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靜
【摘要】老撾是東南亞的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比較閉塞、貧窮落后的農業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自1999年以來,采礦業已經成為了老撾發展得最快的行業。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正在鼓勵更多的企業走出去。中國與老撾具有久遠的歷史淵源,與地緣上臨近、政治和文化相近的老撾合作,我國企業面臨的政治風險不大。但是因為法律體系的復雜性,仍然經常出現因法律制度不完善而導致的矛盾與沖突。本文從三個方面將法律風險分類:由于老撾法律體系不完善導致的潛在法律風險、由礦產行業特點導致的法律風險、由企業自身經營管理問題導致的法律風險。針對上述導致法律風險的因素,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提出建議,旨在構建有效的法律風險管控機制。
【關鍵詞】礦業 直接投資 老撾 法律風險
作為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工業發展水平低下,但是老撾富有自然資源。就礦產來說,老撾的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特別是一些優質金屬礦種如鐵、銅、鋅、金等,其開采和投資的價值極高。由于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術和投資經驗,目前老撾的礦產開發狀況仍屬于早期開發。我國國內可供的礦產資源不足以滿足國內龐大的消耗量,近年來,老撾礦業已逐步成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新熱點。對于中國礦業來說,要落實國家的企業“走出去”戰略,投資于一個尚未成熟的發展中國家,可謂機遇與風險并存。從老撾的法律環境分析,研究中國礦業在老撾直接投資的法律風險,將有助于中國礦業在對老撾投資過程中風險的規避與利益的擴大。
一、中國礦業在老撾投資遭遇的法律風險來源分析
(一)老撾法律體系不完善導致的潛在法律風險
1.外資法對投資方式規定的問題。老撾外資法規定的外商投資形式為兩國合資企業和外國獨資企業兩種,但實際中老礦業合作過程中,“合同式聯營”方式也很常見。這是一種中國企業和老撾企業不用組建新公司,雙方配合共同經營的投資形式。因老撾外資法沒有對此投資形式的規定,這就造成了雙方合作時的不便因素。
2.礦產法中沒有獨立的與礦業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礦產資源的開發是一個風險系數很高的項目,很容易發生礦山安全事故,所以礦業的安全生產關系到礦工的安全和企業的正常運營。老撾現在還沒有一部獨立的關于礦業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只在礦產法中粗略地規定了三條。老撾人沒有正視礦業安全的意識,所以礦業的安全生產和礦工的人身安全等問題急需老撾政府的關注和專門的法律來保障。
3.礦業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太過籠統。老撾礦業分類管理方法中針對不同礦種的普查和勘探工作進行了規定,但是在老撾的礦產投資項目中包含了普查和勘探、原礦石開采和礦石加工投資三種形式,針對采礦石開采和礦石加工投資這兩種投資形式是否分類管理,法律沒有涉及。關于分區管理方法中的可經營項目區、保護區、禁區和有害區的規定界限也太過含糊,沒有明確指明哪塊區域是可開采或勘探的。
(二)礦產行業特點導致的法律風險
鑒于各個行業的固有特點,對于每個行業的投資都是收益與風險并存的。礦產行業的跨國投資收益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礦業投資規模大、成本高、建設時間跨度長、對礦工技術要求高、礦產價格的波動性強、受建設區域性和季節性影響等。例如,礦業跨國投資的金額巨大、建設時間長,再加上老撾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交通不是特別便利,從項目的談判到建成,可能還會附帶一些基礎設施的投資,實際的工程量遠大于預期,如果企業沒有足夠資金和專業的技術工人給予支持,可能造成企業在建設后期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或是因技術不過關觸碰到老撾的技術壁壘,法律風險就不期而至。再如礦產價格和東道國法律政策的變更頻繁,企業若不能及時獲取消息,盲目投資就會招致法律風險的侵害。
(三)礦企自身經營管理問題導致的法律風險
1.關于勞工權益的法律風險。首先,老撾《勞動法》規定的勞動合同的簽署須采取書面合同方式,但是在實際中存在很多口頭合同,因此容易發生因缺少要式合同而導致勞資關系的糾紛。其次,我國和老撾的勞動基準制度存在著差異。例如,老撾把15周歲到18周歲的勞動者視為童工,而我國將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區分界定在16周歲。老撾針對外籍勞工的引進數量方面有限制和約束,而且對于外籍勞工的輸入的審批程序和管理章程也非常繁瑣。
2.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風險。礦產的開采和加工不可避免地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動物,有的影響時間長,最嚴重的則無法恢復。企業如管理不嚴格,破壞當地礦區周邊的環境,不僅會受到老撾環保法的訴訟,還會引發與當地居民的矛盾,為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自然環境對老撾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老撾也是十分重視環境保護。
二、中國礦業在老撾投資法律風險防范建議
(一)政府完善法律制度,構建法律風險管控機制
對于中國資本輸出加快的現象,一部規范的、獨立的對外投資法的頒布已經迫不及待,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應加快對外投資法的草案的擬定,更好地保障中國在海外投資企業的利益。法律的保障在法律風險的預防和管控上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政府應該加快完善本國海外投資的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機制,幫助企業進行風險防范。
(二)企業落實風險管控機制的實施
首先,企業領導應當加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樹立風險管理信念。海外投資企業家不僅要自身提高法律風險意識、學習法律知識,更要在企業的經營理念中融入風險防范和風險管理的文化,讓企業員工也增強守法意識。其次,企業應基于礦業投資的特征和對老撾礦產管理,培訓一批專業的、懂法律風險的、高質量的人才,形成有實力的法務部門來處理法律風險和應急事故。最后,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注重保護環境,老撾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多,所以只要我國企業遵守環保法,注重環境保護和環境恢復,多與當地周圍居民溝通,就可以減少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