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慶利
【摘要】本文從師生關系和教學過程出發,用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教書育人,努力營造中職院校國際貿易課堂的生態環境,賦予課堂文化以新的使命,探索學生和諧、自由、全面發展之路。
【關鍵詞】國際貿易 生態課堂 中職
一、構建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生態課堂是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能力全面發展的教學課堂。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遵循規律,順其自然,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達到和諧共存的理想課堂。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表達。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學生代表展示、小組互評打分的課堂特點,使學生在不斷思考與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口語表達、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構建高效的生態課堂。
(二)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與學生的能力培養同等重要。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慧的教師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除了廣泛汲取先進的教學觀念、教改信息等,還要內化并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師還應關注課堂的實效性,并從學生的反饋中不斷改進與提高。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為國貿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課堂教學不再是“一言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教師要具有對課堂效果與授課進度的掌控能力,對學生創新性觀點進行總結的能力,對學科知識體系的靈活嫻熟的運用能力等,這都將促進教師專業化的不斷提升,促進教師隊伍的自我更新與可持續性發展。
(三)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這樣課堂教學目標才得以實現,教學設計才能順利地實施。一方面,教師能夠教學過程中要以尊重學生為基點,遵循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平等地看待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從課堂環境的構建到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的評價方式等都做到尊重學生。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平等與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創設任務情境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與學生產生積極的良性互動,從而達到課堂的生態平衡。在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后,課堂教學得以呈現積極健康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構建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面臨困境
(一)中職國際貿易課堂教學因材施教不足
“和諧”是任何生態系統得以存在的基礎和前提。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中,個性化缺失及和諧不足,通過現代課堂教學手段,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其優化成為理想課堂,是教學實踐活動中首要解決的問題。現階段,我國中職國際貿易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束縛。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像辛勤的園丁將每名學生都修剪得一模一樣,過于強調統一的課堂教學,對于更多學生來說是枯燥無味的,無法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將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泯滅。
(二)教師觀念守舊,忽略學生學習方式
在以往的傳統課堂中,教師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強調的僅僅為是否相融于教材。教學的宗旨也僅局限于是否掌握學科知識點,而無視學生的情感目標的實現。部分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就多以學生背誦為主要教學方法,以學生是否記憶為檢驗教學成果的依據。事實上教材應該只是一種教學工具,這種是“灌輸者”與“被灌輸者”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更多呈現的是學生的機械記憶,充當知識的搬運工,而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缺少團隊間的思維碰撞,情境的溝通能力發揮,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工作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應被動的接受,是構建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的一個關鍵點。
三、構建中職國際貿易生態課堂的策略
(一)調整教學內容,優化國際貿易生態課堂
國際貿易生態課堂通過調整教學內容,模擬創設真實情境使學生真正地融入課堂,讓學生真正動起來,靈活掌握新知識。實際教學中,同學們自主對書本知識進行理解剖析,教師將教學內容創設貿易情境,寓教于樂,由學生分別模擬扮演貿易人員,熟知出口商與進口商各自責任與義務。學生課前自學的知識點可能是生疏的,但通過模擬情境的設置,有利于學生熟悉掌握本節課重難點知識,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加形象生動地理解教學內容。將原本繁雜的貿易工作與枯燥課本知識相聯系,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動機與熱情,優化國際貿易課堂枯燥沉悶的課堂狀態。
(二)轉變傳統教學方式,營造國際貿易生態課堂
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具有權威性,學生多以被動學習接受教師單純的灌輸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也未體現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缺乏培養獨特性和創造性的機會,學生也對毫無生氣的傳統課堂產生“厭學”的情緒。這需要及時轉變教師傳統教學方式,打開觀念守舊情結,將生態課堂引入國際貿易課堂中,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將原本枯燥的課程內容變得更有感染力,營造最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堂氛圍,讓課堂“活”起來。開展生態課堂教學時,可結合實際講授內容采用討論法、演示法及情境教學法等,通過對學生及時的指導、啟發及鼓勵等形式,讓廣大師生得以在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合理高效的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國際貿易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探索生態化評價方式,培育國際貿易生態課堂
首先,對學生評價盡量采用行為表現法,教師在課堂創設情境活動,學習小組積極交流討論,教師僅在活動中給予指導作用,對課堂表現良好的學生及時獎勵表揚,激發學生參與度與創造性。其次,運用學生成長記錄卡評價,包含記錄學生的計劃與目標、個人反思、師生的評價等,這種民主評價方式重點突出學習小組互評形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亮化考核。通過學生之間互相點評打分,不僅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感,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評論者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使自己的學習成果更加趨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