班主任,以致雙方帶班能提前的掌握不正常運行情況或趨勢。
(3)制定塔臺與區域的航空器移交檢查單,帶班主任監督落實。
(4)制定塔臺與區域分離運行的信息通報檢查單,帶班主任監督執行。
(5)運行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確保運行萬無一失。在運行前,管制單位應當完成運行手冊的修訂、管制協調移交協議的簽訂、航行情報資料的公布、運行方案的編寫及人員培訓 等工作[2]。
參考文獻
[1]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S].1990年5月26日發布,1994年2月1日第一次修訂,1999 年7月5日第二次修訂,2001年3月19日第三次修訂,2007 年10月30日第四次修訂,2017年9月29日第五次修訂.
[2] 張樹濤.非空管系統管制單位設立進近管制的方法研究[J].科技世界,2018(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