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樞
摘 要:博物館是展示國家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其建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國家的文明程度。在信息時代,數字化建設已成為博物館的必然發展趨勢,是提高博物館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通過數字化建設實現對館藏文物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能使館藏文物的價值得到充分利用,推動博物館的新發展。文章就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文物管理的策略進行闡述,以期為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提供一些參考借鑒。
關鍵詞: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文物管理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是指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在網絡平臺上呈現實體化博物館的功能。網絡、軟件、數字化設備是實現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三個基本條件[1]。數字化建設可以提高博物館的管理效率,為參觀者帶來更多的便利,并能使館藏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更好地發揮出博物館在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
1 重視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意義
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意義大致可歸為三點。
1.1 有利于文化傳承
博物館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文化遺產得到傳承,這也正是博物館的價值所在。文物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載體,在時間、自然、非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大多數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容易遭到破壞,從而使傳統文化流失速度加快。建立數字化博物館,將相關數據與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成為電子檔案,實現永久保存,并且也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破壞,提高了文化傳承的有效性。
1.2 有利于館藏資源的共享
數字化博物館對館藏資源的管理更加智能、便捷。文物研究者與相關專業人士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不受時空的限制。同時,博物館之間可加強合作,促進館藏資源的共享與交流。
1.3 有利于文化傳播
建設數字化博物館在促進館藏資源共享的同時,也能推動文化的傳播。對于公益性博物館來說,在管理與保護好文物資源的同時,也承擔著教育工作。由于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過去很多學者都無法充分利用這些文物資源,極大制約了這些歷史文化的傳播。數字化博物館則解決了這一難題,人們利用網絡就能訪問數字化博物館,獲取需要的信息。這為文化傳播開辟了更多的渠道,也能更好地發揮出博物館的作用。
2 建設數字化博物館的途徑
2.1 建設展品信息加工平臺
利用多媒體、三維動畫、虛擬現實等技術對館藏文物進行深度的處理與加工,更加全面、直觀地呈現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加深觀眾對展示文物歷史信息的理解。展品信息加工平臺必須堅持在文物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基礎上加強對展品信息的深度開發。此外,通過該平臺完成對文物影像的采集與制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營造出更直觀的三維場景,讓參觀者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以增強對文物和歷史的了解。
2.2 建設存儲與安全管理平臺
存儲平臺的搭建離不開綜合布局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大型數據庫是存儲平臺的基礎,可實現對文物資源的穩定管理。存儲平臺還應具備健全的分類檢索功能,建立索引數據庫,便于對數字資源的處理與利用,提高檢索效率。在安全管理平臺搭建方面,應當首要考慮數據庫資料的安全性,必須硬件保障和軟件安全提升雙管齊下。硬件設施產品質量必須確保,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軟件層面必須提高對數據庫資料安全保護級別甚至操作系統的安全性保障,利用安全認證、資料備份、用戶權限和資料傳輸加密等技術確保數據存儲的安全性。
2.3 建設信息傳播與互動平臺
加大對文物資源的宣傳與研究力度是博物館的主要職能之一。在科技巨變的新時代,該職能的發揮離不開信息傳播與互動平臺的搭建。數字化博物館能更加直觀、形象地傳遞文物信息,實現文物資源信息的傳播,在帶給用戶更好體驗的同時提高博物館和觀眾的互動與交流,讓文物展覽變得不再枯燥、單調,更加生動趣味。借助多媒體導覽技術、交互3D視頻技術、虛擬時空體驗技術等技術手段加強與用戶的互動交流,并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傳統的計算機網絡宣傳方式,應該增強創新力,增加移動網絡宣傳的開發,合理利用微信、自媒體等新的宣傳手段。具體來講,博物館應該更新網站的設置及服務功能,開發網站分站,優化推廣,充分發揮博物館網站的文物展示、教育、傳播功能,并配備搜索引擎平臺,支持不同檢索方式[3]。此外,重視新媒體技術的應用,開發APP或設計手機網頁,通過手機等終端宣傳博物館的館藏資源。
3 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注意事項
3.1 數據實現標準化
我國是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歷史積淀遺留下繁多的文化遺產。在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過程中要確保輸入數據的準確性。數據標準化建設是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博物館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也是實現資源共享、文化傳承的重要前提[4]。利用信息化數字管理系統對館藏文物的采集信息進行管理,保證文物的編目與錄入更加準確。例如,在錄入文物信息時應確定其名稱、年代、起源等信息準確無誤。由于我國歷史悠久,不少博物館中的文物在外部表現形式上存在明顯差異,甚至一些文物在不同年代的名稱也不同。因此,必須重視對細節信息的收集與整理,才能實現數字博物館的標準化管理。
3.2 分類實現清晰化
館藏資源分類清晰化也是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具體來講,館藏資源數據庫的建立必須滿足國家對文物統一管理的相關標準,保證分類的科學性、實用性、簡明性、清晰性。如果館藏文物缺乏標準化的規定,沒有一定的規律與清晰的條例,則會導致數據信息凌亂,無法滿足學者與公眾的需求,并會極大降低整個博物館的管理效率。
總之,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帶給了人們極大的便捷,博物館想要與時俱進,必然要開展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搭建網絡平臺,實現對館藏文物資源的共享與利用,更好地傳承文化遺產。當然,在數字化博物館建設進程中博物館必須綜合考量諸多因素,圍繞自身實際,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數字化管理系統,提高博物館管理的智能化與高效化水平,讓博物館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永祥.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策略探討[J].絲路視野,2017(4):103.
[2]譚建華.現代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探討[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8-49.
[3]冉平,李倩楠.對博物館數字化建設中一些問題的思考[J].科技與創新,2016(24):27-28.
[4]黎芝剛.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與文物管理特點[J].文化學刊,2015(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