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 王彩花
當前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但同時財政方面的改革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政府部門要發揮職能,深化財政體制的改革。本文從財政方面的問題出發,探討了財政體制改革深入的一系列措施。
一、財政方面的問題
(一)企業發展諸多不順
我國企業受到國家緊縮性的銀行政策的制約,在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經營和籌資困難等一系列的問題?,F階段以來,企業的生產成本有所提高,從而造成了中小企業出現了融資較為困難等問題,當務之急是圍繞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風險要素等展開來制定相應的措施,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中小企業穩定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小企業若想在該現狀下得到進一步發展,應該聚焦于自身的產品,促進其升級和轉型,還要增強自身的軟實力。
(二)投資增長后勁小
2018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只達到了5.9%。投資問題難度較大,其和儲蓄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而居民儲存率需要超過50%,如果國內投資率短缺,則會導致儲蓄外流,造成社會經濟發展滯后。如此看來,國內儲蓄的力量要充分體現,投資力度要充足。
(三)民生問題比較多
在國內,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著重要去處理的問題即為民生文藝,解決和處理民生問題始終是我黨著重關注的內容。但是在解決民生問題的同時,存在著較大的不可預估性。舉例說明,長期以來,住房問題是人們關注的重中之重,盡管國家部門出臺了諸多利好政策,但是具體的落實情況依舊面臨著諸多問題。
(四)財政增收速度降低
目前我國在經濟層面上面臨不小的下行壓力,企業生產和利潤均有所回落。目前,區域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還普遍存在,產業還需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工業成本呈現出較大的下滑趨勢,與此同時消費價格指數也在不斷的下跌,其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財政收入未能得到穩定的提高。房地產市場不斷加大調整力度,相關收入增幅降低。目前,經濟主動性減速逐步變成經濟發展的普遍狀態,與此同時還伴隨著增速下滑風險增大,需要采用相關的方案來進行處理。
(五)物價不斷飆升
現階段以來,我國商品成本在持續的提高,造成該情況出現的成因有很多。從客觀層面而言,商品價值有所提高;而其外界條件則是相當復雜的,例如,居民基本生活水準在社會整體發展的帶動下得到了提高,但是市場經濟形勢嚴峻,我國在進口產品和原材料成本上的限制程度較低,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動蕩,其均為造成物價上漲的主要成因。
二、深入財政體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改進預算管理體系
我國始終存在著財務分散化與預算碎片化的現象,財政資金配置水平低下,其需要提高預算統籌的水平,提高對社會保障預算的統籌水平,摒棄相關的專用體系和制度,針對預算操作中的部分新增支出嚴格把控,強化預算的公開性,針對監督體系有所改進,從而來強化績效預算能力。
(二)完善稅收體系
1.進一步實行運營改增
目前,營改增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全方位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反復征稅的現象出現,降低了稅負,其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結構體系的完善,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服務業的高效發展。此外實施營改增還影響著地方主體稅種的形成與完善,在現階段進一步實施營改增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弊端,然而在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出臺后,如此諸多的問題將會得以解決,營改增的目的也將隨之得以體現。
2.全面改進消費稅制度
我國消費稅方面的問題較多,抑制了調控能力的進一步增強,相應的使其引導消費的職能未能得到全面的發揮。鑒于此,相關部門和機構應該對消費稅的征收范圍與權限有著詳細的說明和完善,使得征收的每一項流程都能按照要求展開。
3.貫徹和落實房產稅改革
我國目前存在著較為嚴重“土地財政”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主體稅種帶來的不良的影響,如果地方財政力度水平較低,那么會存在較大的可能性造成“土地財政”這一現象的出現。所以需要進一步貫徹和落實房產稅改革的開展。
(三)調節事權與支出責任制度
我國應頒布《政府間財政關系法》,明確責任主體,保障中央與地方的收入源。在此過程中也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機制,而且也要進一步使得相關架構得以完善,以此來使一般轉移性支付的比重得到增加。
(四)調控經濟規模的科學化發展
稅收在我國財政收入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國家財政經濟方面第一要確保稅收的穩定性,要以稅收能否增長為主要依據來制定相關的財政政策制度;第二,要適當強化市場的調控,可以結合國家的宏觀經濟大環境,統籌兼顧,通過科學的財政貨幣政策來調整經濟結構。
三、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既有積極的因素在推動著經濟列車向前行駛,同時也有不利的因素在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為了使經濟發展朝向更有利的方向,我國應不斷加深財政體制的改革。(作者單位:渤海理工職業學院)