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慧 劉潔媚 張藝
◆摘 ?要:由于地區差異,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始終落后于城市,尤其在教育上這種差異更為突出。此次我們以河北省R縣為例對當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展開調研,了解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提高當地英語教育水平。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對策;河北省
當今世界,國際通用語言主要為英語,英語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其在國家發展與國際合作中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綜合國力的增強,同時為落實“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教育部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提出“2001年秋季始,全國城市和縣城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2002年秋季,鄉鎮所在地小學逐步開設英語課程。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起始年級一般為三年級。”調研中我們發現,雖然各小學都是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但由于農村地區的落后性,其在英語教育上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一、河北省R縣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此次選取的調研地點——河北省R縣共有四所公立小學,由于周圍村莊較多且各村相距不遠,家長紛紛將孩子送進R縣小學,因此R縣內小學普遍存在“大班額”現象,基本上各小學班級人數都在60人以上,甚至達到90人,農村的教育弱勢愈發明顯。在當今社會對英語人才需求熱情不減的大背景下,R縣當地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無疑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等到學生小升初進行角色轉換后,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的英語基礎差距明顯,輸在起跑線上的農村孩子英語學習處于明顯劣勢,而這無異于是小學階段沒打好英語基礎結下的苦果,這樣的惡性循環正在成為普遍現象。
(一)整體語言環境缺失
農村地區環境閉塞,學生的活動范圍多局限于當地鄉村,幾乎沒有與外界進行英語交流的機會,日常交流由當地方言和普通話主導,且受限于沒有語伴的實際,學生不敢說也難以用英語表達。學生對英語的應用多僅限于書面表達,英語口語的使用頻率低,所以實際上學生并未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
(二)師資力量薄弱
1.農村地區教學環境艱苦,待遇差,工資低,發展機遇少,所以很少英語教師選擇到農村地區任教,甚至鄉村教師逐漸向上級的縣城、大中城市的學校流動,從而導致農村地區英語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各小學一定程度上得靠聘請代課老師來緩解教學壓力,另有小學的英語教師為非英語專業出身,而是由語文或數學老師兼任。
2.農村英語教師自身水平參差不齊,存在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的英語教學知識、發音不規范、無法承擔起英語教學重任的情況。農村地區普遍未對英語教師的準入設立門檻,導致教師隊伍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三)教學設備更新慢、使用率低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子設備更新換代頻率高,DVD播放器、收音機等設備逐漸被市場淘汰,現在很少家庭有DVD播放器、帶光驅的電腦和收音機等設備,光盤、磁帶等教材配套資源缺乏硬件設施的支持難以得到利用,造成資源浪費。聽力多為音頻材料,音頻難以提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若無文字材料與之相對應他們則很難理解對話信息。此外,光盤難以調整進度適應學生需要,如此一來,教材配套資源多被閑置。即使農村地區學校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但部分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年久失修,慢慢地也就淪為虛設。
(四)英語課時設置不合理
學校每周安排的英語課時數少則1節,多則4節,但遠遠少于語文和數學的學習課時安排,而任務量并不比語文數學少,這就使得英語課課時少任務重,且學生課后未及時復習,而相較語文數學,英語較長時間的間隔使同學們已然將之前老師傳授的知識點忘得差不多。且無考試壓力,學校、老師和學生也不看重英語學科的學習,基本都是“得過且過”。
(五)教學觀念存在偏差
1.學校對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校方表示英語不作為小升初考試科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英語更多作為副科培養。不注重英語專業教師的引入或引入英語專業教師存在困難使得農村英語教學改革之路步履維艱。
2.由于學校的不重視、排課少以及分管學生多等原因英語教師的工作壓力較大,工作熱情不斷削減,長此以往使英語學習囿于形式,思維固化,非常不利于后期的英語學習。
3.R縣小學中不乏教齡較長的中老年英語教師,他們雖教學經驗豐富,但已形成固定教學模式,而且缺乏外出交流的機會,同時深受傳統教學模式和理念的影響,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及與學生的互動,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持枯燥無聊的態度,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
(六)家長疏于督促引導
農村地區的學生家長多為初中水平,自身的英語底子薄弱,難以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提供輔導,將孩子的知識教育完全寄托于學校。此外,家長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小升初不考英語所以暫且忽視孩子的英語學習,讓位于語文數學,給孩子報名的輔導班也是語文數學為主,殊不知錯過了孩子打好英語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生做完了繁重的語文和數學作業之后便開始娛樂,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缺乏督促,孩子也因此將英語學習拋之腦后,缺乏英語學習主動性,對英語沒有學習興趣。
二、解決R縣小學英語教育問題的建議
(一)教育部門
教育部門應充分發揮部門作用,及時關注了解相關教育文件,全面系統地分析R縣當前的小學英語教育現狀,進行教師、教學設備等方面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綜合研究制定教育計劃,全面推進小學英語教育工作。
第一,加大教育投入。在教育培訓上,合理計劃,統籌安排縣上各小學英語教師進行教學培訓培養,如本縣城的老師多多相互學習或者派教師到一線教育城市學習先進教育理念、模式,與本校教師進行經驗分享,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學習,轉換老式舊課堂模式,提高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和學科的興趣。教師入職時對其進行嚴格的考核,考慮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度、教學能力、職業素養等??紤]到學生多、教學壓力大等問題,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加大對老師的投入,進而吸引優質的英語教師。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回鄉反哺家鄉。在硬件設施上,教育局提供實用性較強的英語教學配套教學PPT、英文學習動畫等,解決當前書本中配套磁帶、光盤實用性較低的問題——播放設備如DVD播放器、錄音機等已過時。
第二,多組織英語相關省、市比賽。教育部門或聯合其他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各階段包括小學生階段的口語、書寫、舞臺劇、課本劇等相關比賽,培養并拓展小學生英語相關素養,由此促進小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嚴格把控教學質量對于當前小學學生多的現象,相關部門可以考慮擴建縣城的小學,嚴格按照教育文件縮小當前班容量。教育局相關部門要到各個學校進行不定期走訪,要對學校教師進行不定期考核,對不合格的老師提出教學預警,對優秀的老師進行嘉獎。)
(二)學校
首先,學校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合理利用政府投資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學習氛圍;同時積極表達訴求,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對存在的問題調動各方力量,齊心協力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其次,與上級部門保持密切聯系,表達合理訴求。還需引進優秀師資力量,吸收引進優秀英語教師,安排骨干教師到示范性學校學習,交流教學經驗并與同校甚至鄰校教師分享,共同為提高當地的英語教學水平而努力。比如定期組織開展教學討論,與當地縣城乃至區、市的小學英語教師開展教學討論,交流經驗,以完善本校教師教學不足。
除此之外,還應對學校教師建立內部監察考核制度,整頓師資隊伍,定期或不定期對在校英語教師進行教學考核,對于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鼓勵和獎勵,對于考核不過關的教師給予相應的懲罰措施。
(三)家長
陪伴、關注、鼓勵孩子,同時培養孩子的長遠目光。
忙于工作的同時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除了接送孩子上學外,還教孩子寫作業、監督孩子。即使能力不足也要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化壓力為動力,言傳身教,發揮榜樣的作用。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孩子各科學習動態。突破傳統觀念,放遠目光,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予以高度重視。家長可以適當地合理利用獎懲措施,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
(四)教師
身為人民教師,應當首先在思想上充實自己,提升思想境界,完善自我,與時俱進,做好本職工作,不僅僅滿足于現有水平,在工作中提高自身文化素質,追求更長遠發展。應意識到學習是終身的,利用工作外的時間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充實自我,做新時代人民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能力,打造趣味課堂,比如教師提升自己PPT制作、多媒體使用技能,充分利用教學設施從而適當拓寬學生視野。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增加英語游戲、播放英語短片、講英語小故事等方式來增加課堂趣味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英語教師更應以學生為重,充分為學生考慮,想學生、家長所想,并與家長溝通交流,家校聯合,信息互通,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重,而不是計較個人得失。
(五)大學生
如今世界,大學生正在成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能在新時代青年中掀起熱潮,推動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
我們要不忘本,以知識回報家鄉。了解家鄉需求,利用假期社會實踐的有利條件,動員同學到有需要的地方、學校支教,奉獻愛心。時刻努力奮斗,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不忘家鄉的養育之恩,盡自己所能為家鄉的教育事業獻出一份力。
其次,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達成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利用學習到的技術方法與教育落后的農村地區的學校建立結對關系,課余時間為孩子答疑解惑,分享學習資源。
大學生還可以進行模式創新,自主創業帶動發展。有創業意愿且有能力的大學生可以到教育落后地區或者到自己家鄉進行教育領域的創業,不以利益為首,改變傳統課堂教育模式融入互聯網科技,讓孩子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從根本上有效提高農村地區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發強.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研究與探討[J].速讀(中旬),2018(11).
[2]何桂林.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英語教學的困難點及出路[J].外語教學與研究.
[3]溫玲子,王冬巖,李長林,司志本.承德市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